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社會的經濟基礎(生產方式和階級關係)決定上層建築(文化、制度、政治權力結構等)。 根據這個觀點,你的階級地位:你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還是資產階級(資本所有者階級)--是你的身分和意識(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的主要決定因素。 馬克思認為,工人或資本家的認同從根本上影響你的興趣、觀點,甚至你的自我意識。
西蒙·波娃(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通常被視為激進女權主義的先驅,儘管她並不是激進女權運動的正式成員。 她的作品,尤其是《第二性》(1949 年),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後來影響了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中的激進女權主義者。 以下是她的思想與激進女權主義的關係:
「審視身為 "他者(Other) "的女性: 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有一句名言:"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是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這種認為性別(gender)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種社會建構的觀點成為了包括激進女權主義在內的女權主義理論的基礎。 她的作品探討了歷史上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淪為 "他者(Other)"。
「這是他前不久做的一個方便的圖表,展示了跨性別意識形態/酷兒理論如何與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和反種族主義完全是同一種東西。
我在上面塗鴉了幾筆,因為它們其實不完全是同一種東西。」
/
Right Side of History
「哦,天哪,這會是一個很長的話題。
我將逐點分析這種分析是如何不誠實的。
一個線程🧵」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筆戰串筆記,起頭應該是:Dr. Jane vs James Lindsay的筆戰推文,不過那邊的討論沒跟上所以先存Right Side of History這串:
唯物分析:
在階級分析中,唯物主義主要是指歷史唯物主義,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理論,注重物質條件對社會的主要影響。
根據這種觀點:
- 經濟因素是基礎: 唯物分析法認為經濟因素: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是社會的基礎。 它認為社會的物質條件,如商品的生產方式和勞動的組織方式,決定了社會關係、文化、法律、政治和意識形態。
- 根據與生產的關係定義階級: 階級是根據其與生產資料的關係來定義的。 例如,資產階級擁有生產資料,無產階級向資產階級出賣勞動力。
- 透過物質衝突實現變革: 社會變革是由物質條件引起的衝突所推動的,例如不同階級之間對生產資料控制權的競爭。
2/
理想主義認為,思想、或者意識是現實的主要實質內容,因此也是社會結構背後的驅動力。 在理想主義階級分析:
- 思想和意識處於最前沿: 重點是作為社會生活基礎的思想、信仰和文化習俗。 這種方法可能會研究主導的意識形態如何為統治階級的權力辯護,以及觀念的改變如何導致社會變革。
- 階級可視為一種文化或意識形態建構: 階級不僅可以透過經濟關係來理解,還可以透過共同的觀念或身份來理解。
- 透過觀念轉變以實現變革: 社會變革是透過思想、意識和文化習俗的變化而不是物質衝突發生的。
3/
與唯物主義分析保持一致:
激進女性主義者在關注維持性別不平等的有形現實條件時,通常會採用唯物主義分析法。 她們可能會分析在父權社會中女性的身體是如何被控製或商品化的,女性的勞動(包括有償勞動和無償勞動)是如何被剝削的,以及經濟結構是如何使女性處於不成比例的不利地位的。 這種觀點承認物質條件:如經濟依賴和生育勞動--是婦女受壓迫的基礎。
同時,激進女性主義可以透過強調思想、信仰和文化習俗在延續性別不平等中的作用、將理想主義觀點融入其中。 例如,激進女性主義者挑戰定義和限制性別角色的意識形態和社會規範,批判媒體對女性的描繪,面對維持性別偏見的語言。
她們斷言,社會態度和意識的改變對於瓦解父權結構至關重要。
激進女權主義者去區分了性和性別(sex and gender)。
4/
激進女權主義的獨特之處:
激進女性主義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關注父權制這一權力體系,它不僅壓迫婦女,也與資本主義、種族主義和異性戀等其他壓迫體系相互關聯。 激進女權主義者通常認為,這些制度無法改革,必須徹底推翻才能實現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
5/
- 馬克思因其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的發展而聞名,該理論認為,由於對有限資源的競爭,社會長期處於衝突狀態。 他關注階級之間的鬥爭,尤其是資產階級(資本家)和無產階級(工人)之間的鬥爭。 這個理論在有關階級、不平等和社會衝突的社會學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 馬克思的著作為後來的社會學家奠定了基礎。 馬克斯-韋伯和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等人雖然經常批評馬克思的觀點或與馬克思的觀點相左,但仍參與了馬克思思想的研究,這顯示了馬克思對這一領域的重大影響。
6/
- 這個論點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混淆了資本主義制度中的資本使用權和所有權以及資本的性質。 以下是馬克思理論的澄清:
- 所有權(Ownership),而不僅僅是使用權: 在馬克思看來,成為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的一員)並不僅僅是獲得資本,而是擁有生產資料。 資產階級的特徵是擁有財產以及生產商品和服務的手段,這使他們能夠透過剝削勞動力產生剩餘價值。
- 特殊類型的財產: 聲明中提到的 "特殊類型的財產(special kind of property) "指的是馬克思定義的生產資本這一概念,生產資本用於生產商品和服務的過程,有別於個人財產或消費者財產。 這種財產是產生經濟價值的基礎,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核心。
7/
