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ja
白恐受難者蔡焜霖前輩離世。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謝謝蔡焜霖前輩為我們帶來的一切。
你是我們永遠的典範。
化為千風之後,請繼續照顧著你最愛的土地,最愛的年輕人。

https://images.plurk.com/56HDsA6MSt9NMJyNUTMwks.jpg https://images.plurk.com/1cpYA3usMc0L6BCoT6DT91.jpg

寶島少年兄

白色恐怖受難者、《王子》、《儂儂》雜誌創辦人 蔡焜霖前輩 ,已於9/3晚間離開我們。

少年兄過去曾訪問 吳易蓁導演 ,聽她如何將沈重的白色恐怖時代的故事,轉化為適合幼兒閱讀觀看的故事。

收聽連結:
防疫在家20/《愛唱歌的小熊》吳易蓁:獻給在白色年代,為理想奉獻自由與生命的靈魂 - Podcast o...
Anja
圖為蔡焜霖前輩,林宜蘭攝。

https://images.plurk.com/6AdTe0plcJ0xZkEAaMRXE5.jpg
Anja
沃草 Watchout

【知名白色恐怖受難者 蔡焜霖前輩 (1930-2023)過世, 轉型正義 需接棒努力】

1951 年被中國國民黨送到綠島的第一批政治犯、知名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昨日晚間以 93 歲高齡過世。

蔡焜霖生於日本時代昭和 5 年(1930 年)的台中清水,台中一中畢業後任職家鄉的清水鎮公所。中國國民黨政權在 1950 年逮捕他,以他高中時「 參加讀書會 」為罪名,用軍事審判、軍法判決他因為「 參加非法組織」、「 曾為叛徒散發傳單」 10 年徒刑,成為 第一批被送到綠島的政治犯
Anja
沃草 Watchout

【知名白色恐怖受難者 蔡焜霖前輩 (1930-2023)過世, 轉型正義 需接棒努力】

1951 年被中國國民黨送到綠島的第一批政治犯、知名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昨日晚間以 93 歲高齡過世。

蔡焜霖生於日本時代昭和 5 年(1930 年)的台中清水,台中一中畢業後任職家鄉的清水鎮公所。中國國民黨政權在 1950 年逮捕他,以他高中時「 參加讀書會 」為罪名,用軍事審判、軍法判決他因為「 參加非法組織」、「 曾為叛徒散發傳單」 10 年徒刑,成為 第一批被送到綠島的政治犯
Anja
蔡焜霖 20 歲時就被逮捕,監禁 10 年後才出獄後,國民黨當時也制度性的打壓、排斥政治受難者在社會生存,但他憑著自己過人的意志力和努力,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蔡焜霖曾在寶石漫畫社、《東方少年》、文昌出版社、國華廣告、國泰相關企業等公司任職,還當過 國泰美術館館長

蔡焜霖也創辦許多 4、5 年級生都讀過的兒童雜誌《 王子雜誌 》、《 儂儂雜誌 》,他當時招募許多白色恐怖的難友一起到《王子雜誌》工作,創下傲人的文化成就。當時《王子雜誌》替本土漫畫家留下重要的發表舞臺。

2018年文化部也頒發金漫獎的「 特別貢獻獎 」給蔡焜霖前輩,他當年還曾因為在報紙上看到 台東紅葉少棒隊 缺乏經費,就開車到台東載他們到台北參加比賽,也慷慨提供許多經費,是當年少棒可以揚名國際的重要幕後功成之一。
Anja
蔡焜霖近年以高齡積極投入轉型正義與人權工作,擔任 陳文成基金會 每年都會舉辦的綠島人權營講師,和高中大學生一起長途跋涉回到當年他受難的綠島,闡述當年的歷史。他也長期擔任美國眾議長裴洛西訪台時特別參訪的 景美國家人權博物館 志工,期待人權與民主法治的觀念能夠深入下一代。

蔡焜霖的父親在他被關押的期間自殺。在綠島他認識了難友 蔡炳紅 ,結為好友。蔡炳紅後來只因為寫紙條給女難友 黃采薇 而遭槍決,成為蔡爺爺一生最憤慨的事情。

兩年前沃草曾用 漫畫 ​ 回顧這段歷史時,蔡焜霖前輩特別來訊:
Anja
「謝謝你們的努力,尤其特別畫上 蔡炳紅 ,我覺得很高興。因為所謂 綠島再叛亂案蔣介石父子 謀殺已經被判無罪的幾個年輕人,在沒有任何新事證也沒有兇器、沒有任何反抗行為的情形下,把無罪改為死刑,這個違反人道的罪行是永遠要追訴的。

而在台灣犯如此重大犯罪的 蔣經國 如今還被造神為『民主的推手』或是『青年的導師』,那才是國民黨可惡的罪行,需要在促進 轉型正義 的工程中徹底追究責任的所在。」

蔡焜霖對於去年選舉期間國民黨總召 費鴻泰 曾揚言要「槍斃陳時中」也特別氣憤,他認為這就是「台灣轉型正義未落實」的事證,當年 加害集團 國民黨的成員,竟然還毫無歉意的公開講出這種血淋淋的話。

