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書出版的前一年,J.D. Vance成長的俄亥俄州中央鎮就有幾十人因為吸食海洛英而死。他的親戚沒幾個讀過大學。跟他一起長大的孩子,若還能活著接受社福照顧就算幸運的。但是,他考上了耶魯法學院,畢業後進入了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的創投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擔任董事。完全的人生勝利組。他為什麼做得到?
與同事反覆討論之後,我決定這本書雖然能解釋美國,但他討論的是不限於美國的階級、家庭、心理問題,因此捨美國而就《絕望者之歌》。書中的故事完全可以發生在台灣,或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J. D. Vacne在第十章裡說:「我並不是說每個人的能力都一樣,或許有些人天生就比較能幹。但是你有可能低估了自己,把缺乏努力誤以為能力不足,而突破這層迷思能為你帶來強大的力量。因此每當有人問我白人勞工階級最該改變的是什麼,我的答案都是『那種不管做了什麼決定都沒差的心態。』」
(七年多前的舊文,談《絕望者之歌》怎麼來的)
■政府拯救數據,你卻得自己拯救你的靈魂
2005年暑假我參加了美國研究所參訪北京大學的行程,有一天我們一群人去圓明園訪問,20歲上下的美國孩子根本不懂什麼國仇家恨,上上下下地在傾圮的石刻建築上奔跑嬉鬧。陪同的北大學生卻也沒憤怒,只是默默地埋怨說這好歹也是歷史古蹟。
事實上,我從沒機會認識大城市以外的美國人。
所以去年八月看到J.D. Vance寫的Hillbilly Elegy時,翻了前兩章就決定簽下來了。一來是他寫的家族故事真的既荒唐又感人,二來是他的故事真的很「不美國」。不只是故事主角是一群非主流的族群:他們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而是蘇格蘭-愛爾蘭裔的hillbilly,居住在阿帕拉契山脈靠伐木、採礦為生,趁著二戰後的經濟榮景到都市裡找到一份好工作,卻在全球化浪潮席捲美國之後,被困在沒落的「鐵鏽帶」無法逃脫。房子已經買了,但貸款還沒付清呢。
我原本以為它是一個小品:很深刻、真誠,但只是講述某一部分的人的故事,一群我以為不能代表美國主流、但很有趣、值得台灣讀者認識的一群人。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用google搜尋hillbilly這個詞根本查不到什麼解釋。圖片也是很醜、很不堪入目的那種。
***
大家發現原來有一大批頑固、排外、完全缺乏啟蒙與進步意識的白人支持川普。而hillbilly就是這樣的人。Hillbilly Elegy說的就是這群人的故事。《紐約時報》於是把它選為「理解川普的六本書之一」。《經濟學人》更乾脆,直接說「今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一本書」。
作者開始上電視節目,接受美麗女主播Megyn Kelly的專訪,甚至關於他要參選的流言也傳開了.....
它要給誰看?該給誰看?
它可以是一部溫馨、煽情的家族故事。
其中劇情很類似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鄉土劇:夫妻吵架、爸爸遺棄妻小、婚姻破碎、母親酗酒、吸毒,拉著孩子鬧自殺。但阿公阿嬤很疼孫子,他們覺得這個孫子是全世界最聰明最可愛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而且願意縮衣節食、拿出所有來栽培他。疼孫子或許也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女兒的虧欠……
它可以是一罐通俗的的勵志雞湯。
它可以是一本深刻的政治分析、一本美國社會啟示錄,解釋著白人的憤怒與川普的崛起,就像《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所認定的。
它也可以是一本心理學著作。作者通往「成功」的歷程建立在一步步擺脫童年的家庭暴力陰影之上,並重建對自己的信心。在故事尾聲,他以一個夢境為結束。同樣是一場追逐,但這次他不再是逃亡者,也不用擔心被遺棄,而是他追著他的狗打鬧。
一本單純的回憶錄,講的不外乎是一個平凡的美國孩子的家庭、求學經驗。但你可以解讀出好多好多。
***
最後決定在兩個選項中挑一個:《美國哀歌》或《絕望者之歌》。
《美國哀歌》取其能由小見大、一葉知秋地反應當代美國社會的困境。
而「絕望」是作者用來解釋底層白人的關鍵詞,也是十幾年來他與之奮鬥不休的最大敵人。
J. D. Vacne在第十章裡說:「我並不是說每個人的能力都一樣,或許有些人天生就比較能幹。但是你有可能低估了自己,把缺乏努力誤以為能力不足,而突破這層迷思能為你帶來強大的力量。因此每當有人問我白人勞工階級最該改變的是什麼,我的答案都是『那種不管做了什麼決定都沒差的心態。』」
***
本書的日文版、荷蘭文版、簡體中文版都直接套用英文版封面,雖然忠實,但少了「地氣」。設計師許晉維的選圖、用字都更能向台灣讀者傳達這本書的精神。
插畫家鍾語桐為本書提供了視覺效果遠勝於日文版的兩張地圖。
心理學家沈政男、「做工的人」林立青、「為台灣而教」共同創辦人劉安婷分別從心理學、階級、教育的角度來談這本書。
林立青巧妙地在台灣人的本省╱外省、原住民╱新住民之爭當中看到了白人憤怒的影子。立青對書中提到的基督教「弄蛇」一事知之甚詳,也可惜來不及加入編註之中。
葉佳怡不僅以忠實、流暢的中文翻譯了這本相當具有地方特色的英文書,她的譯後記之感人更不於本書。一句描寫作者的「對許多人而言,溫柔是一種恩賜的天份,卻是他一生的練習。」讓我不禁落淚。
至於這究竟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我不宜、也無法給出簡單答案。就留給有興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