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艽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3歲以前是幼童習得語言的黃金期,讓幼童泡在不同語言環境中,他們會習得母語程度的口音跟文法。成人學習外語,沒法達到那樣的程度

第二學期選修了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有一位教授在很早期就說了一個理論:成人學習外語沒有達到最高程度(ultimate attainment / native competence),不是因為成人沒法(incapable)做到,而是沒有這個必要去做,因而在達到這個程度以前,就會停止進步
默默艽
我覺得其實滿有道理的,我們很常說,聽得懂就好、能交流就好,不就是在說,能正常溝通、對方聽得懂我在說甚麼,我也聽得懂對方在說甚麼,這樣就足夠了,實在沒有必要去糾結更高級的語法、句構、發音、口音等
默默艽
同一學期我還修了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聽起來有可能像是historical linguistics,但其實是sociolinguistics,說的是variation(有多於一種方法表達一模一樣的意思)以及其代表/蘊藏的social meaning,例如speaker的身份、地位,講話的場合,對言詞的謹慎程度,刻意拉近或拉遠與與話者的社會距離等等

舉個例子,很有名的英國口音迷因,’bottle of water’,也可以讀作’bo’le of wa’er’,這就是LVC說的variation,一模一樣的事物,有一種以上的發音方法;除了發音,用詞、句構(比較罕見)也會有,例如apartment & flat,說的是同一個概念,卻用了不同的字詞
默默艽
這兩門課看起來毫不相干,但其實還是能扯上關係的

在香港,英式口音總是高人一等,有明顯港式或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等口音的,都會自動降級,這同時牽涉到SLA跟LVC(順帶一提,我們還滿多language shaming的,我也被shame過)

為甚麼我學英文還一定要口音、發音、語法、用字都跟英國人一模一樣?我又不是英國人,語言程度也是能交流就好,為甚麼硬要我往英國母語者的方向跑?這是SLA的lack of motivation -> no ultimate attainment,也是社會語言學的language ideologies,是LVC的semiotics and social meaning
默默艽
LVC & SLA還有一個很妙的相撞又互補的點,從SLA的角度出發,你這樣說話有可能是因為你語言程度不夠、你停止了學習、你受母語影響等,在LVC看來,你這樣說話卻是受你身份、環境影響,你可能是有意識改變自己的說話模式,也有可能是無意識的,但無論如何,背後都會有相應的社會含義
默默艽
簡單情境,你跟一名標準RP口音的英國人說話,你的口音是明顯的國語口音,用詞也比較簡單易懂,但是溝通完全沒問題。隨著時間推移,你說話的發音跟用詞都愈來愈往那名英國人的發音用詞靠攏。

在SLA看來,這有可能是implicit learning & priming effects,雖然對方不是來教你英文的,但你(有意識或無意識地)pick up了一些信息,並應用到自己的發言

在LVC看來,這是linguistic convergence,你說話的方式漸漸變得與你的對話對象相似,代表你跟對方的距離有拉近,你不排斥融入到對方的語用習慣,甚至有配合的跡象,有可能是你喜歡對方的說話方法,也有可能是你在試圖讓互動更順暢,或者讓對方知道你願意花心思與對方交流

雖然分析的是同一個現象,但背後的原因完全不一樣,我覺得很有趣
默默艽
有linguistic convergence,那有linguistic divergence嗎?

有。後者的情況與前者相反,是speaker選擇與對話者不一樣的說話方式,從而突顯雙方的差異,這也是一種顯示社會身份、社會意義的方式

有沒有表面上是convergence、實際上是divergence的情況?

