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whale
300年前郁永河來台,曾記錄大肚台地東側情景:「..策杖披荊拂草而登。既陡巔,荊莽樛結,不可置足。林木如蝟毛,聯枝累葉,陰翳晝瞑,仰視太虛,如井底窺天,時見一規而已。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 郁永河《裨海紀遊》
cywhale
今日大肚台地已全遭開墾,其地質屬洪積層之紅土盡皆裸露,成為火燒頻仍的旱地,已難以想像300多年前或更早大肚台地上的密林植被。....
cywhale
我想去過大肚山的人,都能了解它夏天烈日之曬、毒蚊之苦,冬季東北季風之刺冷... (LOL)... 這次生植被,大概永遠也回不了300年前郁永河眼中的情景...
lala3fun
(applause)能做多少有幫助 感謝
cywhale
而郁老伯這段話前面其實還有個引子:「念野番跳梁,茲山實為藩籬,不知山後深山,當作何狀,將登麓望之。社人謂:『野番常伏林中射鹿,見人則矢鏃立至,慎毋往』!余頷之;乃策杖披荊拂草而登.....」。
cywhale
值得注意的是,此段引述句中「社人」指大甲溪下游清水平原活動之牛罵社,而「野番」係指 岸裡社,可知當時這大肚台地東西兩側的不同族群已有接觸,但生活方式差異極大;此隔閡或許即大肚台地當時之密林植被形成地理障礙?...
cywhale
cywhale
郁永河在康熙36年(1697)來台,當時的岸裡社(平埔巴宰族群)仍被漢化已深的清水平埔族群視為"野番",可見其野.... (LOL),若當時從西向東翻過大肚山,一切的景象都不同,當時的台中盆地,仍是古所謂「貓霧捒之野」的蠻荒之地....
COOLBILL
不過印象中大肚台地是西陡東緩,
COOLBILL
那個時候台中盆地的東側有漢人足跡的地方應該是只有犁頭店可能有些許,不過是漢番雜處,大肚王朝那個時候應該是已經滅亡了。
cywhale
cywhale
大肚山丘陵台地北起大甲溪之南,南達大肚溪之北,國道三號從靜宜大學東側之龍井鄉斜砍過大肚山,沿大肚山西側,與西海岸平原作一切割線。比如在這南寮村、竹坑北坑一帶,海拔約200m-300m之丘陵-坑谷地形(像上圖指叉一般),坡度陡峭,可達35-45度~
cywhale
大肚番王是在荷據時代,巴宰族群中也有參與...
cywhale
如果要考慮活動記錄...烏牛欄社(清代社址於今豐原市豐田里),於荷據時代即有其祖社戶口記錄(Aboan Auran)...
cywhale
另外《番俗六考》也曾記載:「岸裡、樸仔籬、阿里史、掃捒、烏牛欄五社,不出外山,惟向貓霧捒交易。樸仔籬逼近內山,生番眉裡嘓、貓堵貓堵兩社,間出殺人。」... 對於漢人眼中的平埔族史,大概只能以"疑史"看待.. (LOL)
cywhale
文中貓霧捒所指,是今台中市南屯區,和犁頭店.... B-)
COOLBILL
大肚王朝有到明鄭時期拉,那是鄭經派劉國軒去殲滅的,那個時候現在的大墩是狩獵場,太平是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的殺戮戰場,漢人真的是疑史。
COOLBILL
貓霧捒井是在現在的台貿五村那邊,比較靠近春安。不過現在都是南屯區。
cywhale
COOLBILL : 謝謝補充!!
COOLBILL
劉國軒時有部分漢人屯墾犁頭店,詳細開墾情形我有點忘了,值得玩味的是,萬和宮的歷史以前是從1684年開始算,現在我不知道有沒有改。
cywhale
年代好像要先理清一下... 劉國軒屠戮沙轆社平埔族人 1670年 ... 郁永河所見大肚台地 1697... 岸裡社生番變熟番 內附清朝 1717 ... 番俗六考的年代 1722... 大甲西社之亂 1731...
地球滾地球
印象中,郁永河也有提到鄭氏屠殺半線番社的事件,他當時路經此地看到的景象,應該還是一片荒涼,你倒是提醒我再把裨海紀遊挖出來翻一翻了。
cywhale
地球滾地球 : 這故事還長得很,歡迎常來分享~~ (drinking)
cywhale
漏了這一段有趣的: "未熟"的野番 翁佳音曾考證郁在《裨海紀遊》中「番境補遺」所記載斗尾龍岸番「偉岸多力,文面文身,狀同魔鬼,土番聞其出皆號哭遠避」為後來岸裡大社主幹之祖社,而不贊成伊能嘉矩於《台灣文化志》卷下頁823-24將斗尾龍岸番(Taubueliongan)視為泰雅族支族
cywhale
引自(翁佳音(1992),”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台灣風物》42(4):p187)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