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柒@現生忙碌極低浮
[電子書] 子彈思考整理術 Ryder Carroll

利用子彈筆記法,專注於最重要的任務。
讀嘛讀嘛
十柒@現生忙碌極低浮
https://images.plurk.com/25Z0OMGYNbccfommFPWv4B.png
十柒@現生忙碌極低浮
[心得]
一開始接觸到子彈筆記,是在YT上看到手帳分享影片,畫的有夠漂亮,自己操作卻覺得很花時間,斷斷續續的紀錄,但每次不到兩個月就放棄了 接著又嘗試了很多數位管理:任務清單app、Notion、ClickUp等等,但每一種都有小缺點,沒辦法完美適應,最後都無法持續使用
後來還是想再嘗試子彈筆記 畢竟格式相對自由。不過看了創始人寫的書,才發現社群上一堆分享者的思考方式,根本和他提倡不一樣,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馳
十柒@現生忙碌極低浮
作者非常強調「精簡」,其中也有提到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的概念,強調應該去蕪存菁,有限的精力只要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就好。
所以他整套系統其實非常簡單:
列點符號的筆畫都超少,而且數量不多。
紀錄內容都很簡短,大部分只有列點,口語贅字都不寫。
只保留有用的群組,其他純粹紀錄(對他來說沒意義)的部分都不留
其中還看到這段:
"記錄我今年看過的電視節目,會創造任何實質價值嗎?
不會。我可以把時間留給其他更有意義的事。"
超好笑,不知道是不是在偷臭
十柒@現生忙碌極低浮
還有關於「>」符號,很多人理解的意思似乎跟作者本意不同。大部分人將今天沒完成的任務加上「>」,然後移到隔天再抄一次,但作者並不是這樣做,沒完成的任務他就保持「.」不動,後來完成才「×」。
「>」會用在:➊未來誌移到月誌 ➋這個月沒做完移到下月的情況。作者習慣每月回顧一次,在月底時再重新檢視所有任務,需要搬移再移至下個月。
不過這也沒有絕對的對錯,畢竟作者也說每個人都能設計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我覺得作者的方式還不錯,就不用每天重抄一次任務,但我覺得每週搬移會更好,可以減少翻來翻去檢查的麻煩。
十柒@現生忙碌極低浮
看完書後就知道,為什麼以前我總是放棄:因為我不是能在紀錄中獲得滿足的人。重看過去的紀錄對我意義不大,我其實很難重溫當時的心情,大多內心沒什麼波瀾(就算有其實也不強烈),重看後再哭一次這種事根本沒發生過 所以比起寫的洋洋灑灑一大堆,還不如列點紀錄就好,反正我的腦袋也只記得住hashtag跟結論
再加上比起紀錄,我更喜歡有實際結果,看到所有事情井井有條、所有任務都完成的爽感,才會讓我更有動力。清單全部完成超快樂
而且太繁複我會開始不耐煩,覺得很浪費時間。之後實際操作要記得作者精簡的概念,減少精力浪費才能持續更久。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