सुदर्शन
教育部那個「拿去買有用的東西」廣告,我覺得很多人就算一把年紀也不見得明白什麼是「有用的」,「有用的事」「有用的東西」「有用的決定」都不會,很多人其實沒有那種眼光甚至眼界,唯一明白就是「有用的東西」肯定不能「享樂」於是很斜坡地「有用的」同等於「吃苦」

有點繞口,但簡言之就是當阿嬤的人要是這麼明白什麼是「有用的」也不必苛扣兒子玩具錢。
सुदर्शन
我記得我小時候也常被罵做那個沒用,但他們要我做什麼有用的呢?常常就是讀書跟做家事吧?
前者先不說,後者我感觸最大,我做的那些家事其實沒什麼必要,甚至是家裡怕我閒著所以找出來的麻煩。

不然我現在自己住一天家事也不超過十分鐘,根本沒那麼多事
布呱!
多餘的吃苦最沒用
सुदर्शन
布呱! : 初衷是希望能拿去做有用的事,但眼界不高所以只能吃苦了,然後自欺欺人吃虧就是佔便宜,四捨五入也可以算成「有用」
我家小雞最可愛
自己住是沒什麼家事,但是如果是一家人住就很多家事了
सुदर्शन
我家小雞最可愛 : 理論上應該要大家分攤啊
सुदर्शन
我覺得那廣告本質上還是在宣揚「不能安逸」「必須吃苦」這種文化糟粕
我家小雞最可愛
就算大家分攤也是比一個人住還多家事
सुदर्शन
這是啥魔法
सुदर्शन
但我感覺得出來真的有人一起住家事就會變多

但一方面我小時候是真的聽話,但真的是常常做到後面都做完了,我媽開始就會叫我去做一些沒必要的事,整理那個幾百年沒動過倉庫深處某項東西之類的
我家小雞最可愛
可能是需要互相配合生活吧,比如一個人就可以一週洗一次衣服,但是一家人就得常常洗才行,每天洗衣服就要洗晾收摺,就是這樣多出來
我家小雞最可愛
或者說吃飯,一個人隨便吃隨便收,外食的家事只有收自己餐具或者處理垃圾。一家人可能想說要省錢自己煮,要煮飯就是超多家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