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The Reporter
Data_Reporter 【地圖套疊,看懂 國土計畫法 卡關爭議:半數縣市「分區圖」大遲交、跨黨派籲「暫緩」、縣市長隔空喊「翻案」,為什麼?】
【Data Reporter】國土計畫難逃開發邏輯?各縣市爭議何在?地圖全解析 - 報導者 The Re...

為了解決台灣長年以來因個別土地「變更地目」、彈性使用造成的土地分區破碎化,政府在2016年正式頒布《 國土計畫法 》, 取代過去《區域計畫法》,各縣市政府每5年進行一次「通盤檢討」,試圖讓土地規劃回歸整體思維。

新的「 國土功能分區圖 」將於明年5月前正式上路,但不僅多個縣市遲未繳交分區圖,跨黨派呼籲內政部多加溝通、延緩上路,總統賴清德也指示行政院整體評估。

到底國土計畫施行前、後會差在哪?《報導者》分析現行土地分區資料,並以分區草案圖資為基礎,套疊比對,視覺化呈現3個地區在不同劃設邏輯下所產生的爭議——
報導者The Reporter
📍以攸關農地保存的農業發展用地為例,圖資將呈現相對於現行「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的「農1」、「農2」面積消長,不同管制強度牽涉日後發展可能,引發地方政府持續觀望甚至討價還價;

📍水庫周遭該整體劃為「國土保育地區」,還是繞開私有地、只劃公有地,給土地擁有者方便?而這是否又走回土地零碎化的老路?

📍桃園航空城、中壢工業區周邊,多了許多由農地轉為「城鄉發展」的用地,這些可能消失的農地,還有可能透過5年一次的通盤檢討,再回來嗎?

隨著各縣市分區規劃攤牌,《國土計畫法》也正式走入「深水區」,顯示農地維護、水土保持與國土永續的政策理想,仍要面對開發利益的誘惑與考驗。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