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2:55 PM
Fri, Nov 3, 2023 9:43 AM
18
1
CLIPS
電繪水彩風的...也不算教學,總之是研究筆記
練習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2:57 PM
Mon, Oct 23, 2023 5:54 PM
先上結論
【speedpaint】照片臨摹 ◆ 写真模写3
最簡單也最省時間的作法基本上就是用一些有水彩感的筆刷,效果不夠就壓水彩紙素材去增添味道,如這邊這樣的感覺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2:59 PM
Mon, Oct 23, 2023 3:16 PM
右鍵打開可以看到大圖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02 PM
但如果覺得這樣還不夠!我就是想用畫的畫出效果!而且每次要用時就是找不到萬中選一的那張水彩素材!那麼就是接下來以下的筆記內容了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11 PM
準備的筆刷如圖所列,只要有類似感覺,自己用得順手的就可以了(所以就不明確列出是哪隻筆),帶一點紙紋基底的會比較好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18 PM
Mon, Oct 23, 2023 5:37 PM
增添顏色變化-1
在筆刷設定(右下板手圖案)那邊有一個「顏色變化」的選項,點入後可以看到A.筆刷前端的變化以及B.依筆畫隨機變化的選項
A.是在一筆之中會讓顏色依你的設定稍微加入一點不同的顏色進去,用在每隻筆的效果會有點不同(硬筆類會顯得有點迷幻)
這個數值可以適當的按個人喜好調一點,因為太高反而會顯得不自然、有點一段一段的,所以數值部分不需要太多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20 PM
輔助描繪色混合
這個是自動混合你選擇的另一個顏色,調合成一個新的色,圖中是紫+水藍,所以就是那兩個顏色去混合,如果你選擇是紅+藍,那就會是這兩個的混合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26 PM
Mon, Oct 23, 2023 1:27 PM
B.依筆畫隨機變化
跟A不同的地方,這是你每一筆畫下去,他都會依你調整的數值去微微浮動變化,所謂的每一筆的定義是『筆壓下去到你放開為止』
這個有點看個人的駕馭跟風格喜好,有時候容易變得顏色這一塊那一塊的,開心的話可以自由的試看看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42 PM
增添顏色變化-2
分別為
2-1 鎖住圖層透明度後改色
也就是畫好你要的顏色區域後,鎖定後修改,應該是大家都會用到的功能(?)
好處是他能保留本來你做的材質效果,透明度也不會改變,所以如果那邊顏色特別薄,之後改色也會維持...怎麼塗都不會變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44 PM
Mon, Oct 23, 2023 5:40 PM
2-2 複製一層同樣的圖層後,用色相修改局部擦除 / 調整整個圖層的透明度 OR 使用色調補償圖層換色之後局部擦除遮罩
因為是複製的圖層,所有細節都在,但是因為多了一層,所以透明度會被改變,跟2-1不一樣的地方是透明度
有時候因為初始顏色太薄了,所以後面怎麼樣換色都刷不出你要的結果,那就得換一下方式
如果使用的是色調補償圖層來換色,那就不一定要多複製一層,可以擦除遮罩部分來調整換色區域,主要還是看能不能達到效果來決定
(在畫非水彩風時要局部換色個人也很常用到)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51 PM
2-3 加開新的圖層(使用用下一圖層剪裁範圍OR圖層遮罩)使用圖層特效的「顏色/色相」來換色
也是看個人的喜好跟效果可以自由選擇
2-4
上色之後使用塗抹用的F、G去做銜接,這兩個顏色是分開在各自的圖層的,因為這樣方便修改結果跟調整,做好後再合併成一個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1:56 PM
Mon, Oct 23, 2023 5:41 PM
質感變化-1
乾燥水邊除了在A.筆刷右下板手點開>水彩邊界可以打開外,還有B.圖層屬性>邊界效果>水彩邊界可以開啟,基本上我只用A.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02 PM
Mon, Oct 23, 2023 5:42 PM
他們的差異一個是為筆刷的每一筆追加水彩邊緣
另一個則是為整個圖層上的東西,包上一個隨時可以調整粗細跟開關的水彩邊緣(也就是一個模擬水彩效果的筆畫功能...)
