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咦,我以為這是她博士論文改寫的研究報告書,但原來是他田野調查的筆記和心得,其實是人文部分和故事,很好入口。

(但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講到看到熊大便:

「滿是落葉的地面上,有團像麻花捲的咖啡色排糞,全是動物毛髮,測量的直徑是三•五公分,裡頭主要是山羌毛,竟也有小山豬的獠牙。這是我在野外看到的第一個熊大便。

後來,我們又在多美麗駐在所(三十三公里處)附近發現二個熊排遺,一個排糞裡頭都是山羊毛和少許的骨頭碎片,另一個則是十分新鮮的橄欖綠色,裡頭有未消化完全的植物草莖和種子。我把它們一一裝入封口袋內,當做寶貝般;這些糞便透露了野外黑熊什麼時節吃些什麼食物。」

看到這就想到在 Katmai NP 看到的新鮮熊大便,站著就聞到濃濃的魚腥味!就像超大坨魚飼料!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他前面講到研究計畫,指導教授建議他也同時搜集人文部分,免得找不到熊畢不了業。真的超級感心的。

想到之前研究台灣雲豹歷經13年的研究計畫,結論是台灣雲豹已經滅絕⋯

拐彎抹角地聽說了認識的人的同學,就是其中一位博士班研究生,參與了這個計畫,博士論文就是打算寫台灣雲豹,感覺好慘啊。

是說台灣雲豹不知道有沒有樣本留存。我記得之前去 San Diego Zoo,他們有很多研究計畫就是複製已經或瀕臨絕種的動物胚胎(像是全世界已知只剩下一隻的動物之類的),然後用亞種動物當代理孕母,最後把已經絕種的生物再生出來。生出來的小動物也是跟著代理孕母的獸群學習。
———
Janice
復育已經絕種動物應該大工程啊
Janice
之前小孩跑了幾個動物園還有借一些熊的書,發現熊其實不會很難懂,全世界沒有幾種熊。🤪

那本熊的書很精美,我圖書館借的但我忘記了要找一下,現在幫小孩找書居多,一邊找一邊覺得這些nonfiction百科圖片真的也太精美。以前我們小時候都沒有⋯
Janice
(好像可以在非虛構裡再開小孩百科這類的次集合⋯)想歸想但也沒時間整理,哈哈!🤪
Janice
我先來找找看能否找到那本很精美的熊百科😆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anice : 不一定已經絕種,但可能注定絕種,像只剩幾隻之類的。
其實桃莉羊之後好像默默做了不少了。只是畢竟會有一些爭議,我覺得可能蠻低調的。像動物園在介紹的時候拐個彎沒有用 clone 這個字,然後我想了一下,咦,不就是 clone 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看完了這本書,主要是紀錄 1997-2000年之間的黑熊開創性研究。我覺得研究條件好艱困啊!書裡面提到的好幾次颱風,我人還在台灣還多少有印象,感覺真的是拿命在做研究啊。

後面的後記感覺起來是條件改善了一些,但還是蠻艱苦的。

很好看,很推薦。但可惜他沒有把更多熊的部分放進來。

附錄有介紹熊,但就比較乾。

所以這本書的主角其實仍然是人,以及研究者的心路歷程。

我覺得蠻可惜的,因為這應該可以是很棒的自然科普和人文結合。而且作者一定有很多熊的事情可以說,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出版社的考慮,怕放太多熊的篇幅、偏自然科普,會比較不好賣⋯?

總之我覺得是蠻有點可惜的。

但也非常推薦這本書!
★狄司★
黑熊媽媽最近在台灣很認真在推廣,我聽了好幾次講座了。書是比較早期的東西,偏向講研究者的辛苦也是能預期的。因為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這些研究者在做什麼XDDD 熊的事情的確有很多可以說,但我知道的都是悲劇(。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他的講座有上網嗎?

是說我覺得讓普通大眾和熊產生感情連結,不能一直打悲情牌耶。不然很容易只吸引到少數一小撮人。其他人會覺得很陌生。

像我最近看 Katmai NP 的群組棕熊直播就看到覺得棕熊很親切,對熊就有更多興趣了解。

但我覺得台灣地形太複雜,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也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就是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雖然是早期研究,我覺得如果他寫作的方式,可以一章穿插講熊,一章講研究者,就可以把熊的介紹融入在情境裡,讀者和熊的連結會比較深刻。

他這本書全部是人的事,人的行為,人的想法。所以讀者看完了,對於熊的認識還是非常少。最後的附錄我雖然是看完了,但我懷疑有多少人會看,而且因為就是偏說明文字,因此並不是熊的故事,讀者很難記得吧!
★狄司★
我也希望他們不能打悲情牌。但大部分都是從喜劇變悲劇啊沒辦法。台灣黑熊的處境真的無法跟棕熊比,我個人對黑熊是很有感情啦,悲劇並不影響我對黑熊產生的愛。想更關心牠們保護牠們,讓台灣有更多人願意支持牠們。
★狄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感謝你❤️
我等一下來看~~~
Janice
這本書看起來比較偏向研究者紀實文字。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anice : 對,這是她田野調查的筆記整理出來的,但比較偏向她的黑熊研究田野調查的過程、挑戰、想法、體悟,我覺得對於研究者的心路歷程有非常棒的描述。
Janice
台灣黑熊的確跟棕熊比起來好像很沉重。
Janice
其實熊很容易跟普羅大眾親近的,小孩的書充滿了各種熊...但感覺就不是台灣黑熊,提到台灣黑熊就很容易想到那些沉重的故事。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anice : 但我覺得真的值得沈重啊,我看了一下臺灣黑熊才200-600隻,要自然繁衍至少要2000隻。