他也常強調,絕不能讓 中國共產黨 統治台灣,台灣人必須拒絕和中共唱和的台灣政黨。
Anja
——蔡焜霖前輩過世了,但他推動轉型正義,努力讓曾在他身上發生的不義事情,不要再發生在任何台灣人身上的遺志,我們必須傳承,用各種方式鞏固我們現在珍惜的生活方式。

https://images.plurk.com/6YN3K0jquQmVaXzL7P2a7m.jpg
Anja
原本想說大概就先這些,但李桐豪寫的我實在也很喜歡,加上他 私帳 提及個人回憶,更是動容:

當年從壹週刊從旅遊組被調到人物組,想到本來天地任我行的人此後要禁足台灣,不免一陣傷心,那時候心裡暗暗押了一個日期,如果一年之內訪問能碰上三個義人,那我就覺得這個工作是有意義的。

然後第一個訪問就碰上蔡先生了,能遇到這樣的人,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真是太好了。

對我說髒話

王子 蔡焜霖(1930年12月18日—2023年09月03日)
Anja
畫面裡,老人回憶關押台北軍法處往事。「透早四五點,外頭鐵門吱一聲打開,睡著的人都醒來,大家都在等點名。被叫到的人面色凝重,穿衣服,穿雪白襯衫,和我們握手,我們開始在那裏唱學到的一首歌,安魂曲或者安息歌。」他聲音顫抖,說著,唱起歌來,「安息吧死難的同志,別再為祖國擔憂,你流的血照亮著路。指引著我們向前走。照亮著路,照亮……」老人喃喃重複歌詞,然後說,他唱不完。

畫面外,老人氣呼呼的。老人名叫蔡焜霖,今年八十四歲,因中學參加讀書會,被羅織「參加叛亂組織」罪名,綠島關了十年。紀錄片導演江國樑以其半生經歷拍《白色王子》一片,日前在公視播放。蔡焜霖對片子著墨太多過往苦難很有意見,「你看完為我們的過去而哭,我很謝謝,但無助嘛,我很不鼓勵大家去看那個,如果看了只為讓你傷心,看那個做什麼?」
Anja
我們約在他家附近咖啡館採訪。他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襯衫燙得有稜有角,鋼筆插胸口袋,像那種在旅行團中自費搭商務艙的退休小學校長或董事長。那紳士氣質其來有自:一九九九年,他自國華廣告副董事長一職退下,目前在景美人權園區當任義工,他曾是國泰美術館館長、《儂儂》雜誌創刊人。他一九六六年創辦的《王子》半月刊是台灣最重要的兒童刊物,初期銷量五萬冊,僅次《讀者文摘》。《王子》是二手書市夢幻逸品,當年售價一本十元新台幣的雜誌,網路一千元起標。他說幼時讀童話,王子公主最後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雜誌取名王子,像美好的祝福。小時候愛讀童話,童年也過得如王子一樣優渥。

他一九三〇年出生台中清水,家中經營清水鎮規模最大百貨店。讀幼稚園時,由女傭揹著去上學。他熱愛文藝,中學考入台中一中,參加讀書會,大量閱讀巴金、魯迅等左派作家。
Anja
光復之後百業凋敝,百貨店生意慘淡,他高中畢業放棄升學,入清水鎮公所一邊工作,一邊準備教師資格檢定。一日在辦公室,憲兵闖進將他架到警局,原來是中學讀書會惹了禍,輾轉被移送台北軍法處,腳拇指被用電線綁起電擊,屈打成招,以叛亂罪罪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新生訓導處是座開放式集中營,他算第一期「學長」,同期獄友有作家楊逵、舞蹈家蔡瑞月等,他們上山砍材、海邊挖石頭,自掘監牢自我囚禁。

他用國語戰戰兢兢回憶往事,說解嚴前對兒女提及這十年空白,他都謊稱自己去日本留學,我們改用台語問他暝夢的時陣講台語抑是日語?「在家講台語,在火燒島講日語,台灣因仔都講日語,抓耙仔聽無啦。」用母語說心事,原本平穩的口氣於是有了起伏和愛憎,提及綠島難友蔡炳紅楊俊隆冤死獄中,他咬牙切齒。
Anja
一九五三年,獄方迫政治犯在身上刺「反共抗俄」遭反彈,獄方挾怨報復,於當年七月以「散步唱匪歌」、「『匪帮國慶日』加菜」等理由前後槍決了十四人,「他們天真,陽光,犯的罪沒有一條可殺生!」

恨嗎?他淡然說:「毋哉要怨恨啥?顛倒覺得自己卡幸運。」說起他人的苦難慷慨激昂如法庭電影,但講起自已的際遇卻正面陽光像勵志片。他說入獄時四十幾公斤,每天割草勞動,離開後人都變壯了。把集中營當軍營,坐牢當當兵,每天唱歌讀書。說來諷刺,他因被控叛亂罪被抓去關,但入獄後才接觸毛澤東。獄友們弄來了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一冊書拆成好幾本,藏在菜園輪流閱讀。一晚它們被迫在司令台下聽蔣總統嘉言錄,他低頭發呆,忽然眾人鼓譟,他抬起頭,一名女子跳上司令台,那是舞蹈家蔡瑞月,星空下翩翩起舞如天仙。他那畫面震撼,渾身像通電,久久不能自己。
Anja
苦難中,藝術和友誼是他僅有的支撐。

