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3 PM
Sun, Oct 22, 2023 5:29 PM
13
展覽之
〈一一重構:楊德昌〉
月前與友約看楊導回顧展,因故排到展期最後才參觀。曾先徵詢展覽會看多久,只是沒料到東西多到最好保留一整天才能好好看完,但也要有充足的專注力及體力才能做這件事(看完展餓死)。不過什麼叫好好看完那又另一回事了。想當然耳又是一次有點收穫又走馬看花的看展。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3 PM
單看展覽動線是從別有洞天到宇宙的渾沌,剪不斷理還亂的多樣資訊充斥整個展覽中,本回顧展彷彿是製作團隊等著近藤麻里惠的到來,希望她使出人生整理魔法來為整個展做出更怦然心動的呈現。使人印象深刻的展區似乎只有二處(第一展間的《牯》片試拍帶放映和「多聲部腹語師」的讀荷索),最讓人想看的(劇場及動畫公司)反而紊亂得不知從何下手。又餓又集中力逐漸低下的情況下只能走馬看花的看著展物,百貨周年慶的window shopping記憶點可能都還比本展深刻。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4 PM
以下是破碎型紀錄。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試拍帶,那把日本女人自殺用的刀子現在回想攻擊力道十足。初始展間複製電影裡的教室,燈光、桌椅,兩邊大螢幕呈現出當年籠罩在白色恐怖下的恐懼無力。這展間處理得很好,直接把觀展者拉進當時的時空背景共同感受那股濃厚無力恐懼感。
小四隨身攜帶的手電筒是窺視探看整個世界的工具,發現世界真實樣貌是如此殘酷的小四,不再單純。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4 PM
楊德昌自己日記上對於美國的物質追求的極大評判及反思相當有趣好看。
長達37分鐘的採訪影片,楊導字字珠璣,但展間有幾個影片都超過20分鐘,文物甚多,是要觀展者真的泡在展覽整天?該影片應該有看15分鐘,提到文藝與商業間的結合最後是商業行為剝削著許多事物。我想這點基本上只是個小投射,目前社會許多交易都充斥著剝削,人類為了自利而犧牲他人利益,也不是第一天知道的。這樣的想法也可以回扣到楊導提的美國人被物質支配吧?但這樣的支配至今時日,也不是只有美國人專有,而是近乎全球都如此被支配吧?商業行為的發生為必然,慾望及求勝都是促使著人類社會不斷前進。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4 PM
應該是在採訪影片中看到的紀錄,大概是楊導提到的一個人的行為是能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的。當他這麼說就想到《牯》片中的小明對著小四說自己跟世界一樣是不會變的。或許導演對於人性及社會都抱持著那點希望,所以才說出一個人的言行是能影響社會的,這就跟蝴蝶效應有點類似吧?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4 PM
「多聲部腹語師」的讀荷索展區也是沉浸式體驗,展間三面牆上各打上螢幕,地面上也屬於放映的一部份,整個展間俯瞰著大海波浪不斷打上來,只要坐在地上,自己彷彿就坐在海邊吹著海風、感受著微涼的海風,聽著楊導讀著荷索的《冰雪紀行》。觀展者會發覺自己的視覺同時俯視又平視著海,聽覺除了海浪拍打佐著楊導平穩的讀著兩件敘事又產生了新的空間,整體感受是如此立體抽象又很踏實的存在,完全在腦海中產生出很自然舒服的結合,蠻神奇的。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4 PM
不過發現楊導看很多美漫,想到自己Watchman過去曾跟友人借漫畫來看後來原封不動還他(笑死)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27 PM
本來抱持著這展應該不會到超亂吧的心態去看,看到後來真是產生「我在那裡我是誰」的錯覺…蠻可惜的喔…
強||
@karumichi
Sun, Oct 22, 2023 5:32 PM
好喜歡這張的兩個小明,innocent yet innocent
恐怖份子似乎必拍
透過展間隔層看海報
麻將
麻將映像管
ㄋㄧㄠˇ
@muddybird
Sun, Oct 22, 2023 9:56 PM
剛剛在思考楊德昌是誰所以孤狗了一下
小 梁
@christhing
Mon, Oct 23, 2023 2:47 AM
劇場的那展區都有完整的錄影畫面,但都長達1小時以上,劇本一大本都擺在那邊,實在是有心但無力觀看,非常可惜。
suzie
@suzie19
Mon, Oct 23, 2023 1:57 PM
我來不及去看德昌,但好愛您那個怦然心動的比喻www
強||
@karumichi
Tue, Oct 24, 2023 4:57 AM
ㄋㄧㄠˇ
: 他也不是那麼重要(沒禮貌)
小 梁
: 真的⋯⋯重點是如果你到劇場區要看錄影,他可能播到一半了你還得等著看完,整個觀影體驗很差⋯⋯或許他是希望觀展者可以去很多次慢慢看吧?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看的⋯(氣音)
suzie
: 真是要親身體會過才知道怦然心動的重要性😂
閉家縮
@pijaso
Fri, Nov 17, 2023 1:24 PM
karudon_
朋友對這個展的錄音,也許你會喜歡^^
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影展
強||
@karumichi
Wed, Nov 22, 2023 8:30 AM
閉家縮
: 哇,好,我再來聽聽看,沒想到有錄音討論這個展,也可以當podcast來聽呢!謝謝
載入新的回覆
月前與友約看楊導回顧展,因故排到展期最後才參觀。曾先徵詢展覽會看多久,只是沒料到東西多到最好保留一整天才能好好看完,但也要有充足的專注力及體力才能做這件事(看完展餓死)。不過什麼叫好好看完那又另一回事了。想當然耳又是一次有點收穫又走馬看花的看展。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試拍帶,那把日本女人自殺用的刀子現在回想攻擊力道十足。初始展間複製電影裡的教室,燈光、桌椅,兩邊大螢幕呈現出當年籠罩在白色恐怖下的恐懼無力。這展間處理得很好,直接把觀展者拉進當時的時空背景共同感受那股濃厚無力恐懼感。
小四隨身攜帶的手電筒是窺視探看整個世界的工具,發現世界真實樣貌是如此殘酷的小四,不再單純。
長達37分鐘的採訪影片,楊導字字珠璣,但展間有幾個影片都超過20分鐘,文物甚多,是要觀展者真的泡在展覽整天?該影片應該有看15分鐘,提到文藝與商業間的結合最後是商業行為剝削著許多事物。我想這點基本上只是個小投射,目前社會許多交易都充斥著剝削,人類為了自利而犧牲他人利益,也不是第一天知道的。這樣的想法也可以回扣到楊導提的美國人被物質支配吧?但這樣的支配至今時日,也不是只有美國人專有,而是近乎全球都如此被支配吧?商業行為的發生為必然,慾望及求勝都是促使著人類社會不斷前進。
恐怖份子似乎必拍
透過展間隔層看海報
麻將
麻將映像管
剛剛在思考楊德昌是誰所以孤狗了一下小 梁 : 真的⋯⋯重點是如果你到劇場區要看錄影,他可能播到一半了你還得等著看完,整個觀影體驗很差⋯⋯或許他是希望觀展者可以去很多次慢慢看吧?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看的⋯(氣音)
suzie : 真是要親身體會過才知道怦然心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