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看到人說希望出版社編輯也可以用社群私人帳號幫作者的書進行宣傳、行銷,好奇以讀者的身份來看,大家覺得這樣會比較方便嗎?

我算是就算對故事有興趣,最多也只會追作者或出版社帳號的人,所以覺得編劇不用特別做也沒關係
覺得編輯有需要用私人帳號幫作者宣傳書嗎?
mars480
?覺得要求連私人帳號都宣傳太超過了
garlic8287
要是自己想推就去做,但別想逼我為工作開放私帳
papaya7708
我覺得編輯以「個人」名義推薦,那就「不是必須」但「可以」隨編輯的意願去做
lark1969
私人帳號都不私人了
honey2798
那公司開放自己的智財給編輯私下使用嗎,沒有道理編輯的私人帳號要單方面無償給公司用吧
venus8191
覺得提出這想法的人很老闆ㄟ
就像公司粉專要求全體員工用自己帳號點讚一樣
cow7457
看到這噗安心了,原噗看得很傻眼
owl9484
為什麼要?讀者又不認識編輯
pisces5363
不是私人,而是經營身份吧。那個噗是指日本有很多有名的漫畫編輯和出版社編輯,後來他們也出很多書或是會上節目,那已經是經營自己的品牌了,那和你理解的層次差很多
ಠ_ಠ
pisces5363: 主要我個人理解成比起探討編輯經營身份的必要性,更像是在說為什麼在台灣,都是作者在社群上經營、面對讀者群,但編輯卻幾乎在網路上找不到

從我自己當讀者的角度來看,編輯願意用私帳去行銷/經營身份很好,但好像不見得比較方便/有需要(這樣說會比較好嗎?
cow7457
pisces5363: 經營身份可以理解,台灣其實也有不少編輯有經營自己的社群,分享出版業的知識或閒聊日常和議題,甚至出書的

可是原噗有提到上述這種台灣編輯的經營模式沒有要面對讀者的意思,還提到都是作者在寫文案打廣告,編輯都隱身起來、日本編輯的社群會給予漫畫家志望者非常實用的建言

讓我很納悶,都想要編輯的社群能夠幫忙宣傳和給予建議了,原噗究竟是認為這樣更能吸引讀者呢?還是認為編輯社群應該更替作者著想呢?
human8991
覺得那噗噗主對編輯要求太多,要行銷應該另外找人去行銷就好了。
而且比起編輯,更需要被讀者記住名字的是作者吧?
lark1969
剛剛好像看到所謂的原噗 但其實我覺得他貼出來的很多都算是工作用帳號耶……
parrot9143
身為一位讀者,以漫畫編輯來說(那噗的舉例大部分偏向漫畫),日本的漫畫已經是個在世界上非常知名、很成熟的市場,所以日本的漫畫編輯說出來的東西才有份量,相較之下台灣漫畫的普及率和知名度..........嗯,不是台灣漫畫不好,只是如果沒什麼實績的話,台灣編輯出來說什麼也沒辦法得到日本編輯那樣的效果吧
lark1969
而且說真的以前也沒有商業作者要自己經營sns的文化(圖文作家比較多)
編輯帳號其實也是有點在幫那些不太經營的作者在經營
owl9484
編輯歸編輯,行銷歸行銷吧
moose3456
覺得有點要求太多了,

編輯要經營自己品牌是他本身想要經營,必須的話已經算工作範疇了
gin9078
編輯經營自媒體的其實好像也不算少?但是要不要用那個身份來打書,是編輯的自由吧?
caviar6022
台灣出版社已經好血汗了
放過彼此吧QQ
如果真的很想聽到編輯的回饋
我自己是想到公司內的行銷可以開個專欄 輪流跟編輯們交流 (但前提公司有專門的行銷人員)
crane8417
如果我是編輯看到這種發言會不想跟他合作⋯⋯
mule9997
原噗主自己噗裡回覆的話就跟他上面講一大串自相矛盾欸
不同業務不同領域的工作內容憑什麼這樣要求他人但自己卻說沒辦法⋯⋯奇怪餒⋯⋯
bun1637
真的喜歡可以。
但最好工作與生活分開,不然對身心平衡不好
honey747
如果我是編輯看到這種發言會不想跟他合作+1
mouse6043
我平常會買書
為什麼要私人帳號幫忙宣傳
bagel8229
如果我是編輯看到這種發言會不想跟他合作+1
cat747
可憐ㄉ編輯們才多少薪水
ಠ_ಠ
還有一個我自己好奇的點是:編輯用自己經營的帳號推書跟用出版社的官帳推書,編輯私推的效果真的會比較好嗎?

