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DTBC🐇🌲
🍷🌹 劇透
剛補完我想:如果Next to Normal 要拍成電影的話應該就是酒與玫瑰了。
然後我今天才得知酒與玫瑰的兩位主角是WAOVW的George和Martha的基礎
🌲☕阿DTBC🐇🌲
早點說啊倒是!!(請自己查
🌲☕阿DTBC🐇🌲
🌲☕阿DTBC🐇🌲
首先「想像這是我們的船,這是我們的河流」這句是放在碼頭,我猜是放在Kirsten 提到類似電影之中「我猜我喜歡看著水面是因為希望哪天裡頭的怪獸會出來把我帶走」之後
https://images.plurk.com/gu3TLXLknu7ce5DgMQkI5.gif
然後再看一次這個過分的動作編排
🌲☕阿DTBC🐇🌲
想到這傢伙名字是JC,又turn water into wine 就很氣(哎呦
🌲☕阿DTBC🐇🌲
然後給予歌曲,435就是電影中的435,溫室那段

電影中的溫室是對應前面摘花那段,這段有意地讓觀眾幾乎是隔著玻璃看著一場Joe採花的無聲喜劇,他因為喝醉而沒有聲音或清楚說話的滑稽動作;而在溫室的場景中,鏡頭和Joe一起待在溫室裡,看著他拔起每一樹親手培養的花、以及在深夜打碎盆栽時的巨響

來到音樂劇,專輯收錄的是off-Bway的全曲目,其中並沒有一段描寫到摘花,但卻給了這首
435
🌲☕阿DTBC🐇🌲
話說他這齣給的聲音演出又有那個年輕氣盛的氣質,但同時知道他是一位沉穩老練的演員

然後我發現如果劇情照電影跑(非常有可能我覺得他們幾乎沒改,只是添加了細節),What about the church we build那段會是對應Off The Wagon那個景…?
🌲☕阿DTBC🐇🌲
好吧我覺得有稍微抽換順序,因為沒改的話這個順序看起來詞曲寫得太過分了

Kirsten的Forgiveness是在後面,還有混Morton Salt Girl,還是好喜歡living, living, living……跟他們甜到不行的riprise
🌲☕阿DTBC🐇🌲
再跟我說一次這不是N2N?(不是,但它可能是狼兒)
🌲☕阿DTBC🐇🌲
好久沒有這種它好優秀好想刷它個兩百遍但是聽了會痛的感覺了,通常都是反過來……我想一定是因為BdJ有唱這張專。
🌲☕阿DTBC🐇🌲
說回來,這邊『給予歌曲』的用意如同電影手法所創造的,給予了觀眾直接的破壞力的情感衝擊;當他們開始唱歌、下音樂的時候你會全神貫注在台上唯一移動的、發出聲音的角色上,如同電影鏡頭選擇跟著角色的行動移動,並且為眼前及耳中的一切感到無法輕易拒絕的情感波動
是否真的有做到並不是重點,因為我也看不到舞台編排,但Joe的435就像是Kristen的Are You Blue,意外的音符、強烈的音樂和歌唱表現的力道絕對足以會將你拉進去;加上這兩個場景分別在溫室和房間,都屬於密閉空間,兩首之中塞滿的音符和器樂聲,視覺空間和聲音的對比形成的窒息感,很好地展現了劇情提及到主要議題時展現的張力
🌲☕阿DTBC🐇🌲
冷靜想,兩位的年齡跟角色反了ww
但我挺確定他們搞得定
🌲☕阿DTBC🐇🌲
補上隔壁也有提到的觀眾反應
Paul Wontorek (@paulwontorek) • Instagram reel
🌲☕阿DTBC🐇🌲
Evanesce
聽一下這首好可愛
🌲☕阿DTBC🐇🌲
不好意思
Magic Time
可以不要把大海放在開頭嗎
🌲☕阿DTBC🐇🌲
(聽到水聲差點崩潰)
第一次覺得很清澈、這開頭真好,第二次就裏頭的怪物把沙子帶走般挖空了一部份
🌲☕阿DTBC🐇🌲
另一方面可以說像水滴石穿,打上碼頭的水默默地侵蝕岸邊
🌲☕阿DTBC🐇🌲
感覺開始要對海浪聲有陰影(冷靜
大概回頭看91 Days的結局會一定程度的發作

帶走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阿DTBC🐇🌲
Kirsten會陷下去不是因為不承認,不承認和陷下去都是結果
他跟Joe合適地相輔相成、換句話便是說兩人的特質相反;Joe也許給予了開心的方法(light),但沒有真的驅散Kristen黑暗的那一塊,會說出「希望被帶走」的那一塊

