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itbonheur
《西來庵》翻開台灣史的B面|專訪王榮裕導演
其實看戲的時候,我會突然想起某次講座,研究台灣文學的教授說:「有一次台灣知府找了他在中國的朋友來一起評閱臺灣讀書人的卷子。」這位朋友的評價滿狠毒的XDDD 印象中是說臺灣本地書生寫的東西不堪入目。看戲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余清芳和羅俊兩個其實都是有漢學經歷的,只是兩個人其實都沒有能在這條當時的仕宦之道有所收穫,老實說,我其實覺得兩人也並不是真的有讀通漢學。尤其是余清芳,我覺得他其實比較多是屬於投機者,但就如同導演說的他其實大可就是騙人來自己享用,但他沒有,他懷抱著天真的理想,但我依然很難認同他......我覺得帶領革命的人不能只是憑著熱血
petitbonheur
其實,那時候聽教授講知府朋友的評論時,我想到的是文化資本不足而產生的不公平,然後,再想到為何身在此島的人需用你們的規矩決定高低?
petitbonheur
但,那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臺灣在定義自己的這件事上曾經“隨波逐流”,一直沒有一個“自主”的念頭,自主念頭開始萌生大概真的要從日本殖民時期開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