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6:30 AM
13
3
讀嘛讀嘛
BL書單共筆
《鹹魚帶反派幼崽上娃綜後爆紅了》
作者:瀧夏川
劇情本體還好,人設算鮮明但刻板,情節發展誇張,充斥著搞笑輕小或漫畫風格的步調,不算無厘頭,只是非現實地貫徹始終。
比較有趣的不是裡面的感情線,反而是裡頭主角對於親情的遭遇與想法。
主角雖是首富之子,但是出生在父母創業與事業波折的期間,因此過得比貧困的孩子還不如,幼時輾轉於親戚之間,寄宿在同姓老師家中,老師外表道貌岸然,實則不僅暗槓他家提供的寄宿費用,還情感勒索把他養成自己孩子的奴隸,PUA主角讓主角覺得自己寄宿在老師家是欠了老師人情債,一輩子都要替老師的孩子做牛做馬。
一朝重生,他才醒悟,實際上父母壓根不愛他,一切的好都是有代價的。如果他不付出代價,父母就不會對他好。既然如此,那麼,
父母與其他萍水相逢者,有何差異?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6:41 AM
劇情中不斷讓主角以誇張的方式挑釁父母、反擊父母、讓父母沒面子,但在最後的綁架事件發生的時候,父母依舊只把焦點關注在自己的事業而非主角的生死,在曾一度心軟卻又被拋棄的情況下,主角才終於下定決心,他不要父母了。
但讓我覺得玩味的點在於,主角中間其實有幾次做得、說得滿過火的。包括但不限於讓爸媽被爺爺公開打的雞飛狗跳、把雞飛狗跳的錄影全國放送之類的,而其中我覺得,相對於因為一起上節目而呈現和解跡象的父親,主角對母親的攻擊可謂殺人誅心:
「泥水匠的女兒,上不得檯面/進不得白家的門」
這句話,我覺得才是這篇文的主題,所有劇情的根源。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6:53 AM
說起來也是一個老套的設定,主角媽溫女士因為與主角爸白先生相戀,卻因為出身只是泥水匠的女兒而不被白家兩老所喜,逼得白先生偷偷帶著溫女士登記結婚。
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當然更讓兩老不開心,尤其是接下來公司經營遭遇波折,夫妻兩人專心拯救公司,把小孩(主角)丟給兩老養,想必更讓兩老不滿。
而,為什麼溫女士不在家帶孩子?
當然是為了在兩老面前證明自己「不只是個『泥水匠的女兒』」啊。
於是這就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想要證明自己就不能好好帶孩子,不好好帶孩子就被當成能力不足的「泥水匠的女兒」。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6:59 AM
這一切說穿了就是兩老的階級歧視,說起來對,也不對。對兩老來說,如果娶進門的是個原本就門當戶對的千金,兩家彼此扶持,可能壓根就不會有經營問題出現;就算有,也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去解決,而不是跟溫女士一樣,投入A就不能照顧B,把「顧此失彼」這句成語表演得淋漓盡致。
所以對他們來說,總歸就是一句話:「泥水匠的女兒」——個人能力不足,家庭資源薄弱。
對他們來說是很客觀的一句話,也是很不婉轉、很傷人的一句話,更是很PUA的一句話。
這就像是在對溫女士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頓,都是因為你的能力不夠,如果你的能力夠了,怎麼會有這些麻煩呢?
