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06:48 第一個欺騙不懂專業,那個下滑其實是因為禽流感,遭受了大量撲殺。或是為了避免被撲殺,停產抗生素要硬撐到雞舍免疫。
請看新聞2023-03-12 「沒有雞哪有蛋!」 蛋農點出缺蛋主因:染禽流感卻不敢說
2、3月的缺蛋潮在去年9月就可以預期的到了,如果真的要進口,應該去年就該準備。
但是農業部是到2、3上新聞被罵了才開始動作。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08:14 說是保護蛋農,但是事實上是害慘蛋農。 請搜尋 「各位鄉民好,我彰化蛋農啦!PTT」
台灣蛋農有包銷制度, 這邊農業部說是有中間黑商囤蛋,導致蛋價上升,這部份沒有錯,但是有蛋的時候不釋放出來並不是保護蛋商,而是保護了那些黑心中間商。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市場的雞蛋過多,會導致蛋價崩盤,而這樣才會讓當時囤積太多雞蛋的中間商遭受損失,下次才不敢再囤積,寧可銷毀過多的雞蛋來讓蛋價穩定不會變低,反而保障了中間商可以保證賺錢的售價,而不是屯過多爛在倉庫裡面。爛在倉庫裡面的,是政府花錢買的蛋,損失的只有人民的稅金,而不是中間黑商。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09:44 畫面減免飼料營業稅。 但是最基層的蛋農買到的飼料價錢並沒有下降。
就好像是說有進口蛋進台灣要抑制台灣的蛋價,但是就算蛋過剩到要銷毀,日常營業購買的蛋價也並沒有回去過往的水平。
看似有補貼,但是最基層的蛋農並沒有享受到,仍然沒有經費可以更新雞舍現代化。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10:47 氣候熱,產量下降一成,投入44億,但是對蛋農來說,並沒有看到,44億沒有看到讓雞舍弄到可以讓雞吹冷氣來增加產量。 後面還說關稅,內部產的包銷沒有關稅的問題,只有中間商收購價鎖死的問題。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11:45 禽舍的改進才是重中之重,這邊這句是對的,必須支持。
但是七大措施,只有最後一項的後半句才有提到一句雞舍,前面都是供銷、調度、洗選場。
其實 想要蛋穩定 「改善飼養環境,才不會一直生病撲殺」、
「飼料實際銷售價高,又被農委會限制蛋價,雞農不想增養」這些才能解決
是我我會做生產端,配合飼料/產蛋比,做實購實銷的限額飼料補貼
而不是現在補貼糧食商關稅,卻沒有讓蛋商受益。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https://images.plurk.com/3nsPNY0ZohVnB1OLYeeBLn.png
其中的第三項,掌握數量,這方向是對的。蛋農也應該轉型,學習掌握,做現代報告。
但是執行面,就是轉嫁到沒資格喊漲價的雞農身上,增加基層蛋農的心力成本。
沒有好處,不只不擴產,甚至小舍還比較好掌握。
本土雞舍規模會愈來愈小。
七大政策只對管理方比較有益....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便宜好用的雞糞肥,真的便宜好用嗎?

想查雞屎肥,這公司的文案大概不懂如何帶風向文宣。
把擔心的點寫出來,讓人感覺好像在反雞屎肥@@
這時候就該特別補說,用自己公司的產品來保證天然無污染阿。
彌諷查證改良-聖了
https://www.ptt.cc/...
還是看ptt,果然上下游的鏈很不完善。 台灣總是打來打去,都沒想過整條系統的問題。
就像我們前端資源回收幾乎是白做的,在末端垃圾場還是又混在一起當垃圾處理啦,能完整利用的一直只有純透明寶特瓶的鏈比較完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