他說有賴「賢輩」的照顧,自己才度過難關。別人照顧他,他也照顧別人,紀錄片難友黃石貴語帶哽噎地說:「蔡焜霖睡我旁邊,大家跟兄弟一樣好。有一天我偕伊講,你昨晚怎麼這麼難睡,怎麼把腳放在我身上。隔天,伊就把腳綁在柱子上。」患難裡的真情是他《王子》偷渡許多難友的緣故。

一九六〇年,
他離開綠島,考上台北師專,高興興去註冊,校方稱「政治犯不得作育英才」拒絕他的入學。到《金融徵信新聞》工作數月,他被以相似理由在過年前支遣。權威國家的監控無孔不入,前腳剛到新公司,警察後腳就跟來詔告天下,出獄對他而言,無非是從一個牢籠到另外一個牢籠。

國家不讓他當老師,索性自己辦兒童刊物。在岳父投資下,創辦《王子》。當年關在綠島四維山下,他掛名蔡維嶽做發行,一來避難,二來惕勵自己要勇敢。
Anja
他思想靈活,改裝福斯麵包車當巡迴圖書館,徵選兒童合唱團,辦寫生比賽,銷量衝到五萬冊,各地中盤商捧著現金在裝訂廠門口漏夜排隊等批書,風光得很。同時,綠島難友陸續釋放回來,找不到工作的,他延攬到雜誌社工作,「在綠島讀太多毛澤東,知道做人要有平等思想,王子是大家共同投資,大家一起打拼。」當時,搭公車一塊錢新台幣,他雜誌社養活八十到一百人,編輯平均月薪一千元。全台最受歡迎的兒童雜誌出自一群政治犯之手,此事對當權者是極大的羞辱。

警察三天兩頭到出版社查戶口,半夜登門臨檢。某一期內容改寫《今古奇觀》中灌園叟晚逢仙女的故事,內容描述老花農因阻止惡霸毀花占園而蒙冤入獄,得到園中花仙相救。
Anja
原文有「只求處士每歲元旦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立於苑東,吾輩則安然無恙」,改寫者不疑有他,「日月五星紅旗」全文照翻,被勒令停刊。在多方奔走下,才幸免於難。

章回小說中老人有仙女搭救,他卻沒有。一九六九年九月中秋兩次颱風導致水災,器材紙張全泡湯,雜誌停刊兩期,他為此負債二百四十萬。「欠大人莫法度,小孩子不能騙」,他把雜誌社經營權轉給他人,把債務留給自己。

十年冤獄沒有打倒他,二百四十萬的債務打垮了他。他帶著妻子和剛出生的男孩,自台北搭慢車到屏東,準備舉家跳太平洋自殺。因不忍幼子無辜,擬將小孩託付給嫁到潮州的二姊,二姊看出異狀,好言相勸才把他勸回台北。
Anja
其後,他在親友引薦下國泰關係企業,輾轉擔任蔡辰男董事長秘書、籌設國泰美術館,創《儂儂》雜誌,後半生順遂風光像是被他按了快轉鍵,寥寥數語帶過,他耿耿於懷的仍然是王子的失敗和對人的虧欠。

他自責當年擴充太快,導致失敗。「我被抓,沒有對不起別人,至多對不起阮老爸,將伊害害死。王子倒了,卻對不起很多人,有時候想起來,在外面走路頭低低,有勇無某,憨慢啦!」我寬慰他,走訪景美人權園區,與他共事的義工都說他為人仗義,他說:「那你是估計太高了。毋哉啦,毋哉啦。」語畢,又自書包取出冤死好友蔡炳紅判決書,把話題繞回受難的獄友,同樣的話題說一百遍一千遍,也許就可以頂住遺忘。
Anja
攤開記事本,周一至周三赴濟州島人權會議,周四人權園區開三個會,他的滿滿行程表。三一八學運,他衝進立法院鼓勵年輕孩子,「我這老灰啊已經沒力了,但若有人敢打你們,我做鬼都會抓他們。」他滔滔不絕地說著,像為冤死獄友申冤,又像是為王子的失敗、為友人們都已死去,自己仍獨活而贖罪。「他當義工作導覽,有時勸他休息,他說他沒有時間了。」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的賴元裕說。幾日後,我們隨他出席Rell Bull九月綠島籃球比賽記者會,他在主辦單位擺布下,又是拿籃球擺擺pose拍照,又上台致詞。台上,他大聲疾呼綠島並非只有大哥文化,台下,籃球選手們和年輕記者低頭滑著手機。但他滔滔不絕地說著,彷彿英勇的王子騎白馬向前衝,雖千萬人吾往矣,但敵人是誰,顯然沒什麼人在乎了。
Anja
https://images.plurk.com/44Z4P6ZuyYhPUa5eNoRknD.jp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