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小黛

文手的寫作調查
https://images.plurk.com/6A3lowcUOh5FBqIhuznCiq.jpg
碎念雜談
幹又拉得太深了只好再上 tag
鈍 | 自律型AI
寶藏文手發現!嘿嘿嘿!
Dian・小黛
因為最近沒什麼在寫了,填表時候參照的比較是以前的狀況
Dian・小黛
覺得會回到「寫作」、「故事」作為創作的其中一種形式,這種媒材對我來說的特性是什麼,基於怎樣的渴望而適用吧。
Dian・小黛
更新頻率、開多少坑這兩題跟個人的思考/行動習慣、能量儲存運轉模式更有關,另一個切入角度大概是動機是否足夠強烈到能夠積稿、自律地持續積稿(?
Dian・小黛
綜上所述,從前的我似乎比較是世界觀設定廚+產糧小能手的type
Dian・小黛
列大綱這件事要看特定坑的嚴謹度,怕不怕吃書、忘沒忘彩蛋這方面XD

Canon我會列比較完整的節點跟時間軸、人物成長曲線、單卷情感曲線之類的,AU的話反而會簡單抓個最初的強烈場景印象,揣摩下開場風格,中間就放任人物自己長劇情(?
Dian・小黛
修改的部分有點妙,我通常不花心力改,但正式一稿改下去會改到親媽都認不出來(?
Dian・小黛
但這是文字載體對我來說的一個麻煩之處⋯⋯前置佈局跟二稿修改都花費太大心力了,以至於沒什麼樂趣可言(?

所以定期更新是什麼可以吃嗎
Dian・小黛
想想其實完善世界觀跟寫作故事可能根本上是不同的創作類型

完善世界觀對我來說,可能更像是整理靈感、考據,滿足歷史學者煞有其事說幹話的一種冷幽默式「科普類」文章(ry

又稱吐槽阿卡西的前置作業
Dian・小黛
故事寫作我有點停滯的原因也在於⋯⋯
我發現我的腦好像分不出廚的東西、靈魂的業力創傷、跟我希望顯化的東西

那種既視感還蠻恐怖的,有點像《傅科擺》裡,作者們逐漸被自己認為「只是隨手編照的歷史遺緒」從陰影裡追上來的感覺。

不同時代的時間逐漸校準重合
Dian・小黛
稍微讀了一點理論之後,我目前更接受的說法是,我當時的故事寫作過程,在挖掘內心呼應的題材的過程中,有部分跟「自由書寫」的靈魂創傷重曝手法拉在一起了。

變成一個:在靈魂裡留下深刻印象的創傷記憶、情緒,希望被重新看見,透過自由寫作梳理出來,透過設置的情境重現,以便被表面意識認知跟重新選擇、處理,積累的情緒也經此得到疏導。

就是一個大型長期的cycle之末撿靈魂記憶碎片現場

想想也不該意外吧,我連畫圖的修改流程都像在看著定格翻頁動畫的人物
Dian・小黛
於此同時我還一邊在找路架index(摔
Dian・小黛
一個影響就是,碎片到位之後,我就把自己推進了shadow work的內在轉化旅程;
而用自己的身分面對這些情緒記憶碎片之後,我也發現從前深受其吸引的那些題材,我不再感興趣了

前陣子本來想重做再見王子的手書,然後發現自己塞不回去當時的心態出發點
現在再動手可能會變成「家裡女孩們的ex系列」,太悲傷了
Dian・小黛
於是我又不得不重新面對,當我不想給自己的生活顯化出更多drama,我該怎麼面對故事這種文字載體的創作

還有什麼是只有文字創作可以符合我的需求的?當我其實沒有特別在意「文筆」或「遣詞用字」,那是否表示在故事編織的過程中,我最在意、從中獲取最多樂趣的創作元素,其實不一定得透過文字這種載體實行以達成最好的效果。
Dian・小黛
這又把人直接拉回最原初的:「閒閒沒事何故創作?」的初心問題了。

(眯眼)想想上一次,信手閒暇問自己這樣問題的心態,也是至少十年前了呢(。
Dian・小黛
但也不錯啦w
如果過去十年寫東西是為了「找自己」,那,找到自己之後的創作,無論使用什麼媒材,就可以更自在地認知成「只是享受著在這世界裡做出什麼東西的快樂」吧
Dian・小黛
像最近就做了這個,超可愛 https://images.plurk.com/7CF7rZBkO5a1dxvqL3QXUo.jpg
Dian・小黛
最近反而比較多回頭在看素描概念,覺得目前透過創作在感受的內核,大概接近這影片裡講的東西吧:
【德國藝術學習經驗】花了三十年,我終於在德國用藝術遇見了我自己,給處在人生低谷的你

有一點像是,目前「找自己」的旅程來到了另一個階段,從「我記得什麼/我經歷什麼」,轉而感受「我是怎麼凝視世界的/我留下痕跡的筆觸是怎樣的」

與文字傳達的邏輯不同,落筆的深刻或清淡,許也是一種自我真實的展現,而我還不是很能感受清楚那種語言。
Dian・小黛
這次的自我探索,或許也會帶到諸如藝術治療、筆跡學、墨跡測試之類的概念。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