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避苦尋樂是生之本能。相信大多數的朋友都會同意這句話,雖然有時候我們會刻意選擇痛苦,如刻苦耐勞之傳統美德。

我現在想要思考的與這無關,而是「避苦尋樂」這種本能,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更進一步來分析的話,快樂與痛苦是否是種利害關係。我不認為快樂痛苦是基於利害的考量,這是根據康德的學說。

@chibaann - 一個無理性的動物不會實踐德行。 但是這種不為(Unterlassing) 並非失...

一個無理性的動物不會實踐德行。
但是這種不為並非失德。

因為並無行動違反內在法則。

這個動物並未受到內在的道德情感之驅使去做一個善的行為,而且並非由於牠之反抗這種情感,或者藉著一種抗衡,而有「零」或者不為底結果產生。

----------------------------

依此來說,本能就是無法選擇的行為,因此,不是種利害的考量!
齊🌞
齊🌞
☆紫月靈✨ 歡迎來討論。我還沒有想得很透徹。
☆紫月靈✨
不過,生命尋求快樂本質就是因為那對身體或生命延續有幫助吧?
至於苛求那邊的例子又太極端了。
齊🌞
@chibaann - 快樂不是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是尋找快樂。
如果快樂是人的本能就無需外求,也就無需行動,這會使得人類無法生存繁衍。尋找快樂的重點是在尋找,是種行動,人類這種生物因而生生不息。

尋找快樂不見得能得到快樂就是了。

就像掛在驢子前面的紅蘿蔔,目的是要讓驢子向前走,至於吃不吃得到紅蘿蔔,並不重要。
齊🌞
齊🌞
我會想起藏傳密宗的心法,可以使自己的大腦產生某種腦波,因而得到一種類似愉悅的感受。
齊🌞
求道者不求神通,我很同意我的老師說的這句話。
齊🌞
討論盡量用文字啦QWQ我不大想一個一個看短視頻
☆紫月靈✨
密宗的修練法門很難普及,所以對於普通人追求快樂,不再考慮的範圍。
享受雖然不等於快樂,不過五六成的快樂,可以透過享受滿足。
對於普通人的我,大概先追求享受型快樂,先滿足再去追求進階快樂?
大概類似馬斯洛金字塔
齊🌞
☆紫月靈✨ :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根據我另一位老師的說法,馬斯洛晚年提出更高階層的需求叫做「無名英雄」,這是種利他的需求。很多書也說過,利他是非常強大的力量,為了他人而做的事情,往往更能堅持更能耐久,可這我可以說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或感覺,難窺其堂奧。
齊🌞
為了重申使命的力量,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精神科醫生兼大屠殺的倖存者弗蘭克的話。

我說人是種能夠負責的生物,必須實現其人生的潛在意義。我這樣說是強調,人生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尋找,而不是在個人身上或內在心靈中尋找,彷彿自己是個封閉的系統似的。

我把這種種基本特質稱為「人類存在的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of human existence),這個意思是說:身而為人,永遠是指向或導向某事或某人,或是需要遇到的人。

一個人可以藉由致力實踐某個理念或關愛他人來忘卻自我。愈是忘卻自我,人性就變得愈加顯著,愈能實現自我。

所謂的自我實現,根本不是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原因很簡單:你愈拚命追求它,愈得不到。換句話說,「自我實現」只有在「自我超越」之後才有可能成真。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名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