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8:16 AM
Mon, Sep 4, 2023 11:51 AM
106
108
讀嘛讀嘛
來自清水的孩子
蔡焜霖
【悼】
以政治受難者身分推動轉型正義不遺餘力而備受敬重的蔡焜霖, 9月3日晚間因病辭世,享耆壽92歲。由其子蔡炎龍今(9月4日)上午於臉書公告。
1950年正因工作加班時,蔡焜霖忽然被找去警局,被便衣憲兵押送到彰化憲兵隊審問。只因他高校時曾短暫參與過讀書會,即被羅織罪名,並受刑求逼供,被迫簽署自白書,最後被押解到綠島新生訓導處,直到1960年才獲釋出獄。
蔡焜霖是台灣第一批被送往火燒島、接受「思想改正訓練」的政治犯。
照片擷取自
國家人權博物館紀錄片《人權路上》
全篇訃聞請見臉書
Facebook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6 AM
國家人權博物館紀錄片《人權路上》以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蔡寬裕、張常美及陳欽生四位前輩為主要拍攝對象,呈現政治受難者從受害歷史的失語客體,轉變為詮釋臺灣集體歷史記憶、人權教育實踐者的主體角色,更可在影片中看出不少青年世代深受感動之餘,開始投身更多社會議題的參與。
本片由江志康執導,並由長期協助本館進行島嶼聲耕音樂創作的艾文音樂工作室配樂。
《人權路上》|完整版(中文)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6 AM
【相關作品】
.《來自清水的孩子》,游佩芸腳本、周見信繪,2020, 慢工出版 Slowork Publishing
.《我們只能歌唱:蔡焜霖的生命故事》 ,蔡焜霖口述、蔡秀菊記錄撰文,2019, 玉山社出版公司
.《逆風行走的人生:蔡焜霖的口述生命史》,蔡焜霖口述、薛化元、游淑如採訪紀錄,2017,玉山社
.《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周婉窈作,2019,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出版
.《愛唱歌的小熊》,吳易蓁作、廖佩慈繪,2017,玉山社
.《上溫柔的勇氣:蔡焜霖牢獄與思念之歌》,蔡焜霖演唱、艾文製作,2017,玉山社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7 AM
評論》圖像的跨語性與台/日/華多語編排:《來自清水的孩子》巧妙還原歷史、揭示權力位階 | Openboo...
文|鄭清鴻( 前衛出版社主編)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7 AM
話題》VR360敘事比起電影,更有劇場的偏向?白恐歷史展演的新可能:訪《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技術總...
//《無法離開的人》結尾,體驗者距離黑夜裡在海邊捧著遺照合唱的海筆子劇團越來越遠,淚眼婆娑中,又重新來到開頭的起點,佇立於浪潮沖刷的海洋中央。舉頭看,那邊是綠島,腳下有著不知通往哪裡的石階。前途茫茫,後路無蹤,一隻蝴蝶撲翅而來,輕盈而脆弱。阿青曾在與坤伯談話中,說到嚮往蝴蝶的自由自在。
這樣的設定,一如《來自清水的孩子》傳主蔡焜霖與陳英泰,共同追憶摯友蔡炳紅所提到的畫面:「陳英泰說,蔡炳紅在等待判決時,給軍監的難友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做了個夢,在夢中變成一隻蝴蝶。自由飛在長滿杜鵑花的山野裡。」//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7 AM
話題》圖像文學如何處理記憶?談來自清水的孩子、死者的孩子、臺北來信、我的日本夢 | Openbook閱讀...
文|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8 AM
繪本賞析》轉化人權議題為動物繪本:《說好不要哭》創作歷程解析 | Openbook閱讀誌
演講者:吳易蓁、謝璧卉
記錄:賴柔蒨( 沃時文化)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8 AM
人物》一個政治犯的《王子》夢:訪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 | Openbook閱讀誌
(本文原載於2004年8月29日《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經作者同意轉載)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8 AM
漫畫評論》承接一個人或一個世代的記憶,如何可能?阿潑評《來自清水的孩子》 | Openbook閱讀誌
文|阿潑(文字工作者)
openbook
@openb00k
Mon, Sep 4, 2023 9:38 AM
蔡焜霖演唱〈化為千風 〉
《來自清水的孩子》套書——最勇敢的小人物,最溫柔的台灣史
載入新的回覆
【悼】
以政治受難者身分推動轉型正義不遺餘力而備受敬重的蔡焜霖, 9月3日晚間因病辭世,享耆壽92歲。由其子蔡炎龍今(9月4日)上午於臉書公告。
1950年正因工作加班時,蔡焜霖忽然被找去警局,被便衣憲兵押送到彰化憲兵隊審問。只因他高校時曾短暫參與過讀書會,即被羅織罪名,並受刑求逼供,被迫簽署自白書,最後被押解到綠島新生訓導處,直到1960年才獲釋出獄。
蔡焜霖是台灣第一批被送往火燒島、接受「思想改正訓練」的政治犯。
照片擷取自國家人權博物館紀錄片《人權路上》
全篇訃聞請見臉書
本片由江志康執導,並由長期協助本館進行島嶼聲耕音樂創作的艾文音樂工作室配樂。
.《來自清水的孩子》,游佩芸腳本、周見信繪,2020, 慢工出版 Slowork Publishing
.《我們只能歌唱:蔡焜霖的生命故事》 ,蔡焜霖口述、蔡秀菊記錄撰文,2019, 玉山社出版公司
.《逆風行走的人生:蔡焜霖的口述生命史》,蔡焜霖口述、薛化元、游淑如採訪紀錄,2017,玉山社
.《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周婉窈作,2019,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出版
.《愛唱歌的小熊》,吳易蓁作、廖佩慈繪,2017,玉山社
.《上溫柔的勇氣:蔡焜霖牢獄與思念之歌》,蔡焜霖演唱、艾文製作,2017,玉山社
//《無法離開的人》結尾,體驗者距離黑夜裡在海邊捧著遺照合唱的海筆子劇團越來越遠,淚眼婆娑中,又重新來到開頭的起點,佇立於浪潮沖刷的海洋中央。舉頭看,那邊是綠島,腳下有著不知通往哪裡的石階。前途茫茫,後路無蹤,一隻蝴蝶撲翅而來,輕盈而脆弱。阿青曾在與坤伯談話中,說到嚮往蝴蝶的自由自在。
這樣的設定,一如《來自清水的孩子》傳主蔡焜霖與陳英泰,共同追憶摯友蔡炳紅所提到的畫面:「陳英泰說,蔡炳紅在等待判決時,給軍監的難友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做了個夢,在夢中變成一隻蝴蝶。自由飛在長滿杜鵑花的山野裡。」//
記錄:賴柔蒨( 沃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