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這篇(和網站的其他文章)好好看 畢生無法達到的境界

羅曼史似乎與恐怖懸疑毫不相關?恰好相反,女性文學與恐怖元素的淵源深厚。羅曼史並沒有大眾既定印象的甜美嬌柔,而是長期與驚悚共生。

女性幽魅:歌德小說中的女人、情慾與鬼魂 – 後女性的魔鏡夢遊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恐怖為何能與女性文學共生共存?這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家半個世紀以來不斷試圖回答的問題。早在1976年,莫爾(Ellen Moers)就在自己的代表作《文學女人》(Literary Women)中,提出有名的「女性歌德」(female gothic)一詞。「女性歌德」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女人寫出的歌德文學。但莫爾的「女性歌德」不單單是生理上的劃分,更是心理上的建構。女人之所以寫出恐怖小說,無非是將自己對家居空間與身體的恐懼,轉化為文學作品中的各種隱喻。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1982年,莫德烈斯基(Tania Modleski)更進一步在自己的經典研究《羅曼史的甜蜜復仇》(Loving with a Vengeance)中,指出歌德羅曼史的歷史意義。歌德羅曼史崛起於十八世紀,而那正是西方社會核心家庭與伴侶婚姻逐漸普及之際。女性在此歷史關鍵時期不只面臨了從原生家庭到伴侶婚姻的空間轉移,更產生了對封閉家居空間的心理恐懼。這樣的心理恐懼發展為女性在十八世紀社會脈絡下生成的集體偏執,而歌德羅曼史正是回應女性集體偏執的特定文類。歌德羅曼史在告訴我們,帶來恐怖的不是遙遠的詭奇地景,而是──非常弔詭地──那個我們最熟悉的私有家居 。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莫德烈斯基不只指出歌德羅曼史崛起的歷史脈絡,更試圖發展歌德羅曼史的心理基礎。在此,莫德烈斯基一方面挪用佛洛伊德有名的弔詭概念,一方面又寫出自己的「女性弔詭」(the female uncanny)理論⋯歌德羅曼史中反覆出現的文學母題──雙生(doubling)──正是女性弔詭的最好體現。在歌德羅曼史中,女主角總是與「另一個自己」相逢。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在兩百年來的歌德羅曼史中,我們的確可以輕易找出一對又一對的女性雙生。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的《簡愛》(Jane Eyre)中有簡愛與柏莎;茉莉兒(Daphne du Maurier)1938年那本改寫了《簡愛》、帶起第二波歌德羅曼史浪潮的《蝴蝶夢》(Rebecca),也有無名女主角與從來不在的蕾貝卡。

這一系列的女性主義閱讀不只見證了歌德羅曼史的歷史流變,更拓展了女性弔詭的多重意涵。女性弔詭未必只能反映出女人的焦慮與恐懼,更能釋放出女人的憤怒與情慾。
汐~想讀的書好多
這系列太讚了 存起來慢慢看
這讓我不禁想到 許多恐怖電影一開始選擇女性當主角可能只是為了更強調無助的感覺 但反而促成許多經典的女性形象(異形的雷普利、月光光心慌慌的勞拉etc)
更不用說影史上著名的五大女哥特對亞文化深刻的影響 這些看似恐怖黑暗的創作反而能給予女性多樣的特色 不再只是傳統男性創作裡的花瓶 可以是強大的、邪惡的、狡詐的 甚至可以是“不美麗的”
汐~想讀的書好多
所以很多哥德或恐怖作品常常帶有樸素的女性主義色彩 因為投射自現實世界的弱勢群體常能成為恐怖片的要角
這點在傳統漢人故事裡也可見一斑(ex:女鬼報仇or批評禮教吃人)
𝑰𝒗𝒚 ☆ 漫遊在人海中
汐~想讀的書好多 : 這系列文章超讚,可以慢慢看

哥德和恐怖故事,以及華人的女鬼傳說,很多帶有女性色彩。因為女性在現實中受到不公,便在虛構故事中幻化成鬼怪反撲,展現被壓抑的陰性力量。

有趣的是,(早期)主流文化的恐怖片,女性塑造卻備受爭議,大多成了被剝削的弱者,這可能與早年影壇掌權者多是男性,進而影響到創作有關。但與此同時,也催生許多堅強的女角。探討恐怖片與女性形象的交織與演變,很有意思呢!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