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4:58 AM
6
這篇大概會是近幾天的討論重點,然後變成一堆「影評都收錢」未來數年的說法基礎
The Decomposition of Rotten Tomatoes
Ruby🪐
@shosanna
Thu, Sep 7, 2023 5:08 AM
Thu, Sep 7, 2023 5:08 AM
不幸的是還真的有人收(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5:53 AM
Ruby🪐
: 我覺得最讓我意外的是,是美國耶,然後才一篇才50美金就願意出賣好評,這真的是嚇壞我惹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5:59 AM
Ruby🪐
: 我覺得那種說法,大概都會忽略掉這篇裡頭提到的,也就是那間公關公司是在針對自營(?)影評洗評價,知名媒體上的他們反而不敢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7:22 AM
Thu, Sep 7, 2023 7:24 AM
知名媒體的會用其他更軟調的,我十幾年前有看過報導,某個影評說他為了維持中立,總是不斷在拒絕美女邀約和各式各樣包括公關票在內的贈品,但像他這樣有把持住的人其實算少數。
要說影響的話,前陣子看批判藥廠的書,有個研究是業務請個二十鎂早餐,就足以影響醫生開藥的決定了 XD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7:29 AM
其實食評也會有一樣的問題,當年露絲.雷克爾一就任紐時餐廳評論人,她就聽到風聲所有知名餐廳廚房都貼了她照片。當然她有沒有像她回憶錄裡講的真的喬裝到沒人看出來這很難確定了,但那篇用本名和用假名定位之後,天堂和地獄的差別實在精彩(西班牙國王還在酒吧裡等位置,不過妳的座位已經準備好了 ~~~)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7:30 AM
elish
: 美女邀約XDDDDDDD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7:38 AM
elish
: 我覺得那真的就是池子大就什麼人都有,我自己觀察比較有趣的現象是,目前不少台灣人會喊影評都收錢,但事實上,影評的聲量根本不太會是電影公司想付錢的對象,至少大家都很愛罵會去買評論的華納或迪士尼都不會做這件事(大公司會買廣告跟廣編,但那通常就不是影評而是偏報導取向)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7:51 AM
最奇妙的地方在於,一大堆人相信得要命的知名電影YTR,才是現在真正可以從電影公司那邊拿到最多好處的對象(不管是錢或出國訪問的機會),但他們反而不太會遇到這樣的質疑。
而有些匿名平台的推薦文,真的就跟政治文一樣,才是大家可以多小心要不要相信的對象。
至於影評這邊到底有沒有這種拿人手短的人?肯定有,我知道有些人真的會因為只是希望能被邀試片就一直講好話,甚至也看過一些試映出來對電影公司窗口說好棒我好喜歡,一轉身進了廁所就說這什麼大爛片的人,然後寫的文章也是稱讚的。但真的就跟所有東西(或某些書評)一樣,有些這種人還會以率直公平作為自己的形象,甚至還會表現出一副「我才不鳥電影公司」,但私下就是各種討好電影公司的人。而有時他們攻擊某部片或公司,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幹為什麼他們不邀我」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7:51 AM
真的是啥人都有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7:55 AM
但至少在台灣要說到收錢,真的很難輪得到評論,而很多人在指責的時候,其實也根本不會去看他們指責對象過往的文章,所以就是憑一篇評論跟他們的看法相不相同,就直接套上「你收錢」或「刻意挑骨頭衝流量」之類的責難,但他們推薦與相信的某些對象,其實私底下卻反而才是能拿到好處或他們指責的那種人,這大概也就是個永遠無解的狀況吧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7:59 AM
就,劣根性的顯現啊 ~(嘆)
我覺得這方面的事,台灣和美國生態截然不同,所以應該要分開討論。很現實的問題是,台灣沒有國外那種重量級的影評,影響比較嚴重的反而是大家都認識,我覺得啦。
一般網路影評的等級根本沒機會接業配文,而且效益也不大。但一般的公關作法線要劃在哪裡也很微妙,很多現在四處叫影評都有收錢的,或許就是對這塊感到不信任,然後也不想思考不想分辨吧。這部分除了努力推動自律、養出一套業界的倫理不然也無解。但很難啦,所以也許就是直接無解沒錯。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8:00 AM
美國的話,這篇新聞與其說是影評被收買,不如說那貨真價實就是公關公司輿論操控服務的其中一環。至於像知名大報影評這種等級的,我想就還是老玩法了。
對,內規很嚴直接收錢會GG,但用軟調的方式迴避還是會有人上勾。我記得那篇影評也有提到,內規嚴禁影評用公關票看電影,但收票不見得要自己去看,拿去送親朋友好提升自己的價值,不少人得意洋洋。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8:03 AM
比較容易分辨的方式,就是大概可以看一下對方是不是有被邀約試片,但還是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出負評,這大概是個未必完全準,但至少比較可以判斷的方式。有趣的是,其實很多人愛質疑的大型公司(又要拿華納跟迪士尼舉例了),他們反倒不會因為評論寫出他們家某部片的負評,就從此不邀約試片,但有些比較糟糕的人,卻反倒會把這種事情拿來大作文章,刻意說成是因為自己寫負評才被從此封殺,但有時候吼,其實某些人私底下的吃相真的是難看,會自己主動去要東西被拒絕什麼的,才變成最後那樣。但是在這種時代,就是會有一堆人堅持相信某些公司不管做什麼就是壞跟邪惡,那也沒辦法了。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8:39 AM
