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雖然本來說要暫時停止海洋史的⋯

但套句上次我說的,非虛構讀起來費腦,是腦力勞動,虛構小說讀起來費心,是情緒勞動。

結果發現最好休息的是讀同主題短短的論文集!哈哈哈哈哈!不費腦不費心也不費力氣!

而且每篇都短短的,直接講重點!
東亞海域一千年(增訂新版) - 陳國棟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本噗轉型聊天,讀書筆記跳轉:
@jeanylin -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東亞海域一千年 #讀墨商管科技AI馬 這本竟然被...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導言》
跨洲貿易—歐洲人
亞洲境內的跨國貿易(「港腳貿易」)—歐洲人/亞洲人
第一部分針對歐洲人所交易的跨洲貿易及港腳貿易商品;

第二部分處理亞洲人所經營的亞洲內部貿易、沿岸貿易及島際貿易的商品。

亞洲人所主導的貿易網絡同時也是歐洲人貿易的補給線。換言之,亞洲人利用境內貿易、沿海貿易及島際貿易,一方面也為歐洲集中貨物,另一方面也行銷歐洲人進口到港的商品。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亞洲本地商人:
1.東亞.
(1) 東北亞(主要由華人經營,有一小段時間日本人也南下從事南洋貿易)
(2)東南亞(由華人及在地土著經營;後者特別指馬來人及武吉士人,the Bugis)
2.南亞(主要經營者為印度人,印度教徒及伊斯蘭教徒都有,民族種類複雜)
3.西南亞洲及東非(主要經營者為印度人及出身阿曼的阿拉伯人)

此外,還有一些沒有強大祖國可以歸屬的亞洲國際商人,例如亞美尼亞人、袄教徒(the Parsees,Parsi),甚至於猶太人。他們都在亞洲的海洋買易上擁有獨樹一格的地位。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例:
主要出口商品:香辛料(胡椒、荳蔻、丁香及肉桂)。
次要出口商品:藍靛、蔗糖、赤銅及瓷器。
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白銀、黃金、赤銅、絲綢及棉布。

進口香辛料到歐洲獲利約60%。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四大香辛料當中,
胡椒的主產地為印度西南海岸(馬拉巴兒海岸,theMalabar Coast )、蘇門答臘及爪哇,不過,東南亞其他地方亦有少量產出;
荳蔻主要產於班達群島(the Banda Islands),安汶(Ambon)為集結地。此外,附近的西蘭島(Pulau Seram)亦有所產,

丁香產於大部分的香料群島(the Spice Islands;亦稱摩鹿加群島,theMoluccas,Maluku)地區,千子智(Ternate)及直羅里(Tidore)為集結中心;

肉桂有兩種,cassia及cinnamon,中國及錫蘭皆有所產,蘇門答臘西部以及爪哇島亦有產出。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荷蘭人很快就發現:要取得主產於東南亞的胡椒、丁香與荳蔻,尤其是只在印尼群島東部才有的丁香與荳蔻,首先就得弄到印度棉布。因為在香料群島一帶,貨幣經濟並不發達,丁香、荳蔻的生產者只在乎獲得稻米與棉布。棉布的主要產地為印度。在十七世紀初,主要的供應點為西北部的固加拉特(Gujerat)地區以及東南部的科羅曼德爾海岸(the Coromandel Coast)。前者以白銀為幣材,後者使用金幣。

無疑地,在現代信用體系建立起來以前,金、銀本來就是國際支付上清償債務的主要工具。

因此,荷蘭東印度公司若要取得印度棉布,少不了就得先設法籌措金、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日本不再出口大量白銀。有一段時間,赤銅被用為國際支付的工具。不過,當十八世紀降臨時,我們發現在日本貿易的最主要的外國商人,也就是華商,已經不得不以出口越來越多的乾海產(日本人稱為「裱物,tawara-mono,裝在袋子裡的東西」,包括海參、鮑魚和魚翅等乾料)以平衡其易。此時赤銅的生產也已經減少,幕府不太願意中國人運出太多的日本銅。
就荷蘭東印度公司而言,亞洲不再提供資金及交易媒介給他們,因此只好在歐洲想辦法。他們在阿姆斯特丹購買西班牙人的墨西哥銀幣,熔鑄成銀錠,然後運到亞洲應用。