由於看起來一直都不是很真實+效果操控上不是我要跟喜歡的,所以始終都沒用這個功能
反倒是普通的筆畫效果挺好的,有時候懶得描線時很常用(欸)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10 PM
Mon, Oct 23, 2023 5:42 PM
使用上我會先打一層顏色底(範例是用E筆刷,但其他筆刷也完全可以),開另一個圖層去做乾燥水邊範圍,然後進行一些細部微調
比如說把水邊用橡皮局部擦除,或者局部換色等等,這些如果都在一個圖層做就會很麻煩,只要麻煩就一律分開處理,確定不改了才合併
另外圖層的順序也會影響效果,所以也可以利用順序來做一些質感的變化調整,因為D筆刷本身也是帶一些質感的,用有點質感的橡皮擦輕輕擦拭,就會變得很自然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12 PM
也就是分別是這樣跟這樣(?)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19 PM
Mon, Oct 23, 2023 3:49 PM
像E那樣有水彩邊緣的筆刷,每一筆判斷的方式也是『筆壓下去到放開為止』,我自己是不喜歡水邊滿滿感覺很斑剝東一塊西一塊的效果
用這個筆刷上色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原理,不要塗一點就把筆給鬆開,而是一口氣塗完大範圍後才換下一筆
在大塊面處理不想要兩塊之間有不該有的水邊銜接的話,分圖層做完擦掉合併是最保險的(質感也比較能保留)又或者用塗抹筆把中間的過際給暈開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27 PM
Mon, Oct 23, 2023 3:49 PM
質感變化-2
最後是可以更加增添真實感的部分,其一我覺得是沉澱顆粒......水彩因為顆粒有輕重,有所謂分離色跟沉澱色,要表現那個的話除了先天筆刷就有的質感外,只能手動再額外去追加一點細部的顆粒變化
我是挑了有帶底色的H跟純顆粒的I兩種,H的話是一邊追加顆粒時,還能加一點顏色進去(為了自然感)
I就是感覺顆粒還不夠!但顏色不想變化時會選擇的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31 PM
另一個是水斑,水斑呢,我有試圖用手動繪製過(這人?)不過唉啊......推薦大家還是找筆刷一勞永逸的好,而且也有優秀的筆刷存在於筆刷之海中
刷上去之後基本上就很有那個味道了,如果覺得不!我覺得還不夠!那麼......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38 PM
在底層跟水斑之間再追加圖層,首先先按著CTRL去點你的水斑圖層,讓他抓出選取範圍,然後在新圖層用線性加深或者覆蓋追加一層顏色比本來更深一點的筆畫,這樣就可以做出一些水把顏料給推開時殘留的效果,修飾過後再噴一點顆粒
如果還是覺得不!我還想要更像!那就把水斑圖層再複製一次,把水斑的四周擦掉一點,讓水斑的中心比外側亮一點,做出水分特別多慢慢暈出去的顏色變化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38 PM
Mon, Oct 23, 2023 5:52 PM
也就是這樣(水斑看不清楚所以加上底色)......(走火入魔語調)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43 PM
Tue, Oct 24, 2023 8:41 AM
最後免不了的,還是要有幾張你喜歡的水彩紙素材壓一壓紙紋
用電腦畫水彩就不知不覺變成這樣呢,一邊想著我為什麼不去畫真正的水彩
,一邊不!我就是要......!!!
