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whale
[消失的平埔族] 曾於台中盆地活躍的巴宰族Pazeh,字根azeh 催熟之意。Pazeh 為康熙55年後五個聚落一體內附,即稱自己熟番之總括。巴宰之開國神話,其實是巴宰族在兵亂分支之後,由岸裡大社(歸順之熟番)寫成,把阿里史、烏牛欄等都歸為自己的子女 / 賴貫一牧師演講所記~
cywhale
解讀岸裡歌謠:1897 - 2002 日本學者佐藤文一(1897?),一直到李壬癸(2002)所翻的岸裡歌謠都令人無法理解,無所適從。2005 賴貫一開始翻譯,他發現...
cywhale
巴宰族開國神話中的大水氾濫,即指岸裡大社土官潘敦仔率兵弭平大甲西社之亂,等於殘殺自己人(參加反叛清朝者,為西部平埔族群,也有巴宰社群--阿里史社和樸仔籬社)
cywhale
潘敦仔的姑母(姊姊?)在族人遭自己人追殺後,到大甲溪,目睹在北岸泅水而出的同族人,從此脫離而去,不禁掉下了眼淚。在歌謠中,那是「沙罔之淚」...那預見因內耗、蕭牆之爭而至分裂、衰亡的血脈,一直糾結流竄於台灣人的體內,從以前到現在,沙罔之淚,斑斑可見.....
cywhale
這是一段被湮滅的歷史,牽涉了許多公案,一一道來,有空慢慢聊 B-)
地芬泥
哇~好酷的資料,謝謝分享!
cywhale
豐原交流道下來,就會看到"大社"里,留存"岸裡"國小之名,和水勢仍頗湍急的灌溉溝渠... 這樁公案是,因平亂有功,而成中部平埔族領袖的大社土官潘敦仔,和人稱「番駙馬」在豐原享永世香火的客家人,六館業戶墾首張達京簽訂了「割地換水」,從此台中盆地的漢人開發,與平埔族衰亡,寫下新頁..
cywhale
putiwen
呀~閱讀台灣歷史,或世界各地史,總有隔岸觀火的感覺,彷彿是遙遠的事。可是,只要以想到歷史總有可能會重蹈覆徹,就又毛骨聳然。後來想想,是時間單位不同,用大單位看歷史,會有全覽綜觀,但就沒有細時間單位那般設身處地的角度。
cywhale
putiwen : 以前看平埔族、清初、台民等史,好像也覺得隔靴搔癢... 但後來搬到豐原,因緣際會做了個巴宰族的研究報告,才直冒冷汗... 好像所有線頭兜在一塊,才發現纏了一個大結,而層層抽解,那些所謂的"公案",正是在台灣"消失的自然史"中被隱匿、被遺忘的血脈....
putiwen
有一天,我們會不會消失? 會不會被遺忘?
putiwen
為什麼直到研究巴宰族才真正發現大結? 好奇妙。我的意思是,那麼多族群,但在研究到某地某時某事,特別好像如掉入洞窟般,深深的。歷史中關於滅亡,一直吸引我注意,總是好奇原因。
cywhale
putiwen : 正如你所說,關鍵不在哪個族群(只是因為我在豐原,做了一些在地平埔族群史的文獻閱讀與分析),就像大崩壞的重點也不在復活島族群,但他的滅亡卻是引子... (drinking)
地芬泥
cywhale 講得真好
kankona_goat
:-)
cywhale
cywhale
台灣也有幾種瀕臨滅絕語言,多半是原住民語,其中一種「巴宰語」,在2008年時只剩一位95歲的老太太會說了... 苗栗鯉魚潭那,仍存在一群人,努力學習母語....
cywhale
積極復振巴宰族語 政府看不見/立報..潘文輝表示..原鄉主要在豐原岸里社、苗栗三義鯉魚潭與南投一帶,族人如今約5千人,2006年協會曾向行政院原民會申請正名,至今還沒有結果..
cywhale
續上..潘文輝說,這幾年來巴宰族人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除了編了辭典外,也開始用羅馬拼音編寫族語教材,並且在教會中開辦族語課程,除了練習族語外也會唱族語歌謠,慢慢找回自己的語言文化。潘文輝說,現在小孩和大人加起來,至少有10多人會說族語,早已經不是只有一位耆老會說巴宰族語的情況了~
cywhale
巴宰族過新年 學童宣讀祖先的話.. "潘大州指出,巴宰族傳統過新年的時間是在秋收後的次月月圓之時,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半,族人歌舞、飲酒的歡樂時間可長達7天,但他幼時已不曾經歷.."