- 在馬克思的理論中,"財產(property) "通常指物質資產,特別是生產資料(the means of production)。 這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關鍵區別,資產階級擁有、控制並延續生產資料,而無產階級則沒有,因此必須向資產階級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 在衝突理論的大背景下,"財產 "也可以指不同群體爭奪的物質財富或資源,這是衝突和不平等的根源。
- 批判理論雖然也承認物質財產的重要性,但常常將此概念擴展到更抽象形式的 "財產(property)",如權利、特權或對文化和知識資源的權力。
8/
- 是的,馬克思所理解的資本主義確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你要不是故意含糊其辭,就是對馬克思極度不熟悉。
1. 意識形態是經濟基礎的反映( Ideology as a Reflection of Economic Base)
基礎和上層建築(Base and Superstructure):
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或生產資料與生產關係)從根本上塑造了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包括文化、法律制度、政治和意識形態。
扭曲現實/現實的扭曲(Distortion of Reality): 馬克思認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這裡指資本主義)往往導致工人階級產生 "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 這種虛假意識是指真實的生存條件被掩蓋,使資本主義固有的剝削和不平等顯得自然或不可避免。
不平等的合法化(Legitimization of Inequality): 因此,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有助於將現有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合法化,使其看起來 "正常(normal) "或 "公正(just)"。
混淆關係(Obfuscating Relationships): 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面向是 "商品拜物教"。 這個概念是指商品(貨物和服務)不是被視為社會關係(例如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關係)的產物,而是被視為具有內在價值。
拉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Distancing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在資本主義中,勞動的社會性被市場所掩蓋。 人們看到了商品的價值,但卻疏遠了商品的生產過程和勞動。
必然性與革命: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是必然的歷史階段,最終會導致自身的衰退。 他認為資本主義內部的矛盾,如對勞動力的剝削,將導致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體制。
共產主義的基礎: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為共產主義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如工人階級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無產階級將控制生產資料。
維持現狀: 馬克思認為,統治階級利用意識形態作為維持控制的工具。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媒體、教育和宗教等機構宣傳資本主義理想,鞏固現狀,壓制革命思想。
9/
1. 我們生活在一個自由市場(FREE MARKET)的經濟體系中。
-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論自由市場體系:
- 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 斯密的自由市場概念圍繞著 "看不見的手 "這一理念展開,即在自由市場中,個人的自身利益會給所有人帶來經濟利益。 他認為,當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時,會不經意地促進社會的經濟福祉。
- 競爭與效率: 斯密強調競爭在自由市場中的作用,認為競爭會帶來更高的效率與創新。 他認為,競爭促使企業改善產品和服務,降低成本。
- 創造財富: 對斯密而言,自由市場是創造財富和提高生活水準的機制。 他認為貿易和市場交換是一種正和遊戲,各方都能從中受益。
10/
- 你所指的 "它(it) "是什麼? 如果這個 "它 "是馬克思主義,那你就錯了,它是關於你獲得 "財產 "的途徑如何影響你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以及這如何使經濟再生產永久化。
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社會的經濟基礎(生產方式和階級關係)決定上層建築(文化、制度、政治權力結構等)。 根據這個觀點,你的階級地位:你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還是資產階級(資本所有者階級)--是你的身分和意識(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的主要決定因素。 馬克思認為,工人或資本家的認同從根本上影響你的興趣、觀點,甚至你的自我意識。
衝突理論家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認為各種社會結構造成並延續了不平等。 你在這些基於階級、種族、性別和性取向的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人生經歷和機會。 當這些結構性的不平等受到尋求權力和資源重新分配的群體的挑戰時,衝突就產生了。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批判理論家,尤其是法蘭克福學派(理想主義者)的理論家,會強調文化和意識形態在塑造身分和意識方面的作用。 他們同意社會結構是決定性的,但也會關注這些結構如何透過媒體、教育和宗教等文化機構得以延續。 根據批判理論,你在社會階級中的地位不僅決定了你的物質條件,也決定了你的思想、性格甚至慾望,因為這些都受到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
11/
種族和階級分析(Race and Class Analysis):
在傳統的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中,種族並不是社會劃分的主軸;相反,重點在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 然而,當代馬克思主義者和社會主義理論家擴大了分析範圍,承認種族對階級經驗有重大影響。 種族群體被視為更廣泛階級類別中的子群體,種族壓迫被理解為資本主義階級用來分化工人和阻止階級團結的工具。 這有時被稱為種族資本主義理論,該理論認為資本主義本質上是種族化的,種族和階級是相互依存的壓迫體系。