要做得效果自然+顏色豐富就是透明度/圖層圖層與圖層
結論還是最一開始說的,壓一張水彩素材大家看著也像像的又很快,可能是最符合一般人效益的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45 PM
Mon, Oct 23, 2023 5:56 PM
只是簡單的說一下大概念,還是看當下想要的質感跟風格去靈活運用(跟沒說一樣)
這次的筆記就這樣了,其實很多地方還會為了更像而手動修飾一下,不過也只有我這種想不開的人會這樣做,就不說了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2:46 PM
說完了,也不知道大家聽起來如何的一條線
Darch 稻奇
@2df
Mon, Oct 23, 2023 3:10 PM
這張的水彩模擬質感真的很神,那個暈染跟顏色變化整個自然又好看
讀完筆記有種像在看code的感覺(沒想到步驟意外的繁瑣) 非常感謝分享如何一層層組合出想要的質感與筆刷的設定,覺得受用許多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3:31 PM
Mon, Oct 23, 2023 3:31 PM
Darch 稻奇
: 謝謝
嗚呃呃很想簡潔的說但為了詳細還是變得有點繁雜......其實還可以做到更好,不過腦子還在重新把步驟整合,之後筆刷也還得整一整
早餐那張因為有臨摹+顏色單純所以還好,沒什麼煩惱,如果是想做一些顏色效果變化的就得想想,我有看著自己的水彩本抓感覺
幾年前我們一起去書店我不是有翻本日本畫的書,在講一層層暈染疊出顏色的,說感覺蠻有趣可以(電繪)嘗試看看,那時候的感受就有點像我這次說的這樣,靠透明度跟圖層去堆他的變化
繁瑣除了我還不夠熟悉洗鍊外,主要是為了好修改,要是控制得宜可以不用拆開到那麼多(有時候也是會合在一起做)
另外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去做到,只是看喜好跟效果在挑,也會想要一起提供參考這樣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3:36 PM
Darch 稻奇
: 如果不靠影片那樣最後壓一張水彩材質,通通都靠畫和控制,要做出不同的效果每種作法都不太同,說明起來每種都會有點細碎......我也蠻想知道有沒有高人的作法可以參考的(只擅長土法煉鋼)
Darch 稻奇
@2df
Mon, Oct 23, 2023 4:13 PM
原來多年前就已經有將水彩肌理以數位繪畫模擬的想法了,會說繁瑣其實是一種專門技術的感覺,對於非有經驗的人而言會有超出預想的步驟,這真的是有想要專研才會不斷嘗試這塊,所以能夠看到這麼完整的分享筆記很可貴啊!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4:40 PM
Mon, Oct 23, 2023 4:40 PM
Darch 稻奇
: 一直都有在做各種風格的嘛......
只是說以前覺得那些水彩筆刷都還差了點感覺,也是當時的自己還沒有想法能駕馭筆刷(需要更靈活彈性的運用)
後來軟體有更新了運算,然後翻書+認真的畫了真的水彩後,想說重新整理一下技法去仿以前覺得不好做的部分,雖然還是很麻煩就是了......推薦用看看REBELLE的水彩運算那才真的叫做神猛
把精選的筆刷套組傳授給您,務必體會一下走火入魔之路
🔆。月燼。🌕
@MoonashesArt
Mon, Oct 23, 2023 4:46 PM
Rebelle 5 & 6 Tutorials: Watercolors
光是看著都覺得享受的一個軟體(用畫的畫不出來(O
載入新的回覆
電繪水彩風的...也不算教學,總之是研究筆記
練習
最簡單也最省時間的作法基本上就是用一些有水彩感的筆刷,效果不夠就壓水彩紙素材去增添味道,如這邊這樣的感覺
右鍵打開可以看到大圖
在筆刷設定(右下板手圖案)那邊有一個「顏色變化」的選項,點入後可以看到A.筆刷前端的變化以及B.依筆畫隨機變化的選項
A.是在一筆之中會讓顏色依你的設定稍微加入一點不同的顏色進去,用在每隻筆的效果會有點不同(硬筆類會顯得有點迷幻)
這個數值可以適當的按個人喜好調一點,因為太高反而會顯得不自然、有點一段一段的,所以數值部分不需要太多
這個是自動混合你選擇的另一個顏色,調合成一個新的色,圖中是紫+水藍,所以就是那兩個顏色去混合,如果你選擇是紅+藍,那就會是這兩個的混合
跟A不同的地方,這是你每一筆畫下去,他都會依你調整的數值去微微浮動變化,所謂的每一筆的定義是『筆壓下去到你放開為止』
這個有點看個人的駕馭跟風格喜好,有時候容易變得顏色這一塊那一塊的,開心的話可以自由的試看看
分別為
也就是畫好你要的顏色區域後,鎖定後修改,應該是大家都會用到的功能(?)