除非那個編輯真的超會經營,不然一般私帳的追蹤數應該比不過出版社或作者本人,那就有觸擊率的問題。再加上如果被視為行銷手段了,編輯的發文真的不會被審稿嗎?要審稿應該就跟官帳/出版社帳號一樣了,那還是私推/客觀嗎?(感覺變得有點繞
ಠ_ಠ
如果想追求專業意見又想要私推、觸擊率,那請關係好的作者前輩或書評家幫忙寫推薦效果應該會更好?畢竟讀者應該會更容易知道這些名字

像我買翻譯小說的參考都很膚淺,除了大綱介紹一定會看外,都是直接看推薦序有沒有我認識的報社掛名無知如我只認識衛報跟時代、知道的作者跟評語內容如果只寫本世紀最傑出XX小說,那我還會遲疑一下

然後可能再看看這書有沒有得過什麼賞、作者的國籍(如果我沒讀過作家國籍出產的文學,那會增加我想買這本書的慾望)
cow7457
編輯推薦要有效,首先那個編輯是要有實績的,讀者才會因為他的推薦或對他經手過的作品有興趣
原噗拿已經有實績的編輯社群去反推台灣的編輯們應該要這麼做,有點倒果為因了
ಠ_ಠ
cow7457:對,他有點倒果為因。要達成他想要的效果,首先還是要編輯先作好本位工作才可能達成,不然對讀者來說那只是一個不認識的名字而已
ಠ_ಠ
先不提勞權衍生的問題、台日編輯環境差異,他提出的做法(用私帳宣傳)如果要實施,除了效果可能不會太好外,可能還有一個潛在的問題需要釐清:帳號的公關風險該由誰承擔

當一個人很清楚揭露自己就是XX出版社的編輯,然後在上面發工作相關的資訊時,不管怎樣那個帳號都會變得有點官方性質。這應該算是一個前提。

如果那不是由官方經營,所有的發言都是由私人自己來進行,若是有天不小心沒有對應好,在這個易燃、傳播速度又極快的網路時代,很容易就會被炎上。

日本的那些編輯帳號應該就是專門工作用的,經營社群有很高的可能是出版社分派的工作,責任歸屬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容易討論、究責?但純私人帳號在討論上可能會變得很複雜?

當然這部分也可能是我擔心太多
garlic8287
另外也要考慮出版社本身是否樂見員工經營這樣的帳號。
如果該員工離職,是否會引發後續問題?
像我當初離職時,還交出了與作者聯絡用的微信帳號,因為他們很怕編輯與作者私聯,進而帶走作者。(我以前待過的出版社中,就有編輯帶著作者獨立出來開設的,反之也有)
ಠ_ಠ
garlic8287: 的確,如果編輯認識太多公司旗下的重要作家,那麼公司在立場上會變得很微妙,尤其涉及到懲處的時候

應該很多人都看過《穿著Parada的惡魔》,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橋段就是因為主編認識旗下太多的設計師,導致公司政策在執行時必須要考慮這方面的政治因素,不然主編可能就帶一票跑了
apple4752
路過,我之前待的出版社會要求編輯正職要這麼做
只想說黑心公司不給加班費還挑學歷還只開兩萬八還情勒羞辱年輕大學畢業新鮮人,滾啦(非當事人,只是旁觀)
guava971
台灣的話編輯大多是會希望作者自己經營社群有人氣,有基礎粉絲會是最好的,不是只有圖文作者會需要經營社群,但這點是因為台灣創作環境造成的
反過來編輯要不要另外經營公開社群,不做的可能因素並不會只是因為編輯「不想做」,然後說實話和日本相較之下台灣漫畫編輯真的能明確給予作者實際建議的並不多(個人經驗)……反倒是不太希望編輯給予建言誤人子弟
frog1025
台灣是很習慣要求作者除了交稿還要經營社群與讀者互動,之前甚至聽說某本書的特裝內容是作者簽名版,編輯要作者設計特簽,但特裝版因書價提高增加的稿費不給作者,說要拿去付簽名板的成本
lizard9714
編輯個人宣傳非必要,如果喜歡想宣傳就自由
但台灣很多出版社現況是,連基本廣告都沒有,很多好書都是絕版後某天被發現,有時候還是被國外讀者搶光,有些編輯還會發文嗆說台灣讀者就是不消費,也不想想自己出版社連宣傳都沒有
sheep9184
我最近在看《天才的思考》,鈴木敏夫是吉卜力的製作人,早期同時也任職的雜誌《Animage》編輯後來升到總編,在看書的時候我就深深覺得日本文化出版業的編輯/製作人是一個定位很不同的角色呢,然後看到這噗也發現了中間的問題,台灣資方對編輯的定位其實只是一個便宜的打雜行政角色,因為入門門檻低誰都能做,所以基本上就是免洗勞工。

這時如果同時有在台日出版過作品的創作者,應該就會像原原PO一樣感受到台日編輯的差異,但只要資方沒有像日本出版企業一樣願意給予編輯足夠的資源和地位,那基本上把台灣編輯當作一個「窗口」作用的NPC,會比較不會失望(?
human6044
同意sheep9184
在日本作內容產業跟出版相關工作會感受到他們的編輯基本上就是producer,是有權限也被允許做很多事情的,對工作的使命感跟態度也不一樣。
但台灣應該也有很多這樣熱情的人呀XD 但這樣的人在台灣可能會脫離出版社自己單幹比較多。最近日本的趨勢更多的是讓編輯自己擁有更多影響力的話能做的事情也越多,如果在台灣有人想這樣發展的話也是不錯的參考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