elish
: 因為台灣地小,所以應該是確實不太一樣。像台灣就是在台北辦一場媒體試片會大概就能讓大部分媒體跟他們認為的重點影評都看過,其它縣市的可能就是搭配一些也有一般觀眾的試映會這樣,但像美國那麼大,可能真的就是有不少得等上映後才有辦法看到,其實現在這種社群網路時代,台灣絕大多數自營式的影評也都是自己等上片後掏錢去看就是了,就連一些有在媒體上刊登影評的人也未必會被邀,因為說穿了,一間媒體合作的影評可能有5、6、7、8人,怎可能這樣無上限通通邀,所以對於某些人來說,被邀反而就變成一種很想去爭取的資源,甚至讓他們看起來好像還是有褒有貶,但其實全部褒的都只有某一家,而貶的也只有某一家那種,最後真的就是也只能從自己長期閱讀下來,來確認對方的可信程度了吧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8:40 AM
(好吧這真的是挺難的,但我還是希望那些人可以不要缺乏證據跟脈絡就亂質疑,然後在提到他們推薦的評論人選時,偏偏我還知道那才是有問題的人那種,吼,那真的是看到有夠痛苦的)(不過是說我覺得在噗浪上跟我有私交的朋友,對於上面那段話,大概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會是某書籍評論家ㄅ呵呵)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8:44 AM
某書籍評論家 WWW 有時候求的是自尊吧,通常不建議把自尊掛在虛無飄渺的名聲上面,但難免還是會那樣。然後我覺得與到處去質疑人家有沒有收錢,不如自己養成分辨文章有沒有道理的能力比較實在,終歸到頭來說這才對判斷形成真正的幫助啊。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8:48 AM
elish
: 真的,媒體識讀能力真的很重要啊啊啊啊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9:34 AM
elish
: 是說我其實偶爾也會收到電影交換券啥的,也會給我娘親或朋友們(因為大多數情況早在媒體試映自己就看過了),但說真的,遇到我自己寫負評覺得難看的那種,根本也不想給出去,幹嘛害人(欸)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9:49 AM
我覺得正職就是報社影評(或者影劇線記者),和網路媒體約稿人的標準不可能一樣,這牽涉到報酬計算方式,以及整個背後支援程度的高低。而且問題終歸要回到那篇文章水準如何。
elish
@elish
Thu, Sep 7, 2023 9:50 AM
Thu, Sep 7, 2023 9:50 AM
其實影劇線記者也不是沒看到批判,是真的有能力挖新聞,還是吃片廠和公關放出來的資訊吃到飽也是差很多的(現在檯面上各式各樣的可愛小故事其實往往,嗯 XD)。
WAITING/Dr.怒
@dr_anger
Thu, Sep 7, 2023 9:58 AM
elish
: 是的,我剛剛也才想到,大概就是有些人覺得需要寫好話才可以常常被邀約或是有好處,但事實上,只要本事夠,就還是能跟姜文那句「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一樣,而且,嗯,我不敢說是多數啦,應該也確實不是多數,但其實我認識的一些電影公司的窗口,他們是真的不會去在意你一篇負評的。
我實際遇過的例子,有那種覺得我寫他們家某篇負評的稿子罵得很好笑,然後還跟同事與主管分享的(他們也是人,當然也知道自己家的片好不好看,甚至自己都覺得這是要怎麼推啦),也有那種聊天時你都還沒講想法,他們就先一直批評自己家電影難看,而且還是一口氣噴好幾部,比你還要嫌棄的,甚至還有那種試片前就跟你說「欸你不要期望太高」的,這些真的都是我自己遇過的,不過當然也就是他們認可你了,你們也認識到一定程度的,大概就是這樣吧
載入新的回覆
要說影響的話,前陣子看批判藥廠的書,有個研究是業務請個二十鎂早餐,就足以影響醫生開藥的決定了 XD
而有些匿名平台的推薦文,真的就跟政治文一樣,才是大家可以多小心要不要相信的對象。
至於影評這邊到底有沒有這種拿人手短的人?肯定有,我知道有些人真的會因為只是希望能被邀試片就一直講好話,甚至也看過一些試映出來對電影公司窗口說好棒我好喜歡,一轉身進了廁所就說這什麼大爛片的人,然後寫的文章也是稱讚的。但真的就跟所有東西(或某些書評)一樣,有些這種人還會以率直公平作為自己的形象,甚至還會表現出一副「我才不鳥電影公司」,但私下就是各種討好電影公司的人。而有時他們攻擊某部片或公司,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幹為什麼他們不邀我」
我覺得這方面的事,台灣和美國生態截然不同,所以應該要分開討論。很現實的問題是,台灣沒有國外那種重量級的影評,影響比較嚴重的反而是大家都認識,我覺得啦。
一般網路影評的等級根本沒機會接業配文,而且效益也不大。但一般的公關作法線要劃在哪裡也很微妙,很多現在四處叫影評都有收錢的,或許就是對這塊感到不信任,然後也不想思考不想分辨吧。這部分除了努力推動自律、養出一套業界的倫理不然也無解。但很難啦,所以也許就是直接無解沒錯。
對,內規很嚴直接收錢會GG,但用軟調的方式迴避還是會有人上勾。我記得那篇影評也有提到,內規嚴禁影評用公關票看電影,但收票不見得要自己去看,拿去送親朋友好提升自己的價值,不少人得意洋洋。
我實際遇過的例子,有那種覺得我寫他們家某篇負評的稿子罵得很好笑,然後還跟同事與主管分享的(他們也是人,當然也知道自己家的片好不好看,甚至自己都覺得這是要怎麼推啦),也有那種聊天時你都還沒講想法,他們就先一直批評自己家電影難看,而且還是一口氣噴好幾部,比你還要嫌棄的,甚至還有那種試片前就跟你說「欸你不要期望太高」的,這些真的都是我自己遇過的,不過當然也就是他們認可你了,你們也認識到一定程度的,大概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