說起來很玄,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我正在補超王道少年漫畫(整天沒上線),一方面是我不確定要怎麼形容他們的感受,因為電影即使做得足夠卻沒有明說
🌲☕阿DTBC🐇🌲
簡單說,Kirsten最開始因為喝酒感到了快樂,兩者便被牽連著,連帶Joe和他們的愛情也被混淆在「喝酒」這一行為的目的中;但對Joe來說並沒有那麼複雜,到後來和酒聯繫的必要性只有對於成癮的難以抗拒,和Kirsten
🌲☕阿DTBC🐇🌲
……抓到了,George 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他不在乎,真假與否都無所謂,「你說得對,只有神能那麼做。我不是神。」

但黎明不是來了嗎
🌲☕阿DTBC🐇🌲
夢醒時分
🌲☕阿DTBC🐇🌲
@zvafqrewqq - [音樂劇/GREEN] #🍷🌹 兩支podcast訪問!
Martha酗酒。這樣說起來就很好懂了,為什麼會說酒與玫瑰的兩位是狼兒的兩位的參考

關於「可以為你倒酒,但不會幫你點菸」這回事,酒與玫瑰是「點上菸,並為你喝一杯」;就狼兒的劇情發展來看,可以說喝酒/遊戲是刻意地處於夢中,就是“Who is afraid to live life without illusions?”這個意象之中的『illusions』,而George一直是清醒的,但不代表他沒有配合玩遊戲(即使千百個拒絕)
🌲☕阿DTBC🐇🌲
他總是把it修正成he/him,某種諷刺地遵守規則,另一邊Martha會不自覺地說出並「失誤」,否則我想George不會那麼乾脆地抓著他看日出
🌲☕阿DTBC🐇🌲
繼續說酒與玫瑰的歌曲設計
雖然說碎念過關於soundtrack跟cast recording的差別,但Kelli在訪問裡有說到Adam Guettel寫的音樂就像是劇中的soundtrack一般;這段我的理解是一直都有被誇讚的、DWR音樂的敘事性,就像電影/遊戲之中每一段音樂、歌曲都和劇情有一定的連結,它不一定要在一首曲目中達到「推動劇情」的功能,但音樂和劇情一定息息相關,足以稱為musical-drama
🌲☕阿DTBC🐇🌲
我以為我會想到The Lost Weekend,但好像還好
同樣是酗酒主題,這部電影是1945出來的,原著小說則是1944

我覺得是因為電影改編相對單純且樂觀,原作可以深入的東西似乎更多?
🌲☕阿DTBC🐇🌲
🌲☕阿DTBC🐇🌲
我無法阻止自己思考這是酒與玫瑰的So Anyway,只是回想起電影這段,音樂劇似乎真的非常有MG作風的溫和(和由此而生的心痛)

I love you still, I know

要說兩位也是很溫柔的演員,即使有一頓jazz跟溫室,給予角色的本質依然是如此
只是說光這一小段看起來比電影所表現的溫柔多了,即使是分開的There 'I' go,也像是N2N 唱過的so here I go,並且這次是雙向……
🌲☕阿DTBC🐇🌲
但同時他們沒有放掉任何一絲痛苦,甚至盡可能的壓抑了如同Light 的可能性和未來,將這首歌曲的重點演繹放在幾乎可以成為撕裂的「離別」……這是從前頭一路支離破碎得出的結論,是對的、也是心碎的

說起來有點像是Tima Stand Still的結尾,他們的分開是出於和彼此在一起再也沒有希望
(需要指出這和N2N 向光的結局截然不同)
🌲☕阿DTBC🐇🌲
以我來說還有更多,TSS可以看出兩位的分離動機中還有一定的感情依戀、DWR則幾乎是硬性地捨去了所有情感和本能的理性,因為他們的情感和本能在酒癮的前提下成為了毒品,幾乎可以說這段道別同時表現出了戒斷的痛苦。又尤其他們的對象並不是那毒藥,而是當時共同凝望、倒映著兩人的澄清水面

也因為There I Go正是Kirsten當時在這個場景唱的歌曲…
🌲☕阿DTBC🐇🌲
"It was beautifully BRUTAL"
天喔ww
🌲☕阿DTBC🐇🌲
參考順序的話是
酒與玫瑰→狼兒→N2N

這個進展來看人物設定的出發點就很明顯,只是想Joe也是爸爸,然後正在為角色對應腦內風暴,加上前幾天才看到There I Go (Reprise)
🌲☕阿DTBC🐇🌲
我想酒與玫瑰的角色比較不同的是有很多部分被壓在酗酒(生理抗力)的前提下所以顯得被動且現實,這點也可以用來解釋Cat on a Hot Tin Roof的Brick
🌲☕阿DTBC🐇🌲
哇,他們善用了那顆迪斯可球
有多少劇院前身是夜店
🌲☕阿DTBC🐇🌲
Martha 是『母親』
論述需要更多參考,但以隔壁貓咪的Big Daddy 出場後和Brick的對話,這時會發現家中實際上在運行著「慣例」的角色都是女性

維持家庭 和 寄予期望,以及有名無實的一家之主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