在衝突理論中,種族通常被視為社會分裂和分層的根源。 種族類別被理解為歷史上為建立和維護權力動態而創造和維持的社會建構。 衝突觀點強調社會衝突如何產生於種族群體之間對權力和資源的競爭。 例如,歧視、種族不平等和系統性種族主義被視為主導的種族群體維持相對於少數群體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優勢的機制。
批判理論傾向於關注意識形態和文化如何複製種族不平等。 種族(Race)被理解為一種社會建構,深植於社會的權力關係和文化理解。 批判理論家研究社會規範、媒體表現形式和語言如何強化種族等級制度並影響個人意識。 這個框架也探討了種族與其他認同的交叉性,如階級、性別(gender)和性(sexuality)。
12/
13/
西蒙·波娃(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通常被視為激進女權主義的先驅,儘管她並不是激進女權運動的正式成員。 她的作品,尤其是《第二性》(1949 年),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後來影響了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中的激進女權主義者。 以下是她的思想與激進女權主義的關係: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Existentialist Feminism): 西蒙·波娃的存在主義強調個人自由和責任,影響了她的女權主義思想。 她主張女性自主,需要擺脫社會的期望和束縛,這個主題與激進女權主義者產生了強烈共鳴。
對後來女權主義者的影響: 西蒙波娃的作品對她之後的許多女權主義者(包括激進女權運動者)產生了重大影響。 她的思想為性別建構主義的概念化、對父權制的批判以及對解放的倡導奠定了基礎,所有這些都是激進女性主義所接受和擴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4/
對現有社會結構的批判: 激進女權主義的產生源自於人們日益認識到,實現與男性在法律上的平等(第一波浪潮的主要焦點)不足以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true gender equality)。 激進女性主義者認為,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和心理力量也是婦女受壓迫的原因。
對自由女權主義(Liberal Feminism)的回應: 第二波的自由女性主義者試圖將女性融入現有的社會結構(如工作場所和政治領域),而激進女性主義者則質疑這些結構的基礎。 她們認為,僅僅將女性納入固有的壓迫性體制中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個人即政治(Personal is Political): 激進女權主義流行 "個人即政治 "的說法,強調許多個人經驗(如家庭暴力、生育權和性解放)都具有深刻的政治性,植根於系統性的性別不平等。
15/
重點: 第三波女性主義興起於 1990 年代,它以第二波女性主義為基礎,但也對第二波女性主義的某些限制做出了反應。 它強調婦女的個人經驗和這些經驗的多樣性。
方法: 第三波女性主義的特徵是崇尚個性(individuality)、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和包容性(inclusivity)。 它挑戰了普遍女性經驗的概念,承認種族、階級、性(sexuality)和民族等因素與性別(gender)的複雜性交織。
激進女權主義與第三波女性主義之間的關係:
延續與反動: 第三波女性主義既可視為激進女性主義的延續,也可視為對激進女性主義的反動。 它與激進女性主義的目標一致,即挑戰父權制和傳統的性別角色,同時也批評第二波(激進女性主義是其中的一部分)缺乏包容性,只關注狹隘的經驗和問題。
包容性(Inclusivity): 第三波女性主義尋求更多包容非白人、非中產階級和非異性戀婦女的經歷,將女性主義議程擴展到激進女權主義關注的領域之外。
16/
交叉性產生於 20 世紀末的第三波女性主義浪潮。 第三次浪潮始於 1990 年代,它建立在前幾次浪潮的基礎上,強調女性的個人經歷,挑戰女性特質的定義,並呼籲開展更具包容性的女權運動。
第一波女性主義浪潮發生在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主要集中在法律議題上,主要是確保婦女的選舉權。 第二波從 20 世紀 60 年代到 80 年代,將討論範圍擴大到更廣泛的問題:性、家庭、工作場所、生育權、事實上的不平等以及正式的法律不平等。
17/
18/
上色字『無權要求任何婦女都在家中撫養子女。』
「哦,還有最後一件事:
哈哈
不知何故,這應該證明馬克思/唯物主義階級分析對酷兒理論絕對沒有影響......酷兒理論在當代形式中融合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各個方面......並且從根本上 以社會再生產理論為前提......而社會再生產理論是從馬克思的經濟再生產理論演變而來的。
哦,這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交叉性理論也是酷兒理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本質上意味著階級(生產資料--即唯物主義)被捲入並折疊在酷兒理論分析中?
是的,好吧,大笑
【當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指責你不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要你多讀點理論時,你就可以拿出你的那本《Le Deusieme Sexe
第二性》,悄悄地說:"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是女人,而是成為女人的"。】
Herbert MarcUSA「他們以為我們沒有注意到波娃的 "成為(becoming) "中隱含的 "存在/虛無(being/nothing) "辯證法。
笑死我了」
--拉線。
///Right Side of History最後以這張迷因圖總結… 和預期的一樣…順藤摸瓜看果然是西蒙波娃的鍋
「酷兒理論/性別意識形態。 它具有宗教的所有社會學特徵。 而且,就像伊斯蘭教一樣,它要求他人遵循其教義並參與其儀式。 根據這種宗教,為死者命名是褻瀆神明的行為。 這相當於在漫畫中描繪穆罕默德。 這些規則是宗教意識形態的特徵。
也許,酷兒教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的神權野心,以及成功地將自己嵌入體制結構中。 在我的國家美國,我們的政府機構和公司實際上會對不遵守性別意識形態經文規定的人進行懲戒。 你必須錯用性別,禁止使用 "死名(dead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