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光🌕Secretbox
@secretbox06
Sat, Dec 30, 2023 1:25 PM
Sat, Dec 30, 2023 1:25 PM
5
拿回自主權
最近正在試著練習「不要被物品綁架」,我們決定吃什麼、怎麼吃;用什麼、做什麼前,都應該先聽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腦中對那樣物品的規則或認知。
例如:食物並不是打開了、煮好了就一定要吃完,應該感覺看看自己飽了沒?飽了就不要硬吃。冰箱裡的剩菜雖然可惜,但如果吃了對身體不好就丟了吧。
我們做事情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如果因為堅持規則堅持到害了自己就不好了。
願光🌕Secretbox
@secretbox06
Sun, Dec 31, 2023 2:20 AM
其實我們常常在生活中「懲罰自己」。
例如:「我買了這個東西就一定要吃完,
如果我吃不完就不應該煮那麼多,所以『煮太多』是我的錯
,為了不要浪費食物,我應該全部吃完、或留下一餐再吃。」
願光🌕Secretbox
@secretbox06
Sun, Dec 31, 2023 2:20 AM
但有些事其實並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就隨著當下的狀態和感覺去變化就好,沒必要懲罰自己。
願光🌕Secretbox
@secretbox06
Sun, Dec 31, 2023 2:27 AM
Sun, Dec 31, 2023 2:27 AM
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會有這些規則出現呢?
我覺得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對過去某些事件的經歷」所做出的反應。
例如我的狀況是:因為看到別人常常因為不懂得規劃而讓生活產生困擾,所以我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出現在自己身上,就產生了許多相對應的規則。
如果我也出現同樣的錯誤,就會更加自責而產生「我必須對這個錯誤負責任」的懲罰思想。
載入新的回覆
最近正在試著練習「不要被物品綁架」,我們決定吃什麼、怎麼吃;用什麼、做什麼前,都應該先聽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腦中對那樣物品的規則或認知。
例如:食物並不是打開了、煮好了就一定要吃完,應該感覺看看自己飽了沒?飽了就不要硬吃。冰箱裡的剩菜雖然可惜,但如果吃了對身體不好就丟了吧。
我們做事情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如果因為堅持規則堅持到害了自己就不好了。
例如:「我買了這個東西就一定要吃完,如果我吃不完就不應該煮那麼多,所以『煮太多』是我的錯,為了不要浪費食物,我應該全部吃完、或留下一餐再吃。」
我覺得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對過去某些事件的經歷」所做出的反應。
例如我的狀況是:因為看到別人常常因為不懂得規劃而讓生活產生困擾,所以我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出現在自己身上,就產生了許多相對應的規則。
如果我也出現同樣的錯誤,就會更加自責而產生「我必須對這個錯誤負責任」的懲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