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4:40 PM
4
1
電影
吉卜力
蒼鷺與少年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2023)
不必追求看懂也能享受其中的瑰麗之作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4:42 PM
第101次呼喚萬用天能台詞:別試著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4:47 PM
其實去探究懂或不懂,其中的分野也是滿有趣的。大架構的故事當然可以懂,性格內斂的少年進入奇幻世界,治癒失去母親&生活巨變的傷痛。但有許多細節跟設定,電影並沒有給予明確的世界觀,比如,為何是塔?為何是隕石?為何選用大量的鳥的符號(甚至在意到去孤狗了虎皮鸚鵡是否貪吃
),觀眾只是跟著真人,毫無停歇空閒的迎來一個又一個的節點。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4:54 PM
看完後我開始思考為何自己並不在意這次的「看不懂」,畢竟觀看作品的時間長了、數量多了,越來越講求「看懂」,又或是說,講求故事的邏輯脈絡與合理性。
然後意識到,其實「看不懂」才是我跟吉卜力作品關係的常態
吉卜力伴隨我們這代人長大,小時候看神隱少女非懂似懂,即使到了現在也不敢說「我懂」神隱少女,但隨著時間越發感受到這部作品的韻味也是真的。而蒼鷺與少年給我的感受也接近如此。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4:56 PM
閱聽習慣的定型,往好處講是了解自己的喜好與傾向,往壞處講就是吸收的範圍被限縮。也正因如此,我格外珍惜這種「我看不懂但還是滿享受其中」的觀看體驗吧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03 PM
也想起尼爾在小行星城的觀後感中,形容那是一個很挑戰現代觀眾觀影習慣的敘事手法。
「要說觀眾最大的困惑,應該是故事從頭到尾都沒有真的劇烈的衝突,沒有一個要解決的主線,甚至沒有一貫的人生道理說教,回想所有主線最後其實都回歸原點。你看了一堆東西但其實甚麼都沒有前進,一切宛如啥都沒發生,就像劇場演完撤場後的寂寞。對於追求「結果」的觀眾來說應該是痛苦的體驗」
而蒼鷺與少年裡面的破碎、不完整、沒有線索,也同樣很挑戰現代觀眾追求「看懂」的欲望,所以贏得(?)了「宮崎駿最任性之作」的寶座
@neilnotnepal - #7月 小行星城看完後消化了一下,我應該還是有喜歡 《法蘭西特派週報》與...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08 PM
關於世界觀不夠完整這點(對於觀眾來說),我倒是很喜歡龍貓大王的詮釋。由於宮崎駿認為小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探索過程中他們充滿快樂,任著性子暢快冒險。因此宮崎駿也把這個價值,或者說,這個「體驗」,也帶到作品中,讓觀眾親自去體驗
他在《蒼鷺與少年》裡,放進了更多的未知。他不認為這種未知會造成觀影的阻礙,相反地,就是因為這些作者未解釋的「不可思議」,才會讓觀眾去自行思考,發揮想像力,同時,還能擁有面對未知時的那種困惑感與迷失感。這種困惑與迷失,在現實世界裡,會因為世故與經驗而逐漸消失,但在宮崎駿的電影裡,它們永遠是重要的戲劇元素。
《蒼鷺與少年》大剖析:為什麼它解釋不清?為什麼它像是宮崎駿的辭呈?|方格子 vocus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17 PM
我也很喜歡這次宮崎駿把自己放進去,垂垂老矣獨自撐起整個世界的老人,曾經他建立了一個理想世界。就如同認為現實充滿惡意,所以打造溫柔作品的宮崎駿。
故事最後放走真人好像是在跟後人說,也好像是在跟自己說「去吧,療傷之後,永遠要選擇回到現實世界」千尋如是,真人如是,宮崎駿如是
關於這一點,也看到滿多作品被拿來類比,屬性皆為少年躲到奇幻/虛擬世界療傷,例如《失物之書》、《怪物來敲門》,我聯想到的《一級玩家》,竟全都是我喜歡的作品啊
由此梳理自己一路走來的痕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也是意外獲得的有趣體驗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24 PM
最後來誇誇真人
真人好可愛.....我還一度考慮重新排位「吉卜力最有魅力男主」排行榜(阿席達卡地位危(只有我在乎
)
唉我好喜歡一路上不發一語看似性格穩重,但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問塔的來歷,充滿好奇心的可愛樣
還有藏不住的少爺氣,理直氣壯跟僕人說我在忙
如果真人20歲我就真的愛上他
(好
真人髮型剃一邊是否為宮崎駿阿公跟上時尚潮流的證明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27 PM
吉卜力下一波商機絕對是療癒組了吧
:小煤炭、哇啦哇啦、小樹精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28 PM
@dandelion427 - 蒼鷺與少年/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2023) 宮崎駿作者印記最為強烈的真...
@jinjinazui - #電影 蒼鷺與少年/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2023)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29 PM
宮崎說,他做動畫的原點,是「對失落的世界的憧憬」。宮崎最迷漫畫的時期,是在深陷升學考試之苦的中學時代。中學階段看起來自由,但同時也是被強迫、壓抑和鬱悶的時期,因此,想要有一個獨處的世界。為了逃避現實,於是他迷上了漫畫和動畫。創作動畫就是在創造「虛構」的世界。若要從結論來說,交織著「拯救身為他者的孩子」和「拯救宮崎本身內在的孩子」的地方,就是宮崎的原點,也就是形塑出「漫畫電影的志向」的地方。
要做給「那個孩子」的動畫:對宮崎駿而言動畫是什麼──吉卜力成立之前的歷史 | 典藏ARTouch.com
一番一天堂
@miao_1610
Fri, Oct 13, 2023 5:30 PM
此篇太優秀,二刷的時候腦中自動內建動畫師鸚鵡.....
@hanmes - #蒼鷺與少年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大雷 #特雷 看完了
早餐吃蛋餅
@December5221
Sun, Oct 29, 2023 10:16 AM
看到剃頭我一直想到宮城宗太(好
載入新的回覆
蒼鷺與少年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2023)
不必追求看懂也能享受其中的瑰麗之作
然後意識到,其實「看不懂」才是我跟吉卜力作品關係的常態
而蒼鷺與少年裡面的破碎、不完整、沒有線索,也同樣很挑戰現代觀眾追求「看懂」的欲望,所以贏得(?)了「宮崎駿最任性之作」的寶座
他在《蒼鷺與少年》裡,放進了更多的未知。他不認為這種未知會造成觀影的阻礙,相反地,就是因為這些作者未解釋的「不可思議」,才會讓觀眾去自行思考,發揮想像力,同時,還能擁有面對未知時的那種困惑感與迷失感。這種困惑與迷失,在現實世界裡,會因為世故與經驗而逐漸消失,但在宮崎駿的電影裡,它們永遠是重要的戲劇元素。
故事最後放走真人好像是在跟後人說,也好像是在跟自己說「去吧,療傷之後,永遠要選擇回到現實世界」千尋如是,真人如是,宮崎駿如是
關於這一點,也看到滿多作品被拿來類比,屬性皆為少年躲到奇幻/虛擬世界療傷,例如《失物之書》、《怪物來敲門》,我聯想到的《一級玩家》,竟全都是我喜歡的作品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也是意外獲得的有趣體驗唉我好喜歡一路上不發一語看似性格穩重,但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問塔的來歷,充滿好奇心的可愛樣
真人髮型剃一邊是否為宮崎駿阿公跟上時尚潮流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