這導致了溫女士不斷地追求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就,對他來說,養好一個孩子並不是他的成就來源,因為「泥水匠的女兒」被嘲諷的絕不是生育能力,而是工作與權貴間應對進退的能力。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7:06 AM
於是主角的存在就變成一種拖累與嘲諷。
主角讓溫女士無法專心工作、展現能力。
主角是有著雄厚家世的首富之子。
主角是溫女士生下的一塊肉,同時也是壓迫溫女士的階級敵人。
本質上,溫女士雖然嫁入豪門,但她卻是仇富的代表,與她交好的一個個都是仇富者,一邊暗槓寄宿費一邊PUA主角,把主角當作自己孩子的奴隸從而得到優越感的高中老師;出身中產階級卻好高騖遠,看著首富之子碰壁就覺得自己能夠操弄權貴人生好棒棒的經紀人。
溫女士的同溫層一邊討好她、讓她感受到自己成為人上人的優越感,一邊也在加固溫女士對於天生豪門者(他兒子)的厭惡,從而造就了主角一生無法獲得雙親的愛。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7:14 AM
但要說主角沒問題嗎?我覺得也不至於。
相對於各種小可憐類型的角色的身世設定,本文主角並沒有那麼清白無辜。可能上輩子是,但這輩子,從主角對親生母親說出「泥水匠的女兒」來諷刺她沒有教養的時刻,可以嗅出在主角幼年被白家兩老撫養時肯定沒少被耳濡目染母親有多麼上不得檯面的這件事。
主角是因為被寄宿家庭PUA而變成怯懦又討好的人格,但他在重生之後對母親的直接攻擊就是諷刺其出身,恐怕更代表了他在內心是認同兩老這個觀念的。
自己為何淪落到明明是首富的孩子卻過得窮困潦倒?
那都是因為母親只是「泥水匠的女兒」,能力不足以照顧他、不夠明察秋毫的緣故。
明明一樣漠視,但主角卻更為怨恨母親,最後最慘的報復也是針對母親:把她驅逐出豪門行列、逼她與仇富同溫層捆綁在一起生活,讓他永遠處於「泥水匠的女兒」的階級。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7:19 AM
而在宣判報復之後,溫女士的吶喊也帶出了與主角截然相反的問題:
父母為何非得愛孩子?
誠然,孩子是
被
出生,無法決定自己是否存在,因此需要他人的包容與照顧,那麼,被大環境影響而
需要
生下孩子的家長就不用被人包容愛護嗎?
在這個大家都覺得年齡到了就該成婚生子的既定觀念中,身為女性的溫女士順應了潮流生下了孩子,卻因此要被剝奪證明自己的機會,這難道就是正確的嗎?
泥水匠的女兒也不是溫女士能夠自己決定的啊。
為了擺脫這個身份,溫女士所作的掙扎難道都是錯的嗎?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7:21 AM
在故事最後那喊出對孩子的恨意的溫女士雖然癲狂,但意外地滿能夠讓人同感的,雖然因為主角是她兒子而獲得炮灰結局,但比起最後功成名就有影帝老公的主角,或許溫女士才是其中最立體的角色也說不定。
雜食性讀閱
@fortheTYs
Mon, Jan 8, 2024 7:26 AM
或許溫女士內心也有個疑問:
倘若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拚力爭取,為何孩子孩子可以無度需索父母的愛?
希望孩子先付出,然後父母再給予愛,不行嗎?
載入新的回覆
《鹹魚帶反派幼崽上娃綜後爆紅了》
作者:瀧夏川
劇情本體還好,人設算鮮明但刻板,情節發展誇張,充斥著搞笑輕小或漫畫風格的步調,不算無厘頭,只是非現實地貫徹始終。
比較有趣的不是裡面的感情線,反而是裡頭主角對於親情的遭遇與想法。
主角雖是首富之子,但是出生在父母創業與事業波折的期間,因此過得比貧困的孩子還不如,幼時輾轉於親戚之間,寄宿在同姓老師家中,老師外表道貌岸然,實則不僅暗槓他家提供的寄宿費用,還情感勒索把他養成自己孩子的奴隸,PUA主角讓主角覺得自己寄宿在老師家是欠了老師人情債,一輩子都要替老師的孩子做牛做馬。
一朝重生,他才醒悟,實際上父母壓根不愛他,一切的好都是有代價的。如果他不付出代價,父母就不會對他好。既然如此,那麼,父母與其他萍水相逢者,有何差異?
