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神經多樣性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 李佳燕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我還蠻推薦這本書的。

特別是他提及很多角度讓大人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思考,會發現很多只是因為大人自己想要方便,所以要求兒童遵守—像是安靜的玩,或是乖乖服從命令、或是像軍隊訓練一樣有秩序。

因為對大人不方便,所以就覺得小孩過動了。其實這可能就是環境不適配 mismatch 的問題。

他也有一些說法我覺得不見得完全贊同——有鑒於作者是家庭醫師,「似乎」是更專業人士,這樣說也是蠻奇怪的。(下收)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比方說,我看完全書,覺得台灣整個環境可能最大的問題是對過動兒(其實應該是對特殊教育兒童這個群體)的歧視。

所以其實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 的概念,可以在一開始就引入,而不是埋藏在後面的章節。

但我不覺得作者有認真的打算改變人們覺得ADHD是「腦子有病」的認知,而更像是覺得不應該隨意把小孩診斷成ADHD而將他們的行為病理化,但ADHD的確是病。

本質上,作者可能並不是認為ADHD是神經多樣性的一種、只是一種特質,因此他雖然在後面介紹了,但沒有把神經多樣性的概念作為重點來介紹,而是當作新的趨勢來補充。

我反而覺得這應該是開宗明義第一章該講的事,重新定位到底這是不是疾病,需不需要治療。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另外,本書是以案例的方式呈現。但我覺得他講的案例,有些感覺並不是ADHD吧,可能是閱讀/書寫障礙,或者是感覺統合障礙,或者是聽覺處理障礙,之類的。

還有他鼓勵多元發展、不應該把讀書當成唯一指標當然很好,但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細品之下,似乎是他有個隱含的假設是:ADHD 書讀不好—所以可以發展其他才能,不一定要專注於讀書。

⋯我覺得這一點我並不完全認同,我反倒是覺得那是是因為教育方式太靜態的關係吧。

然後他裡面還有一個部分提到,不影響學業社交表現,就不需要診斷 ,並且他又說到12歲以前就需要有ADHD表現、否則應該懷疑是其他可能性。

——這一點有可能會完全造成2e的孩子被忽略,因為早期2E小孩可能可以靠著聰明來彌補,但一般是到了上中學之後,搞不定了才顯露出來。所以有非常多人是在中學才得到診斷的。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再者,他並沒有談到ADD的狀況,完全只談了ADHD。但現在的診斷應該是 ADHD/ADD 一起看的吧、尤其女孩子大部分是在中學才被診斷出ADD。

雖然說也許他的重點本來就是ADHD的孩子,但既然他是以醫師的身分出書了,雖然說是家庭醫學醫生而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或兒童心理師,我覺得是不是應該要涵括面完整一點比較好,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其實我都是蠻贊成做評估的。

畢竟有了評估結果,才知道自己是在處理什麼,再來決定需要要做什麼。如果標籤化有助於取得相關資源,那拿到標籤還是有其必要。

不過他書裡提到的,不贊成因為標籤化就開始服藥,而沒有先去考慮改變環境和教育方式。我也是很同意的。

但在台灣的環境裡,如果還是和書裡狀況內容相似,這個標籤的代價的確十分高昂——老師、同學的語言歧視,乃至霸凌。⋯醫療隱私的概念難道在台灣的校園不存在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不過這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個人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的差別,我覺得台灣人可能比較會聽老師聽醫生的話吧⋯
讓吃藥就吃藥⋯

而且美國ADHD/ADD由來已久,也是有很多人認為過度診斷的問題(不過美國人尖屁股坐不住應該也蠻普遍的啦🤣),服藥不服藥變成非常大的爭議,現在更像是個人選擇。應該是沒有老師敢叫家長一定要給小孩吃藥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不過書裡對「國外教育」有好奇妙的幻想啊。

雖然我也的確同意台灣教育體制看起來讓「不是典型乖孩子」的小孩更加痛苦,但也不是說到國外唸書就幸福快樂了⋯

總之,如果只是用這個角度考慮而帶出國的話,可能是要失望的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