有。曾經有一個研究,語言A(speaker a)跟語言B(speaker b)的人對話,B用了A語言跟a搭話,a卻刻意用了B語言回應b,這表面上是a也在配合b、用對方的語言交流,但實際上a的動機是彰顯兩者語言及身份認同的不一樣——a覺得A語言是只屬於他們族群的,b是外人,不應該跟他用a語言交流
默默艽
回到前面說到的香港的情況

香港人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依我的觀察啦(免責聲明),有些香港人不會承認香港口音或港式英文是一種可接受的variation,而只會覺得是搞笑用的,或是沒學好英文鬧出來的笑話,甚至是已經把英文單詞化作粵語用了,即使那個發音在粵語根本不成立(與粵語音韻系統有衝突)。比起「這是香港特色」、「這代表了我們的族群」、「this says a lot about our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他們更傾向於把這些歸類為「不標準的英文」,我猜很多非英語母語的人也都會這樣
默默艽
LVC的第一節課,教授讓我們跟鄰座說一下,自己所說的英文variety的特色,我當時就在想,這算是一種variety嗎?不是只是沒學好嗎?

在日積月累的language shaming中我已經失去了本土英語variety的概念,我不會覺得我的發音我的用字我的說話模式是代表我的社會身份、我的族群、我潛意識裡對language ideologies的看法,我只會覺得是我英文很爛。但同時我又討厭那些刻意學native的人,刻意show off自己口音的人,這種矛盾讓我一度分不清我到底是討厭他們還是嫉妒他們

但現在我可以說,我只是討厭他們,我不在意自己有口音,也不在意我用的字聽起來不艱深難懂(到底為甚麼硬要用聽起來很難的字,你是在溝通不是在考詞彙量),我說英文很明顯不是native,但這就是我
默默艽
最近抓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有感而發
papa★ya⎝(´・㉨・)⎠
噗首的事我很同意喔,我高中以前根本不算是個會講台語的人,是高中之後才刻意學的,雖然很遲緩但持續進步中,最近接觸了台語正統教學(即聽說讀寫),覺得自己還可以進步。
☆紫月靈✨
原來有這種理論,聽起來挺有道理的。
papa★ya⎝(´・㉨・)⎠
至於口音的事,讓我想到B站彈幕永遠不缺挑剔口音的人,而且其中很多會直接把有口音=英文不好,但明明人家聽說無礙還能完成競賽目標(我看Masterchef)
默默艽
papa★ya⎝(´・㉨・)⎠ : 真的,其實成人學外語沒有到想像中那麼糟糕,除了基本的都能學會,只要有在持續學習、有language exposure,有動力,都能持續進步的
孩子必須學會至少一門語言,才能用語言作為媒介去接觸更多的知識、事物,所以他們學語言要學到最好(而且幼童還沒被母語定型),但對大人來說,學外語是錦上添花,有固然好,但沒有也不會到活不下去
那種挑剔口音的人多半自己口音也重到不行,除非口音重到聽不出來在說甚麼,不然口音反映的不是能力,而是身份,而且人家都在英文環境待那麼久上節目,英文要真的不好,還能撐下去嗎,光是交流就沒法了吧
默默艽
☆紫月靈✨ : 還滿多滿有趣的理論跟現象的,比如說我記得有一個是,句構很複雜的,很長很多層的那種句子,母語跟非母語者在解讀的時候,解讀方式會不一樣,但其實最終的解讀結果是沒差別的,但我忘了具體理論了(
萱§搶不到克拉島轉頭追T1:)
聽久了口音真的會有點被帶跑
我姐每次看完夏洛特 英文就會有點英國腔
我每次看中劇 中文就會有點中國腔
默默艽
萱§搶不到克拉島轉頭追T1:) : 真的,我看英國youtuber看多了,腦袋裡想的都是英腔,看美國yt看得多,腦袋裡想的會自動切換成美式發音,甚至只是看太多老是吞掉t的老師的課堂錄影,有時看到單詞都會默唸成沒t的,語言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其實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大
同樣的情況還可以apply到語音以外的範疇,例如用詞、句構等,用詞近年吵得很兇大家都知道,句構方面在跨語言(例:中、英雙語speaker)會比較明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