此事意味深長。它表示:雖然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是繼續經營一部分亞洲境內的國際貿易,可是亞洲境內的國際貿易已經不再是公司事業不可或缺的一環。荷蘭東印度公司到亞洲貿易的重點,已經轉到跨洲貿易,以將亞洲商品直接賣到歐洲為目標。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主:
主要出口商品:棉布、茶葉、瓷器。
次要出口商品:香辛料、絲綢、孟加拉硝石、暹羅、馬六甲及邦加島的錫。
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白銀、匯兌工具、棉花及鴉片。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在十八世紀時,荷蘭人運回歐洲的亞洲產品,由茶葉、咖啡及印度棉布構成其主要部分。荷蘭公司不再那麼積極介入亞洲境內的區間貿易。除了加強與歐洲地區的貿易外,其亞洲總部轉向致力於東印度殖民地,也就是印尼及錫蘭的農業發展。

對英國東印度公司來說,故事有些不同。十七世紀時,英國東印度公司介入亞洲境內貿易的情形並不嚴重,因為他們在整個東亞地區,包括東南亞和東北亞都沒有強大的據點。不過,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699年進入廣州貿易以後,快速立足,並且很快地就讓中國茶葉成為主要的出口品。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十八世紀時,包括英、荷在內的所有歐洲公司前來亞洲,雖然也出口絲網、瓷器和其他次要商品,不過他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出口中國的茶葉。茶葉使得十八世紀歐洲人的亞洲貿易基本上成為一個以「中國貿易」(the China Trade)為重心的貿易

———

本噗以下已經轉型聊天,讀書筆記跳轉:
@jeanylin -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東亞海域一千年 #讀墨商管科技AI馬 這本竟然被...
薇亦柔止
閲讀虛構小説的困難是帶入與沉浸,對我而言,是知識性的科普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薇亦柔止 : 就是帶入與沈浸感覺很累XDDDD
songyunsings
薇亦柔止 : 可以看毛姆,他的敘事很有距離感(不是冷冰冰,就是像舞台劇那種距離感,當代小說比較像電影超特寫),而且英式酸就很好笑。我覺得是不用沈浸也能讀得很開心的小說。
薇亦柔止
songyunsings : 謝謝推薦
薇亦柔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我想最累的是仙俠與奇幻類的小説,要弄懂世界觀的設定,很燒腦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薇亦柔止 : 我一直覺得如果世界觀不能交代清楚的話,是作者的問題,不是讀者的問題~換一本就好了XDDDD
薇亦柔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有時是設定太複雜太繁瑣,看得令人頭昏腦漲,尤其是仙俠,後來看過連續劇才好一點。武俠類的也是,因爲從小接觸武俠,閲讀時比較沒有困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薇亦柔止 : 設定太繁瑣太複雜沒有問題啊,介紹的讓人頭昏腦脹那就還是作者的問題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比方說,他可以一次一點點的介紹啊,可以先講大方向、只有必要才介紹啊,可以不介紹啊,或是當然也可以簡化設定啊等等。所有的設定都是需要介紹給讀者的嗎?這些設定有發揮作用嗎?沒有這些設定故事就沒辦法進行了嗎?

不過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也很好啦,先看電視劇再回頭看小說也沒什麼不行的。:-)
薇亦柔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我比較喜歡簡約的設定,神明仙子衆多的仙界與法術神器……不是我的菜,我喜歡嚴謹清楚的邏輯,去鋪陳故事,而非裝飾太多的人事物(法術功夫歷劫等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薇亦柔止 : 這我也蠻同意的。我想很多是出於灌水的需求啦,畢竟中國的小說網站很多是用字數算錢的。
薇亦柔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導致改編成連續劇也灌水,明明天界跟人間后宮,差不了多少(至少在結構上),偏偏要寫得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薇亦柔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因爲我有在寫仙俠,很抱怨「同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