好處是他能保留本來你做的材質效果,透明度也不會改變,所以如果那邊顏色特別薄,之後改色也會維持...怎麼塗都不會變
因為是複製的圖層,所有細節都在,但是因為多了一層,所以透明度會被改變,跟2-1不一樣的地方是透明度
有時候因為初始顏色太薄了,所以後面怎麼樣換色都刷不出你要的結果,那就得換一下方式
如果使用的是色調補償圖層來換色,那就不一定要多複製一層,可以擦除遮罩部分來調整換色區域,主要還是看能不能達到效果來決定
(在畫非水彩風時要局部換色個人也很常用到)
也是看個人的喜好跟效果可以自由選擇
上色之後使用塗抹用的F、G去做銜接,這兩個顏色是分開在各自的圖層的,因為這樣方便修改結果跟調整,做好後再合併成一個
乾燥水邊除了在A.筆刷右下板手點開>水彩邊界可以打開外,還有B.圖層屬性>邊界效果>水彩邊界可以開啟,基本上我只用A.
另一個則是為整個圖層上的東西,包上一個隨時可以調整粗細跟開關的水彩邊緣(也就是一個模擬水彩效果的筆畫功能...)
由於看起來一直都不是很真實+效果操控上不是我要跟喜歡的,所以始終都沒用這個功能
反倒是普通的筆畫效果挺好的,有時候懶得描線時很常用(欸)
比如說把水邊用橡皮局部擦除,或者局部換色等等,這些如果都在一個圖層做就會很麻煩,只要麻煩就一律分開處理,確定不改了才合併
另外圖層的順序也會影響效果,所以也可以利用順序來做一些質感的變化調整,因為D筆刷本身也是帶一些質感的,用有點質感的橡皮擦輕輕擦拭,就會變得很自然
也就是分別是這樣跟這樣(?)
用這個筆刷上色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原理,不要塗一點就把筆給鬆開,而是一口氣塗完大範圍後才換下一筆
在大塊面處理不想要兩塊之間有不該有的水邊銜接的話,分圖層做完擦掉合併是最保險的(質感也比較能保留)又或者用塗抹筆把中間的過際給暈開
最後是可以更加增添真實感的部分,其一我覺得是沉澱顆粒......水彩因為顆粒有輕重,有所謂分離色跟沉澱色,要表現那個的話除了先天筆刷就有的質感外,只能手動再額外去追加一點細部的顆粒變化
我是挑了有帶底色的H跟純顆粒的I兩種,H的話是一邊追加顆粒時,還能加一點顏色進去(為了自然感)
I就是感覺顆粒還不夠!但顏色不想變化時會選擇的
刷上去之後基本上就很有那個味道了,如果覺得不!我覺得還不夠!那麼......
如果還是覺得不!我還想要更像!那就把水斑圖層再複製一次,把水斑的四周擦掉一點,讓水斑的中心比外側亮一點,做出水分特別多慢慢暈出去的顏色變化
也就是這樣(水斑看不清楚所以加上底色)......(走火入魔語調)
用電腦畫水彩就不知不覺變成這樣呢,一邊想著我為什麼不去畫真正的水彩
要做得效果自然+顏色豐富就是透明度/圖層圖層與圖層
結論還是最一開始說的,壓一張水彩素材大家看著也像像的又很快,可能是最符合一般人效益的
這次的筆記就這樣了,其實很多地方還會為了更像而手動修飾一下,不過也只有我這種想不開的人會這樣做,就不說了
讀完筆記有種像在看code的感覺(沒想到步驟意外的繁瑣) 非常感謝分享如何一層層組合出想要的質感與筆刷的設定,覺得受用許多
早餐那張因為有臨摹+顏色單純所以還好,沒什麼煩惱,如果是想做一些顏色效果變化的就得想想,我有看著自己的水彩本抓感覺
幾年前我們一起去書店我不是有翻本日本畫的書,在講一層層暈染疊出顏色的,說感覺蠻有趣可以(電繪)嘗試看看,那時候的感受就有點像我這次說的這樣,靠透明度跟圖層去堆他的變化
繁瑣除了我還不夠熟悉洗鍊外,主要是為了好修改,要是控制得宜可以不用拆開到那麼多(有時候也是會合在一起做)
另外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去做到,只是看喜好跟效果在挑,也會想要一起提供參考這樣
後來軟體有更新了運算,然後翻書+認真的畫了真的水彩後,想說重新整理一下技法去仿以前覺得不好做的部分,雖然還是很麻煩就是了......推薦用看看REBELLE的水彩運算那才真的叫做神猛
把精選的筆刷套組傳授給您,務必體會一下走火入魔之路
光是看著都覺得享受的一個軟體(用畫的畫不出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