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28 AM
Mon, Apr 22, 2024 5:29 AM
11
【聊創作】關於靈感可靠與否。
文手
寫作
小說
結論放前面,我不覺得創作者需要太過依賴靈感,一來是靈感造訪的時間太短暫、太不固定,二來是我認為每個創作者自身所擁有的潛力都遠大於靈感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0 AM
靈感造訪應該是很多文手、繪手乃至於其他領域的藝術家都有的共同經驗。
突然一道靈光打過來,想到神來一筆的笑點,一針見血的諷刺,賺人熱淚的重逢,痛徹心扉的離別,然後下筆有如神,創作出有史以來最棒的作品,也得到從未有過的讚賞,簡直是創作經驗中最美好的一刻。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0 AM
Mon, Apr 22, 2024 5:31 AM
然後靈感沒了。
我們試著寫點東西,卻發現出現在電腦上的文字或作品遠不如靈感造訪時來得出色,甚至不少人是只要沒靈感就寫不出字。
所以我常覺得靈感既是祝福,也是詛咒。它來得快,走得快,讓你看了一眼伊甸園,然後下半輩子還是得待在人間。如果因為這個落差,而覺得自己只要沒有靈感就無法創作,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2 AM
有人說過:「好的靈感可以創造出100分的作品,但好的作家要在沒靈感時也能擁有80分的水準。」
雖然不需要用那麼緊繃的方式看待寫作,但這給予我們一個提示。創作能力是可以訓練的,而那個里程碑之一,就是我們可以創造出好作品,
在任何我們想要的時候。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3 AM
在沒有靈感的時候,先去散散心也無妨。但我會小小的建議,還是要盡量與作品保持連結。
試著想想:我為什麼想寫現在這個東西?現在還缺些什麼?該做些什麼來填滿?有空就敲敲鍵盤,動動筆,找朋友討論。只要我們還在構思,那麼我們就仍在創作,只要還在創作,那麼作品終究有被完成的一天。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3 AM
寫得好也無所謂,寫得差也無妨。這一切都只是過程。講大白話,只要我們持續寫個一年、兩年、五年、十年,第一年寫出來的作品就算有靈感助攻,就算做足功課做好準備,看起來大概也還是一樣很羞恥。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4 AM
所以就寫。
你不需要靈感,你比所謂的靈感厲害太多了。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4 AM
剛開始寫作時,我也曾經不知所措於看待靈感這件事。一下子成癮於靈感帶來的快樂,一下子恐懼失去靈感的自己江郎才盡。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5 AM
但最終,我想靈感之所以來到創作者的身邊,並非是要給予或剝奪創作的能力。它把我們倏地帶到雲端,只是為了告訴我們:
「你看,這是流暢通順的文筆,這是扣人心弦的文戲,這是血脈賁張的打戲,這是價值觀碰撞造成的火花,這是深入人心的愛情,這是刻骨銘心的憎恨,這是一部好作品該帶給你的感覺......」
「這一切在未來的某一天,
全部都會屬於你。
」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5 AM
是的,靈感沒辦法讓我們一直留在雲端,但我們可以靠著自己的雙腳再一次回到那個高度,而這一回我們再也不會突然被打回凡間了。
因為帶我們來到這個高度的不再是靈感,而是我們自己。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36 AM
譁語
@Art_y_an
Mon, Apr 22, 2024 5:47 AM
Mon, Apr 22, 2024 6:06 AM
很認同縱光的看法
我第一次見到類似的看法,而且說得很具體的是在Thomas Mann《Der Tod in Venedig 魂斷威尼斯》。裡頭的主角古斯塔夫將寫作淬煉成一種日積月累、正確的事情反覆做的工藝(craftsmanship),於我如同當頭棒喝,系統化、執行力,以及持之以恆,即便是在創意產業裡也有其運行的方式與力量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5:56 AM
Mon, Apr 22, 2024 5:57 AM
譁語
: 同意系統化和執行力在「產出」這一件事情上非常重要。我覺得如果沒有要走商業化,是不需要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但在可以負擔的前提下,還是可以讓自己定期有一個小小的成果。畢竟當你有一個可視化的成果,呈現給自己看,其實也有助於維持自信和好心情
大帝
@impmatthew
Mon, Apr 22, 2024 7:12 AM
大概就像運動員一樣,穩定的表現優於偶爾發生的大爆發。偶爾的神來之筆是屬於那些已經完美但仍追求卓越的各式創作者,若只是想要在某一行站穩,還是先求穩定XD
縱光☀️武俠小說連載中
@writerdream
Mon, Apr 22, 2024 7:20 AM
Mon, Apr 22, 2024 7:21 AM
大帝
: 說的很好耶,真的想要靈感出現的話,其實最終還是要多寫XDD 寫作本來就刺激思考,而多動筆還真的能提高靈感的發生率,所以其實還是殊途同歸啦,不管想靠自己還是靠靈感,結論還是先寫再說
載入新的回覆
結論放前面,我不覺得創作者需要太過依賴靈感,一來是靈感造訪的時間太短暫、太不固定,二來是我認為每個創作者自身所擁有的潛力都遠大於靈感
突然一道靈光打過來,想到神來一筆的笑點,一針見血的諷刺,賺人熱淚的重逢,痛徹心扉的離別,然後下筆有如神,創作出有史以來最棒的作品,也得到從未有過的讚賞,簡直是創作經驗中最美好的一刻。
我們試著寫點東西,卻發現出現在電腦上的文字或作品遠不如靈感造訪時來得出色,甚至不少人是只要沒靈感就寫不出字。
所以我常覺得靈感既是祝福,也是詛咒。它來得快,走得快,讓你看了一眼伊甸園,然後下半輩子還是得待在人間。如果因為這個落差,而覺得自己只要沒有靈感就無法創作,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雖然不需要用那麼緊繃的方式看待寫作,但這給予我們一個提示。創作能力是可以訓練的,而那個里程碑之一,就是我們可以創造出好作品,在任何我們想要的時候。
試著想想:我為什麼想寫現在這個東西?現在還缺些什麼?該做些什麼來填滿?有空就敲敲鍵盤,動動筆,找朋友討論。只要我們還在構思,那麼我們就仍在創作,只要還在創作,那麼作品終究有被完成的一天。
你不需要靈感,你比所謂的靈感厲害太多了。
「你看,這是流暢通順的文筆,這是扣人心弦的文戲,這是血脈賁張的打戲,這是價值觀碰撞造成的火花,這是深入人心的愛情,這是刻骨銘心的憎恨,這是一部好作品該帶給你的感覺......」
「這一切在未來的某一天,全部都會屬於你。」
因為帶我們來到這個高度的不再是靈感,而是我們自己。
我第一次見到類似的看法,而且說得很具體的是在Thomas Mann《Der Tod in Venedig 魂斷威尼斯》。裡頭的主角古斯塔夫將寫作淬煉成一種日積月累、正確的事情反覆做的工藝(craftsmanship),於我如同當頭棒喝,系統化、執行力,以及持之以恆,即便是在創意產業裡也有其運行的方式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