但讓我覺得玩味的點在於,主角中間其實有幾次做得、說得滿過火的。包括但不限於讓爸媽被爺爺公開打的雞飛狗跳、把雞飛狗跳的錄影全國放送之類的,而其中我覺得,相對於因為一起上節目而呈現和解跡象的父親,主角對母親的攻擊可謂殺人誅心:
「泥水匠的女兒,上不得檯面/進不得白家的門」
這句話,我覺得才是這篇文的主題,所有劇情的根源。
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當然更讓兩老不開心,尤其是接下來公司經營遭遇波折,夫妻兩人專心拯救公司,把小孩(主角)丟給兩老養,想必更讓兩老不滿。
而,為什麼溫女士不在家帶孩子?
當然是為了在兩老面前證明自己「不只是個『泥水匠的女兒』」啊。
於是這就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想要證明自己就不能好好帶孩子,不好好帶孩子就被當成能力不足的「泥水匠的女兒」。
所以對他們來說,總歸就是一句話:「泥水匠的女兒」——個人能力不足,家庭資源薄弱。
對他們來說是很客觀的一句話,也是很不婉轉、很傷人的一句話,更是很PUA的一句話。
這就像是在對溫女士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頓,都是因為你的能力不夠,如果你的能力夠了,怎麼會有這些麻煩呢?
這導致了溫女士不斷地追求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就,對他來說,養好一個孩子並不是他的成就來源,因為「泥水匠的女兒」被嘲諷的絕不是生育能力,而是工作與權貴間應對進退的能力。
主角讓溫女士無法專心工作、展現能力。
主角是有著雄厚家世的首富之子。
主角是溫女士生下的一塊肉,同時也是壓迫溫女士的階級敵人。
本質上,溫女士雖然嫁入豪門,但她卻是仇富的代表,與她交好的一個個都是仇富者,一邊暗槓寄宿費一邊PUA主角,把主角當作自己孩子的奴隸從而得到優越感的高中老師;出身中產階級卻好高騖遠,看著首富之子碰壁就覺得自己能夠操弄權貴人生好棒棒的經紀人。
溫女士的同溫層一邊討好她、讓她感受到自己成為人上人的優越感,一邊也在加固溫女士對於天生豪門者(他兒子)的厭惡,從而造就了主角一生無法獲得雙親的愛。
相對於各種小可憐類型的角色的身世設定,本文主角並沒有那麼清白無辜。可能上輩子是,但這輩子,從主角對親生母親說出「泥水匠的女兒」來諷刺她沒有教養的時刻,可以嗅出在主角幼年被白家兩老撫養時肯定沒少被耳濡目染母親有多麼上不得檯面的這件事。
主角是因為被寄宿家庭PUA而變成怯懦又討好的人格,但他在重生之後對母親的直接攻擊就是諷刺其出身,恐怕更代表了他在內心是認同兩老這個觀念的。
自己為何淪落到明明是首富的孩子卻過得窮困潦倒?
那都是因為母親只是「泥水匠的女兒」,能力不足以照顧他、不夠明察秋毫的緣故。
明明一樣漠視,但主角卻更為怨恨母親,最後最慘的報復也是針對母親:把她驅逐出豪門行列、逼她與仇富同溫層捆綁在一起生活,讓他永遠處於「泥水匠的女兒」的階級。
父母為何非得愛孩子?
誠然,孩子是被出生,無法決定自己是否存在,因此需要他人的包容與照顧,那麼,被大環境影響而需要生下孩子的家長就不用被人包容愛護嗎?
在這個大家都覺得年齡到了就該成婚生子的既定觀念中,身為女性的溫女士順應了潮流生下了孩子,卻因此要被剝奪證明自己的機會,這難道就是正確的嗎?
泥水匠的女兒也不是溫女士能夠自己決定的啊。
為了擺脫這個身份,溫女士所作的掙扎難道都是錯的嗎?
倘若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拚力爭取,為何孩子孩子可以無度需索父母的愛?希望孩子先付出,然後父母再給予愛,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