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07 PM
Mon, Oct 23, 2023 6:28 PM
10
展覽之
〈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
每次看畫家使用顏料都覺得好神奇,何德來的顏料使用神奇的點在於觀者似乎能夠感受到當下畫者的情緒和參透,彷彿毛玻璃帶著穿透、赤裸澄淨又有點距離。每次看完回家整理想法都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好矯情,筆記上明明都是寫好好看、濃密、顏色好讚,但開始整理回想又是另一回事,好好笑。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08 PM
最白話的總結是:好好看的綠色、好好看的紅色,天喔都好好看,這春夏秋冬好舒服,這冬天的雪日常但又好寂寥。他的日月星把我帶回小時候仰望無光害的星空,眼睛無法離開夜晚深色濃淺不一的星空。何的自畫像放了三四幅,他的意氣風發從一而終,那股自信和奔放宛如一股風輕輕吹拂在每個觀者臉上,如此舒服。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09 PM
一進展間看到左邊的《聖女》,覺得非常有趣,聖女都是東方臉孔,一旁的邱比特還是金髮小童。而後幾幅友人畫像,何將每個人的眼神流動勾勒的活靈活現,顏色使用濃厚,線條勾勒重點性強但又不給人厚重感,看得出他在人物畫像上有一定的自信及自在感,使得他的畫作也充滿光彩,連同他自己的自畫像也是呢。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10 PM
1934年的《暮色》在我腦海中留下一抹美景,前中遠景的架構搭配顏色堆疊,營造出一種人在景中,景在心中的美好。1933年的《夏天風景》巧妙在於他將新竹知名特產「大風」用線條色彩將那股大風吹出紙外。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11 PM
1936年的《流逝的歲月》。看似單純的寫實畫,只要觀者退兩步看著話彷彿就在畫中門外窺入招待室裡的流金歲月。如此自在又運籌帷幄的使用線條,直線與色彩簡潔明瞭,內斂卻閃閃耀動著。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11 PM
1951年的《夕陽鐘聲》之於何或許是整個宇宙給予他的教誨,在我的解讀卻帶著一絲沉重。夕陽西下,時鐘大響,一日又去的告訴著眾人生命起落對於宇宙只是剎那。碩大的太陽照映在敲鐘者身上,人類在圖畫中站著一定的比例卻仍是渺小,一股哀傷不禁從夕陽鐘聲中流瀉而出。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16 PM
Mon, Oct 23, 2023 6:17 PM
1955年的《春雷》讓我想到1970年李翰祥導演的《樂》,那是一人一鬼的漁村短片故事,看得令人心情愉悅。《春雷》風雨交加,閃電驚人,卻顏色清爽,或許如此才讓我想到《樂》吧?
1951年的《死的邀約》與何的短歌相襯著,看著看著突然覺得死亡也是件很美的事。短歌「死之谷看似淡桃色,邀約我則是銀白影子」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18 PM
Mon, Oct 23, 2023 6:27 PM
1973年,何妻秀子病逝,住院期間的記錄著病房外的四季景象(御茶水)。從《那一夜》的驚天地泣鬼神,窗外的壞天氣同時撕裂了何的心,那股震驚也落在觀者心上。御茶水的四季紀錄,個人最喜歡的或許是繪出冬天景象的《病窗外的積雪》。氣溫隨著雪穩穩落下,心上的紛紛擾擾似乎也被這層白雪撫平而安穩下來。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20 PM
1962年的《紅牛玩偶》,整幅畫近九成五都是紅色,充滿童趣,十分可愛。展間展出兩幅不同時期畫的柿子,也看出何畫法的演進,早期的柿子充滿生氣張狂,而後的柿子充滿潤澤平和,心境上似乎成熟不少。
何德來的綠色使用在每幅畫裡賦予的生命力都很驚人呢。無論是《庭之住人》的蟾蜍綠或是充滿露水的早朝草地,夏日的綠意及初春的盎然,似乎靠近畫就可以聞到夏天跟春天呢。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23 PM
日月星時期好像沒什麼好說的,充滿生命力的太陽,光是看著畫就覺得要瞎了。無論是日正當中還是夕陽西下,黃色在何的畫布上自成光譜,一時內斂一時外放,線條無限延伸讓人無法呼吸。或許是這幾年對於黑白作品特別喜愛,1963年的《明月》反而是日月星中最把我心帶向寧靜的一幅畫。何的黃色帶來的沉靜內斂將人照得無所遁形,夜晚明月小船,突然想來杯清酒跟著博雅晴明一起賞月,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24 PM
筆墨區看得自在奔放,好幾幅字畫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別喜歡《馬》(1954),也或許說有些字畫會讓我想起自己寫某些字也是很豪放的吧?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26 PM
Mon, Oct 23, 2023 6:27 PM
《笑面鬼》好愛,超犀利
強||
@karumichi
Mon, Oct 23, 2023 6:27 PM
Mon, Oct 23, 2023 6:27 PM
宇宙浩瀚,心之所向;斑斕奪目,曇花一現;字在自在。
ㄋㄧㄠˇ
@muddybird
Mon, Oct 23, 2023 9:41 PM
為什麼你可以寫這麼多
ㄋㄧㄠˇ
@muddybird
Mon, Oct 23, 2023 9:43 PM
是說如果你對當代藝術有興趣我可以把你加入一個臉書社團是北藝和台藝ㄉ老師學生會一直發圖介紹各種藝術家(我們也很需要非藝術家人士的加入不然藝術專業看藝術有時候真的很腐敗(蛤
強||
@karumichi
Tue, Oct 24, 2023 4:58 AM
ㄋㄧㄠˇ
: 這樣很多嗎?我其實還滿想嘗試每一幅畫都寫寫看,但我廢物,當然有些看了沒什麼感覺哈哈哈哈哈哈其實我還沒寫完但我太想睡覺就放棄了
好啊好啊可以加臉書社團,雖然我沒在用臉書了😂
載入新的回覆
每次看畫家使用顏料都覺得好神奇,何德來的顏料使用神奇的點在於觀者似乎能夠感受到當下畫者的情緒和參透,彷彿毛玻璃帶著穿透、赤裸澄淨又有點距離。每次看完回家整理想法都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好矯情,筆記上明明都是寫好好看、濃密、顏色好讚,但開始整理回想又是另一回事,好好笑。
1951年的《死的邀約》與何的短歌相襯著,看著看著突然覺得死亡也是件很美的事。短歌「死之谷看似淡桃色,邀約我則是銀白影子」
何德來的綠色使用在每幅畫裡賦予的生命力都很驚人呢。無論是《庭之住人》的蟾蜍綠或是充滿露水的早朝草地,夏日的綠意及初春的盎然,似乎靠近畫就可以聞到夏天跟春天呢。
為什麼你可以寫這麼多好啊好啊可以加臉書社團,雖然我沒在用臉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