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期興起的後現代主義,隨著資訊爆炸性倍增,格外看重「差異」、「認同」與「去中心」,逐漸取代了現代主義所堅持的「本質」、「真理」與「宏偉性」。換言之,無論是真、善、 美、正義或是愛情,都不再是永恆不變的形而上概念。相反地,後現代主義學者更投入於探討這些 概念是「如何」與「為何」在特定的時空中被「建構」而成。因此,後現代的評論方法喜歡檢視與批判文本中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因為幾乎所有文學主題,皆與權力網絡密切相關。在後殖民作品中,評論家勢必探討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權力關係。馬克思主義相關作品中,評論家則不能避開探 討上流階級、中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權力衝突。女性主義作品中,評論家更無法不談女性與男性之權力糾葛。如是,探討權力關係的「論述」蔚為後現代主義各式理論的共同典範架構。批判思考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