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3:11 PM
17
2
我破碎的麻里子(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 2022)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3:12 PM
本來就很喜歡原作,意外發現hami有片源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3:22 PM
Tue, Oct 10, 2023 3:22 PM
大多數時候小椎沒有漫畫表現得那麼浮誇,因此自言自語的橋段略顯突兀。
但絕對不是演技的問題,重要場景的情感爆發得很自然,麻里子閃現、宛如兩人一體的時刻極具說服力。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3:37 PM
Tue, Oct 10, 2023 5:10 PM
小椎沒有說出口的獨白,詮釋的溫度恰到好處。
例如勇猛地手持平底鍋叫嚷而擊退麻里子的家暴男友,對應她內心坦承「有時候我會不曉得該怎麼辦」的嘆息。
漫畫裡,小椎夢見麻里子在面前自傷的過去後,她醒來的反應是以睡眠不足皺眉收尾,電影則著重於「明明我們之間有其他美好的回憶」這樣的台詞。
後者更得我心,沒有正面否定,同時蘊含了五味雜陳的情感表現。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3:42 PM
好可愛哀噢噢噢……
為什麼這個社會是預設異性戀交往才能確保被珍惜的未來呢……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3:55 PM
Tue, Oct 10, 2023 3:59 PM
麻里子蜷縮在小椎懷裡「我想成為小椎的孩子」、「麻里子沒有任何錯」的對話間,小椎的拇指在麻里子的背上反覆輕拂,無聲撫慰的小動作也是電影特有的溫度。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4:05 PM
這部的燈光打得好好,麻里子坐在咖啡廳窗邊的柔和感,以及海邊芒草原的黃藍色調重現等等,可以看上好久。
via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4:24 PM
Tue, Oct 10, 2023 4:25 PM
麻里子是個甜美又飄忽的角色,一不小心就會顯得矯揉造作,但奈緒演得收放自如,最後從草原盡頭跑向鏡頭的剪輯下(甚至穿插了横山芽生演出幼年時期的畫面),由遠而近、逐漸嘶啞地哭喊,終於重擊小椎堆疊起來的情緒,令她再度迸發出擊退所有傷害與不幸的力氣。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4:37 PM
Tue, Oct 10, 2023 4:39 PM
永野芽郁的爆發力很好地體現了小椎奮力維護親友(以及兩人回憶)的姿態,用力吼叫、偶爾茫然、涕淚縱橫等等,演出生動沒有一刻是無趣的。
飾演幼年時期的佐々木告,更多了一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喇喇,而且兩人雙腿邁開的坐姿也提供了連結為同一人的印象。
(哎喲,小時候麻里子一直往小椎身上貼的打鬧加戲,我也好愛。)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4:42 PM
好像沒有要講的了,窪田正孝安定發揮
前幾天還在想,前幾年一直看到他,最近跑去哪了,結果有參演這部
ÅSH(埃)
@ASH100
Tue, Oct 10, 2023 4:50 PM
Tue, Oct 10, 2023 5:05 PM
預告,那個淒厲的嘶喊w
還有很多上面沒放截圖,但我喜歡的場景
映画『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予告編
-
有劇照小冊子的特典,真好
映画『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公式/BD&DVD4/26発売! on X
大島依提亜 on X
-
喜歡構圖
ÅSH(埃)
@ASH100
Wed, Oct 11, 2023 5:10 AM
翻到去年日本上映時 我ㄉ該該↓
9.30(金)公開/映画『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公式 (@mariko.movie) • Insta...
幫以後要一起養的貓想名字 應該是原作沒有的細節,救命……
9.30(金)公開/映画『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公式 (@mariko.movie) • Insta...
9.30(金)公開/映画『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公式 (@mariko.movie) • Insta...
小學女生把From寫成Flom、聊換座位這種瑣碎的話題也好戳……(哪次不戳
ÅSH(埃)
@ASH100
Wed, Oct 11, 2023 5:10 AM
沒事也會寫卡片或信件來表達好感、聯絡感情的生澀實在要命。
用現在的眼光看,那些言語的組織方式一定會讓內心泛起尷尬、不自然,但小孩子交友的過程經常是「你不尷尬我就不尷尬」,沒有高效率地將人分類以決定是否繼續認識的社交意識。
這跟懂事(?)後內心有一把社交禮儀的尺,有意識地衡量場合而寫,畢竟不一樣。並不是指成人後的文字僵硬或虛假,而是過去沒有那份「意識」的狀態不可逆,因此顯得不可思議。
(某種程度上,社交是不是像游泳或騎腳踏車呢?一旦肌肉學會了,雖可以事後調整姿勢或生疏笨拙,卻難以完全遺忘。)
ÅSH(埃)
@ASH100
Wed, Oct 11, 2023 5:18 AM
之前買了日版,沒找到單獨拍的照
暫且忽略右上的平尾アウリ短篇集
今年三月東立代理了台版,但只剩博客來有現貨,我如果要再買可能會選電子書
載入新的回覆
但絕對不是演技的問題,重要場景的情感爆發得很自然,麻里子閃現、宛如兩人一體的時刻極具說服力。
例如勇猛地手持平底鍋叫嚷而擊退麻里子的家暴男友,對應她內心坦承「有時候我會不曉得該怎麼辦」的嘆息。
漫畫裡,小椎夢見麻里子在面前自傷的過去後,她醒來的反應是以睡眠不足皺眉收尾,電影則著重於「明明我們之間有其他美好的回憶」這樣的台詞。
後者更得我心,沒有正面否定,同時蘊含了五味雜陳的情感表現。
為什麼這個社會是預設異性戀交往才能確保被珍惜的未來呢……
飾演幼年時期的佐々木告,更多了一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喇喇,而且兩人雙腿邁開的坐姿也提供了連結為同一人的印象。
(哎喲,小時候麻里子一直往小椎身上貼的打鬧加戲,我也好愛。)
前幾天還在想,前幾年一直看到他,最近跑去哪了,結果有參演這部
還有很多上面沒放截圖,但我喜歡的場景
有劇照小冊子的特典,真好
喜歡構圖
幫以後要一起養的貓想名字 應該是原作沒有的細節,救命……
用現在的眼光看,那些言語的組織方式一定會讓內心泛起尷尬、不自然,但小孩子交友的過程經常是「你不尷尬我就不尷尬」,沒有高效率地將人分類以決定是否繼續認識的社交意識。
這跟懂事(?)後內心有一把社交禮儀的尺,有意識地衡量場合而寫,畢竟不一樣。並不是指成人後的文字僵硬或虛假,而是過去沒有那份「意識」的狀態不可逆,因此顯得不可思議。
(某種程度上,社交是不是像游泳或騎腳踏車呢?一旦肌肉學會了,雖可以事後調整姿勢或生疏笨拙,卻難以完全遺忘。)
之前買了日版,沒找到單獨拍的照
暫且忽略右上的平尾アウリ短篇集今年三月東立代理了台版,但只剩博客來有現貨,我如果要再買可能會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