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腦神經科學
大腦會說故事
看電影、讀小說,就是大腦學習危機下的生存本能
The Storytelling Animal :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
大腦會說故事:看電影、讀小說,就是大腦學習危機下的生存本能 - 哥德夏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中文版 2018/06/13

小火堆分享討論噗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故事=主角十困境+試圖解脫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心理學家奧特利、瑪爾以及他們的同事率先投入了這個領域,其中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如果用社會能力與同理心作為指標,大量閱讀小說的人,比起習慣閱讀非小說的人,擁有較好的社會技能。他們也認為,這並不是因為社會能力比較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小說的吸引。他們的第二個測試嘗試把個人特點納入考慮,例如性別、年齡和智商,心理學家仍然發現喜歡閱讀大量小說的人比喜歡閱讀非小說的人,在社會能力的測試表現較為出色。換句話說,如奧特利所說,社會能力的差異「可以從一個人平常讀什麼書獲得最好的解釋」。」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小說是有力且古老的擬真科技,可以模擬人類生活中的重大困境。」

「在回應小說的刺激時,我們的神經一直受到觸動,強化並訓練我們的神經路徑,讓路徑引領我們有技巧地探索生活問題。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被小說吸引不是因為神經路徑的演化,而是因為閱讀小說對我們的生存發展有利。由於人類的生活,特別是社會生活,往往極度複雜,風險也相當高。小說情節讓我們的大腦練習回應各種挑戰,這訓練往往是我們身為人類最關鍵的成功因素。此外,後續的篇章還會讓我們看見,太陽下山之後,我們仍然不會停下模擬的腳步。」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心理學家詹明森寫下自己抵抗躁鬱症的感人故事,她在《瘋狂天才》這部經典作品裡,主張精神疾病與文學創造力之間密切相關。她根據書信、病歷和已經出版的傳記研究罹患精神病的作家,也研究仍在世的才華洋溢的作家,發現精神疾病問題是普遍現象。
舉例來說,具有雙重人格的小說作家機率是一般人的整整十倍以上,令人驚訝的是,詩人患有精神錯亂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四十倍。以這些統計資料為基礎,心理學家奈特爾寫到:「我們很難不這樣說,西方文化的經典作品大部分都是由帶有一點瘋狂的人所創作的。」評論家艾倫說得比奈特爾更好:「西方文學傳統似乎都是出自酒鬼、賭徒、躁鬱症病患、淫魔或者是很不幸兼具上述兩種、三種或各種疾病的患者所寫出的懺悔錄所主宰。」」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我們忍不住要說坊間流傳的陰謀論代表著民智未開與無知,但這樣說根本不對。如亞諾維奇在《巫毒歷史》一書中解釋:

陰謀論大部分源於受過教育的人與中產階級,而且都是在這些人之間流傳。有種說法認為陰謀論是無知、受到神職人員左右的農民以及無產階級的想像,是用一套同樣成熟且用於解釋社會如何運作的想法,取代宗教的信念與迷信,但這說法到頭來根本就是大錯特錯。基本上,捏造與散播陰謀論的人一直都是教授、大學生、管理階層、新聞記者與公務人員。」

哈哈哈,這好笑,感覺也是蠻有道理的🤣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而另一本知名的美國原住民回憶錄,一九七六年出版的《少年小樹之歌》,則是由一位名叫卡特的白人所寫的作品,而他擔任過「3K黨初始聯邦」這個民兵組織的首領。」

咦咦咦,《少年小樹之歌》我看過耶,雖然全忘了🤣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許多人似乎無法了解,為什麼自己在照片裡頭比在鏡子中看起來更沒有魅力。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照片失真,但主要原因是我們在鏡子前會無意識地調整姿勢,像是收起雙下巴,提高眉毛讓皺紋少一點和眼袋小一點,直到鏡中出現我們最滿意的狀態為止。我們在鏡中調整自己,直到鏡子說出迎合己意的謊言。這個譬喻清楚說明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的事:建立一個超乎真實的自我形象。」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哈哈哈哈,我沒想到會在一本書名和大腦相關的書看到對文壇人士的辛辣批評:

「這些趨勢難道不足以顯示小說已經奄奄一息?謝茲的想法正是如此,在《渴望真實》這本書中,謝茲大力擁抱此論點,宣稱所有傳統小說的形式都已耗竭、消磨殆盡與枯萎。謝茲之前是一位小說家,而他已經對舊愛感到厭倦,希望加速讓這個過程走完:「我漸漸地……看輕小說,從文化本身的意義來看,小說從來不曾如此微不足道。」
謝茲過於誇大。以小說為例,關於小說消失的謠言已經愈來愈誇張,幾乎到了荒謬的地步。或許,文壇人士樂於受虐,沉浸在一種自己活在小說末日的想像之中。但世界各地每年仍有成千上萬本新的小說出版,而體的數量是在上升而非下降。光是美國,每小時都有一本新的小說出版。有些小說不但大為暢銷,還改拍成電影,將其影響力擴及其他文化領域。」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文學小說目前正處於困頓時期,但哪一個時代的小說沒有低潮?如果小說作者只以知識份子為目標讀者,就不應該抱怨自己的讀者只有這些。過去十年來,許多文學小說仍然有大量的讀者群,包括麥克伊旺的《贖罪》、馬泰爾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鍾芭•拉希莉的《同名之人》、胡賽尼的《追風箏的小孩》、法蘭森的《自由》(這本書讓他成為「時代雜誌」封面人物),以及麥卡錫的《長路》,我想這些就是世人希望聽到的好故事。
因此,每當聽到有人說小說已死,背後的意思是:「我不喜歡這些充斥在排行榜上的每一本暢銷小說,所以它們都不算數。」
可是如果小說真的消失或者萎縮到不具任何文化影響力了呢?
這是故事消失的訊號嗎?小說的消失,對於像我這樣文人來說,實在令人感傷。但正如謝茲自己所強調,這不可能是故事的末日。」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咦,51.11%的時候看完全書!
看不出這本書有這麼多註釋啊,結果竟然後面用中英對照充版面!🤣🤣🤣
渣渣今天晚上想喝酒🖖
感覺很有趣,「小說是有力且古老的擬真科技,可以模擬人類生活中的重大困境。」這點讓我想到疫情期間做的這個研究:
Pandemic practice: Horror fans and morbidly curious ...
發現喜歡觀看恐怖電影的人在COVID-19疫情期間表現出更好的心理抗壓能力~
Jeany|非虛構小火堆需要你
渣渣今天晚上想喝酒🖖 : 這本書我覺得很軟,不小心就可以看完的小書~

恐怖片愛好者疫情間有心理抗壓能力這個好有趣XDDDD

末日故事看多了,感覺與疫苗和殭屍很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