cywhale
大洪水的普世神話,共通處除了大洪水之外,還有就是...部族的內鬥與分化?...以下轉引自【蘭嶼】天秤的故事/鄭漢文 附註部分 "很久很久以前,臺灣、綠島、蘭嶼、小蘭嶼、高石臺、巴旦島幾十個島和菲律賓,本來是互相 連接的一個長型大島,因為當時的人互相殘殺,從臺灣來的人和從菲律賓的人,欺負在蘭嶼的人,殺了他們.."
cywhale
續上:"於是天神可憐蘭嶼的雅美人被殺,所以把地震動,把島嶼切開,於是蘭嶼形成了一個島嶼,島與島之間有隔海,於是雅美人在島上很安心,沒有從外面來的人來殺他們了。。雖然天神以前救了他們,現在他們反而更亂,天神就用洪水來毀滅他們,海水淹沒他們達九年之久。(資料來源:余光弘、董森永,1998,《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p15-23)"
cywhale
生不生,熟不熟,大有關係.. "根據巴宰族岸裡社頭目的後裔,潘稀祺牧師告訴我們,要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有帥氣美麗的南島老祖,有幾個小撇步..."
cywhale
全世界最後一個講巴宰語的人 南投埔里巴宰族唯一還會講母語的潘金玉耆老高齡92歲­,是全世界最後一位巴宰語的母語使用者。而當潘老太太於 2010 年過世,享壽 96 歲,世界上就再也沒有流利的巴宰語母語使用人了..風潮唱片..《巴宰族Ayan之歌》是吳榮順在眉溪四庄所採集。慶典時演唱的「Ayan」..為巴宰族群的傳統曲調...
cywhale
呂自揚 河畔出版 桌上那本紅色的歷代詩詞名句賞析探源》曾在我年少書桌上陪了我很久,打開書就會看到他寫「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取此義... 沒想到會在這看到這名字 而且還研究平埔族史 ^^ 重視智財權…書中放英相片 他跨海買授權
cywhale
"著手找資料寫「打狗.阿猴.林道乾—尋找高雄平埔族的身影」一書時,他在市府辦的老照片展中看到英國人湯姆生1871年拍的「平埔族木柵女與小孩」、「木柵教會平埔族合照」、「熱蘭遮城殘牆」、「內門 惡地形 月世界之惡地形」,兒子透過網路找到擁有這4張照片的英國威爾康圖書館,付給圖書館每張照片使用費25英鎊,加上匯費郵電費新台幣5117元" :-))
cywhale
「我是潘啟新,來自加蚋埔,是馬卡道人。」沒有名字的人
cywhale
六館業戶的廖家... 話說我居然和西螺的廖、豐原的張有親戚關係??這...... (headspin)
cywhale
" 1997 年,黃美英老師偶然來到大湳部落的隨意一問:「你們是巴宰嗎?」耆老回答:「我們是噶哈巫,巴宰在愛蘭啦!」噶哈巫之名透過黃美英老師多年的協助下,從此再次嶄露曙光" 平埔語言都沒了?──921地震,竟震出這群語言都還活得好好的原住民族
cywhale
續 "原本生活在今日豐原以東的淺山地區(現今新社、石岡、東勢一帶)。東與泰雅族相接、西與巴宰族為鄰。雖然 19 世紀後在日本殖民勢力的脈絡下被歸為巴宰族的亞族,但噶哈巫族人多保有強烈我族認同,自稱為 Kaxabu,且認為無論語言、文化、歷史情感及起源神話,都與巴宰族有所差異"
cywhale
續 "噶哈巫族不願被漢化..陸陸續續離開原鄉,遷徙進入埔里,並建立 5 個主要部落:牛眠山(Baisia)、守城份(Suwanlukus)、大湳仔(Kalexut)、蜈蚣崙(Tauving)與大馬璘(Patakan);然而大馬璘雖其血緣為噶哈巫族,但由於其居住鄰近巴宰族的烏牛欄社(Aoran,現愛蘭),導致該部落當代自我認同以巴宰族為主。因此,噶哈巫當代自我認同多以前述四庄為主" (woot)
cywhale
潘翰觀三兄弟為巴宰烏牛欄社首領-潘武干的七世孫.. "【埔里烏牛欄(Auran)巴宰(Pazeh)祖靈的召喚】
我現在終於能理解:3月2日讀到Freddy描述:烏牛欄之役時,會莫名地淚流滿面...."
cywhale
巴宰的"文言文"?〈Pa-ka-na-ha-zaai-sau初育人類曲〉〈Pi-na ka-pazan同族分支曲〉台大原民中心的分享
cywhale
今天有則不起眼的小新聞 20201027
巴宰族與張達京後代攜手 化解兩大族群300年前恩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張真強代表宗親會捐助經費給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新祺" 巴宰族與張達京後代攜手 化解兩大族群300年前恩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