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10 PM
Thu, Jun 20, 2024 4:55 PM
2
合唱音樂會
直締友聲室內合唱團─《詩說》
9/4(一) 19:30 @國家演奏廳
一場高親和力的音樂會,合唱團和音優美,每句旋律尾巴的漸弱收得自然,整體詮釋方式偏抒情,整場聽下來是相當舒服的表演。
這場音樂會有個特別之處是有吉他樂手,除了有一首吉他獨奏外,還有做為合唱伴奏兩首。合唱+吉他的搭配很是新鮮。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11 PM
今天精神有點不濟,是不至於在音樂會中途睡著,但有點難集中精神記憶聽過的感想,就只挑選幾首比較有印象的記錄下來。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19 PM
1. Home
吉他獨奏曲。這首歌我說不出有什麼特色,感覺就像是平常作業時聽的BGM,相當舒緩優美。
說起來也有點意外,我幾乎沒聽過吉他演奏,現在想起來的是那種自彈自唱的片段……可能是因為吉他分很多種吧,和印象中的吉他聲音差蠻多的。
今天的演奏者的吉他,非常溫潤優美,我很訝異弦樂器能發出這樣溫潤的聲音。腦中蹦出的形容是「珠玉沉入水中的聲響」,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形容XD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26 PM
2. Die Nachtigall 夜鶯
這首曲子有吉他伴奏,不曉得是樂譜上就是這麼設計,還是直締更改的。以音色來說沒有不適合,但單純只有吉他VS合唱團,兩者的對比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強烈,稍稍覺得尷尬。
這首歌用了許多16分音符來呈現夜鶯婉轉的歌聲,我有聽到,但嚴格來說稍微有點太模糊,感覺沒有很好發揮到16分音符的特色。不過我想能好好發揮的團大概是天團等級吧。
另外就是好像很久沒接觸德文歌了,有種很懷念的感覺耶。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29 PM
3. Le Chant des Oyseaux 鳥之頌歌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香頌,某些地方真的蠻有文藝復興感的,所以聽了也有種熟悉感。
這首歌最有趣的地方是模仿各種鳥叫,並且形成鳥鳴合唱的部分,我頗為喜歡。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38 PM
4. Tango to Evora
旋律很耳熟,我確定以前有唱過,但總覺得有不一樣的地方。後來音樂會結束後我想起來了,我們以前詮釋的方式是更旖旎嬌媚。
這首歌也是安排吉他伴奏,前奏吉他表現非常亮眼,登時有酒館氣氛很棒!我原本認為探戈是熱情活潑的舞步,但直締演唱的風格很抒情,覺得這樣和吉他創造的氛圍不太搭。
唔……也不到違和啦,就是本來以為吉他聲開闢了酒館場景,接下來要開始跳舞了,結果是在火爐邊低喃故事。
拍手的效果感覺有點紛亂。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44 PM
這場音樂會感覺特別的親和,除了曲子都很容易入耳外,主要是因為每首樂曲解說是由團員分別負責,而且是介紹一首唱一首。
每位團員的台風不同,有的正經走專業介紹,有的從個人感受與經驗出發,自然就形成一種類似發表會的感覺。
再加上歌曲都不長,特別是比較短的曲子,輪替速度快,來不及品味前一首曲子的餘韻,就要開始吸收下一首歌的資訊,更有種在聽報告的感覺。(這是上半場的感想,下半場可能是習慣了,或者精神比較好,就沒這種感覺。)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46 PM
【下半場】
大致上是本土語言,我覺得直締的客語台語口音都頗有韻味的。
1. 鷂婆
這首歌唱過,直締的唱法比我們更抒情,尤其是尾音,很明顯上揚輕放。
2.斷想
這首歌的和聲好好聽。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中間莫名有點感動,所以就把本場最愛曲子頒給它了。
負責介紹這首曲子的團員全台語演講,格外有韻味。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47 PM
3. 再別康橋
我在國中時認識這首詩,當時非常喜歡,還自己背了下來。參加合唱團後,自己唱過幾次,也聽別團唱過幾次,是個非常流行的合唱曲。不過有好幾年沒聽到了,今天頗為懷念。
開頭的女高音有沒有唱好,可說是立刻就能決定整首歌好不好的關鍵啊。整場聽下來,直締的和聲很美,聲音輕盈舒緩,用來唱再別康橋很是適合。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50 PM
4. 村長伯仔欲造橋
很詼諧的曲子,團員之一還去穿了里長伯裝束,效果十足,
5. Nyon Nyon
之後我們團也有要唱的歌,聽起來好難啊!
