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s
近日重讀《中華邦聯》有感,主觀上我不喜歡大前研一,視他為嘴砲者,但有些嘴砲很有趣,即使未成真。他的這本書其實就是流行過的「中國七塊論」的理想版,藉由凸顯中國內部上下之間控制力的削弱,而重新整合為類似邦聯的政體。藉由邦聯政體,台灣在兼顧自己利益與認同下與中國統一。科科,各位認為呢?
Michels
中國利用自身經濟發展發展軍事,以鞏固內部統一,與成為對外關係的籌碼,然而這不是它霸權戰略的基本,在熱戰打不過美國的情況下,策略就是「不對稱優勢」,也就是打「國際金融與經濟」的戰爭,在此,外交與經濟才是彈藥,國家強大的金融力量提供了避免內部分裂的基礎,中國分裂的危機藉此削減。
Michels
也因此,外交成為中國最重視的部門之一,特別重視週邊鄰國的關係,因為在經濟上與軍事上,地緣政治關係的鞏固可以強化自身基礎。也因此,是否可以順利併吞台灣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所以無論如何,中華邦聯這樣的構想是不能被接受的,即使是在中國可能分裂的前提之下。
Michels
因此近年來中國在週邊國家動作連連。除了支持斯里蘭卡平定內亂(一方面也有示範作用),援助緬甸軍政府,甚至泰國近年的動盪也很可能與中國在與美國的角力有關(參考資料尚欠,固僅說是可能),更別說是長年援助的北韓。在能源與資源確保的情況下,中國看似還會繼續發展,起碼一陣子。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