光是 Katmai NP 裡面的棕熊們就估計有兩千多隻,就不要說還有其他國家公園也都還很多棕熊⋯

在瀑布旁邊捕魚的棕熊們對人都沒什麼興趣,我都在路上碰到好幾次熊,距離拉開,他們就是自顧自的走過去。

和書裡面警戒心很強、生存壓力很大的台灣黑熊差很多。

而且棕熊他們吃鮭魚超爽的,大便都是魚味,臺灣黑熊吃的東西好雜,感覺就是不怎麼夠吃所以什麼都努力吃。當然台灣黑熊好處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不用冬眠。
Janice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真的耶~好沉重!
Janice
棕熊真的吃鮭魚吃得很爽~台灣黑熊苦命很多!
★狄司★
但以研究者而言,會冬眠的棕熊比黑熊好做研究多了啊XDDD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anice : 其實是 Katmai 的棕熊特別爽!美國其他地方的棕熊、灰熊、黑熊,日子就沒那麼爽了。
但話又說回來,阿拉斯加的冬天很嚴酷的,所以其實這些棕熊其實日子應該也是蠻艱難的。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欸是嗎!

不過 Katmai 攝影機超多的,我覺得研究者應該研究的蠻透徹的(吧?)

但是其他地方的熊,就沒辦法裝這麼多攝影機,大概就不容易這麼透徹(?)
★狄司★
會冬眠才能趁牠們睡覺去實體測量一些數值呀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欸!是嗎!我以為都是麻醉了才量。不過也對,冬眠比較容易麻醉⋯是說找得到嗎⋯(進入混亂狀態)
★狄司★
會被研究的熊都有追蹤器的樣子~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應該是有啦。但是會去打擾牠們冬眠嗎🤔
應該找本美國的熊研究的書來研究一下到底什麼時候去測量熊⋯
★狄司★
我是以前聽演講的時候聽到的啦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原來如此!專業認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狄司★ : 把160kg的睡著的熊搬回巢穴也太困難XDDDD
afsj
記得熊的冬眠好像可以自主控制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afsj : 和食物取得成本有關,沒東西吃或不值得,就收工了。有東西吃而且能量消耗划算,就繼續吃~
songyunsings
我看完倒是覺得內容沒有更科普是因為作者跟編輯都沒有野心?搞不好只是希望留紀錄,因為就算專注寫心路歷程來說,有很多社科跟研究倫理的部分也是值得延伸的。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是覺得作者對這本書的可能性沒什麼想像,而且出書對她來說可能不是重要的事情。另外寫這本書的時候,搞不好當時的台灣黑熊知識是很缺乏的?這本書出版的年代社會也還沒有什麼保育意識。

我常常讀台灣專業工作者寫的書都有種差一點好可惜的感覺。
songyunsings
我自己覺得這本跟這篇文章搭配一起看很棒
前言 · 紅檜、水鹿與獵人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songyunsings : 我的確覺得是沒有野心,大概怕篇幅增加就太大本讓人卻步。

社科和研究倫理的部分我也很同意你說的,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尤其是研究人員的生命安危。但我不覺得那會是他有興趣再挖掘下去的部分,所以我才會覺得與其如此他也許會更有興趣在熊的部分做延伸。

這一點在他的2019第二本書就看得出明顯的差別,在第二本書他就採取了在故事敘述之間插入了熊的科普。

但我不覺得那時候沒有保育概念欸,其實她《尋熊記》出版是2012年、內容整理自《黑熊手記》。黑熊手記絕版了,我沒看過,但看起來第一部分就是在做科普。

黑熊手記

但可能當時出書不是他首要考慮,所以沒有把熊的部分和研究的心路歷程好好的重組成一個整體。所以就是有什麼放什麼了吧?
songyunsings
我讀的時候沒有感覺二版有針對2010s的社會做什麼內容更動啊,所以在我心中這本書的社會背景是兩千年左右的台灣(2002年的初版),所以我才說寫書的時候社會的保育意識跟生態知識可能不是很夠。

我很喜歡《尋熊記》,也很願意推薦別人看,只是覺得書涵蓋的內容稍微可惜了。要不是你說,我還沒看過小熊回家那本,等等來買~~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songyunsings : 2012他有加了一章回顧。其實2024年6月又出新版,但我覺得好像沒加內容。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songyunsings : 我覺得《小熊回家》很不錯!可能是因為我完全不知道的關係,所以看了覺得很棒,而且他滿足了我本來就想知道的熊的知識。

不過好像很多看過《尋熊記》的人沒看過這本欸,也許當時的台灣人看新聞看得很膩了。

不過我覺得《小熊回家》的科普部分雖然已經融入很多,但如果可以在更渾然一體就更好了。

如果說奧立佛醫生寫《火星上的人類學家》,或是麥克波倫寫《雜食者的兩難》,把故事和科普知識融合的水乳交融的話,《小熊回家》就還是比較油水分離。

但也許這標準太高了,而且作者和出版社有做出嘗試也很棒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