據說這首曲子的創作目的是探索人聲能創造怎樣的音響效果,多虧於此,這首歌明顯異於其他曲子。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Mon, Sep 4, 2023 4:59 PM
雖然說不上是太大的缺點,就是覺得今晚的演出太抒情了,每首歌都蠻像的,稍微稍微有點無趣。沒聽過的歌不好評斷,自己有唱過的歌就特別能明顯感覺到。
不過整體來說聽起來很舒服放鬆,這就很棒了。
雖然團員輪流介紹曲目使得台上多少有點紛亂,但我還蠻喜歡這場音樂會營造出介於專業正經與闔家歡樂之間的氛圍。
載入新的回覆
直締友聲室內合唱團─《詩說》
9/4(一) 19:30 @國家演奏廳
一場高親和力的音樂會,合唱團和音優美,每句旋律尾巴的漸弱收得自然,整體詮釋方式偏抒情,整場聽下來是相當舒服的表演。
這場音樂會有個特別之處是有吉他樂手,除了有一首吉他獨奏外,還有做為合唱伴奏兩首。合唱+吉他的搭配很是新鮮。
吉他獨奏曲。這首歌我說不出有什麼特色,感覺就像是平常作業時聽的BGM,相當舒緩優美。
說起來也有點意外,我幾乎沒聽過吉他演奏,現在想起來的是那種自彈自唱的片段……可能是因為吉他分很多種吧,和印象中的吉他聲音差蠻多的。
今天的演奏者的吉他,非常溫潤優美,我很訝異弦樂器能發出這樣溫潤的聲音。腦中蹦出的形容是「珠玉沉入水中的聲響」,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形容XD
這首曲子有吉他伴奏,不曉得是樂譜上就是這麼設計,還是直締更改的。以音色來說沒有不適合,但單純只有吉他VS合唱團,兩者的對比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強烈,稍稍覺得尷尬。
這首歌用了許多16分音符來呈現夜鶯婉轉的歌聲,我有聽到,但嚴格來說稍微有點太模糊,感覺沒有很好發揮到16分音符的特色。不過我想能好好發揮的團大概是天團等級吧。
另外就是好像很久沒接觸德文歌了,有種很懷念的感覺耶。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香頌,某些地方真的蠻有文藝復興感的,所以聽了也有種熟悉感。
這首歌最有趣的地方是模仿各種鳥叫,並且形成鳥鳴合唱的部分,我頗為喜歡。
旋律很耳熟,我確定以前有唱過,但總覺得有不一樣的地方。後來音樂會結束後我想起來了,我們以前詮釋的方式是更旖旎嬌媚。
這首歌也是安排吉他伴奏,前奏吉他表現非常亮眼,登時有酒館氣氛很棒!我原本認為探戈是熱情活潑的舞步,但直締演唱的風格很抒情,覺得這樣和吉他創造的氛圍不太搭。
唔……也不到違和啦,就是本來以為吉他聲開闢了酒館場景,接下來要開始跳舞了,結果是在火爐邊低喃故事。
拍手的效果感覺有點紛亂。
每位團員的台風不同,有的正經走專業介紹,有的從個人感受與經驗出發,自然就形成一種類似發表會的感覺。
再加上歌曲都不長,特別是比較短的曲子,輪替速度快,來不及品味前一首曲子的餘韻,就要開始吸收下一首歌的資訊,更有種在聽報告的感覺。(這是上半場的感想,下半場可能是習慣了,或者精神比較好,就沒這種感覺。)
大致上是本土語言,我覺得直締的客語台語口音都頗有韻味的。
1. 鷂婆
這首歌唱過,直締的唱法比我們更抒情,尤其是尾音,很明顯上揚輕放。
2.斷想
這首歌的和聲好好聽。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中間莫名有點感動,所以就把本場最愛曲子頒給它了。
負責介紹這首曲子的團員全台語演講,格外有韻味。
我在國中時認識這首詩,當時非常喜歡,還自己背了下來。參加合唱團後,自己唱過幾次,也聽別團唱過幾次,是個非常流行的合唱曲。不過有好幾年沒聽到了,今天頗為懷念。
開頭的女高音有沒有唱好,可說是立刻就能決定整首歌好不好的關鍵啊。整場聽下來,直締的和聲很美,聲音輕盈舒緩,用來唱再別康橋很是適合。
很詼諧的曲子,團員之一還去穿了里長伯裝束,效果十足,
5. Nyon Nyon
之後我們團也有要唱的歌,聽起來好難啊!
據說這首曲子的創作目的是探索人聲能創造怎樣的音響效果,多虧於此,這首歌明顯異於其他曲子。
不過整體來說聽起來很舒服放鬆,這就很棒了。
雖然團員輪流介紹曲目使得台上多少有點紛亂,但我還蠻喜歡這場音樂會營造出介於專業正經與闔家歡樂之間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