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弟弟
弟弟 - 陳慧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不是自傳,但絕對是通篇「我我我」的書。

張愛玲說,「⋯通篇『我我我』的身邊文學是要挨罵的。⋯『他們花費一輩子的時間瞪眼看自己的肚臍,並且想法子尋找,可有其他的人也感到興趣的,叫人家也來瞪眼看。』我這算不算肚臍眼展覽,我有點疑心,但也還是寫了。」

一開始只是主角身邊的瑣碎日常,尚且還要帶兩句評議教訓。時代背景只是淡筆渲染瑣碎日常外的雲翳。

正當讀了太久叨叨絮絮的肚臍眼展覽讓我失去耐性時,外在變化也日漸對主角生活加了筆墨:

小家庭的正式崩潰在父母各自北上淘金、事業蒸蒸日上;舊日城市的樣貌則在一場場集會和示威中逐漸崩解。

終而在2014年的雨傘革命濃墨重彩來到高潮,描繪了不同世代不同立場的反應。

(無雷心得下收)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雖然我自己後來還是和書中主角共情,但我仍然覺得本書本質上仍舊是肚臍眼展覽。

而且,作者完全自說自話,並沒有打算讓讀者理解。⋯就是一本寫給自己的小圈圈看的書。

他其實是沒有去營造一個城市、一個時代的氣氛,而是預設在瑣碎的現成的文化符號中,讀者就可以自己去想像和共鳴他在描繪的事物。

從開始的王菲《玩具》EP、《GTO》,到後來提到的口罩、鐘樓、雨傘、胡椒粉。

如果讀者沒聽過王菲呢?沒看過GTO呢?沒有見識過所以難以想像兩千年初香港人去中國淘金的狂熱和泡沫呢?不知道雨傘運動的前因後果呢?

借用現成的文化流行符號對於當代雖然是方便,但對於跨越時空的交流和理解確實很困難的。

我覺得多一點筆墨稍微暈染解釋一下時代的氛圍,讓讀者實際有所感受,少點篇幅在大段大段假借角色說出的喃喃自語和議論,故事會更出色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本書是2014年後寫的,那麼已經寫成將近十年。

現在讀來,就已經對他卷首引用的90年代文化流行,感覺恍如隔世了。

後半段的街頭運動,從2006的保衛天星碼頭,到選舉,到2014年雨傘革命是全書重點,社會衝突、主角和周遭的朋友的激烈情感,都達到高峰。

但作者完全沒有鋪陳、沒有解釋、沒有交代,想當然爾地假設讀者了解來龍去脈,於是就是盡情地藉角色之口來抒發自己的感傷和憤怒。

於是在書中便顯得沒頭沒尾,不熟悉時代背景的讀者,會不知道幹嘛主角姊弟要上街頭,為什麼連姊姊的男朋友麥克從反對上街到參加集會,不知道為什麼姊弟的父親深愛同一個城市卻有截然不同的立場。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現在是2019年的反送中尚且還記憶猶新,讓這代人借用經驗來共情。

但再過十年,新一代讀者,哪怕是新一輩的香港人,讀此書還能否有所感動嗎?

所以我雖然因為個人因素對這本書有所共鳴,但其實作為一本小說,我覺得它實在說不上是我喜歡和欣賞的作品。

如果是散文抒發心緒,本來就是當代人讀當代文章,也是無妨。但以小說創作來說,我覺得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來講這個故事吧!

我認為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應該要自成世界。如果還要讀者考察時代背景做完功課才能讀得懂這本小說,那說實在其實是作者沒有好好把故事說的完整吧。

我難搞的一面出現了XDDD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引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段落(其實本書很多金句):

「在他們眼中,我和可樂依然是小孩;不懂事的孩子。所有比他們年輕,會做出讓他們不明白的事情的,就是孩子。我在很早之前就聽說過,時代有著一道縫,肉眼看不見,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裡面去……今天我終於見識到。」

「又一年。時間破碎,度年如日。

每一天,這個城市就會失去一點點無可取代的事物,只是一點點,就算我們心裡慌張,都會裝作無所謂。因為真的無計可施。漸漸就連自身特色亦慢慢減退消融。所發生的事情,會令人禁不住咆哮,還有更差勁的嗎?結果就是,還有,還有很多。」

「可樂說,每天都是關鍵。

每天都是關鍵?

是的,過得去,過不去,每天都是,關鍵。

好,譚可樂,我的弟弟,既然每天都是關鍵,你就坦率而活吧。」

——《弟弟》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