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101010
禮拜三中午去北美館二刷楊德昌《一一重構》。一開始也沒特別想去二刷,畢竟真的想要認識楊德昌,應該要去看電影而不是一直去刷他的展覽,而且我對楊德昌電影應該算是熟的了,但⋯⋯
sm101010
二刷的感覺跟第一次差很多。二刷時才真的有餘裕慢慢去看一些小東西,並且有很多地方選擇放棄。反正第一次看的時候稍微看過,真的要看還可以下一次再看。人的體力有限,得要有這種餘裕,才有辦法靜下心慢慢看。
sm101010
這次發現原來導覽是陳湘琪錄的。她在《獨立時代》的導覽錄到,「我很榮幸跟楊導在《獨立時代》合作,擔任本片的女主角」時,雖然她的語氣很平穩,但我聽了卻很激動。我需要聽到她講這句話。這件小事,就是需要來看展覽的原因。
sm101010
又在小房間裡面,把岩井俊二、濱口龍介他們評論楊德昌的影片看完。這也是第一次來看展時,沒有餘裕去看的項目之一。
sm101010
好多人來看楊德昌。我在入口時,原本想要拿一本導覽小冊,稍微猶豫了一下,覺得拿回家之後也是積灰塵,而且我對楊德昌已經很熟,不需要這個小冊。沒想到等我看完時,小冊子早已被拿光了。這樣也好,這樣很好。
sm101010
但欣賞楊德昌最好的方式還是得要進戲院看。被很多人罵做作、說教的《獨立時代》是改變我人生的作品,以前看不下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現在(膀胱受到漫威的長期鍛鍊)已經很可以看得下去了。我很想無止境的在戲院裡一再的看《一一》,也很想知道四天就下片的《青梅竹馬》發生什麼事。
sm101010
這次大影格的票沒搶到,說起來有點可惜,但也沒辦法。因為場次都是週末我要上班的時間,沒得商量。如果以後威秀或光點有就好了。但又想到楊德昌可能是最得人愛(禮拜三下午!北美館竟然人山人海!)卻又票房很差的導演了。
sm101010
也許辦展可以,但推電影的話票房堪慮。多像我們出版界,作家開團購或賣課、賣周邊都尚稱可行,但花一兩年寫一本新書,賣兩三百塊,沒有人要買,絕不買,佔空間,不會讀。但支持還是支持的,只是不能用買書來支持。多可惜,書才是作家的精華,就像電影才是導演的精華。
sm101010
濱口龍介說,他看楊德昌電影時,第一次認識到,電影也可以沒有一個顯著的劇情,而是拍一般人,在城市裡生活著。他也想要成為這樣的導演。看完楊德昌展之後非常累,連去地下室看無垠之森都沒力氣。搭捷運,去拿前幾天送去改的衣服,衣服改得非常好。然後走路回家,走著走著天就黑了。這似乎不是楊德昌電影,而是濱口龍介電影了。
sm101010
https://images.plurk.com/E1xcVQL02vRsuzV088HAa.jpg https://images.plurk.com/5nYqiq3ZLyQuhOEBUjhOkj.jpg https://images.plurk.com/1UwJ2fgEbkBf42WiVI6knV.jpg https://images.plurk.com/2UeVaB4wkSCH32bU0rxbT4.jpg https://images.plurk.com/7yLrKfUEbfoI0EvtiGKEOM.jp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