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26 PM
1
我覺得有些人在「有互動」但「沒有影響力」的時候,就會變得偏執奇怪。
而網路就是一個無法知道自己的影響力,不一定事事都能接受到回饋的地方。
無法認知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些人就會想採取另外一種方式的「影響力」。
掰噗~
@baipu
說
Thu, Aug 31, 2023 5:26 PM
喔?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26 PM
ಠ_ಠ - 以前進過一個群,專門去打擾那些患者,嘲笑、慫恿什麼都來 如果患者真的因此做了更極端的事,大家...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30 PM
ಠ_ಠ - 之前滑偷偷說看到有人只是文字提到了會用不留痕跡的方式自殘(非噗文重點),就被一兩個旅人嘲諷,...
噗首是針對這則噗的想法。
我自己就是滿沒有耐心,沒辦法看到立竿見影成效的時候,會逐漸開始感到煩躁的人。
即使理智上能夠知道,人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還有要離開一個心理狀態,到下一個穩定的狀態,都可能要花上很久的時間,有些甚至就是一輩子的信念,而他人無從置喙。
情緒上還是會覺得為什麼自己的言語或行動沒有能力。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34 PM
不知道我發這種噗會不會覺得我很煩每次都講一樣的
,但真的這就是我認知世界的錨點。
當一個人在尋求獨立時,他需要認知到自己的有能,影響力就是所謂的「有能」。
其實我不太確定我能不能說這些完全是佛洛姆的理論,反正我是這樣理解的。
當在現實受挫/不如自己的意發展,會造成他認知到自己的「無能」,轉而尋求比較大的權威,或者轉而呈現破壞的形式。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36 PM
Thu, Aug 31, 2023 5:37 PM
我是覺得看到一些自殘或自傷言論時會冷嘲熱諷的人,是為了抗拒自己無法知道勸慰的話能否有效力這件事,拒絕自己對他人是無影響力,而採取的行動。
因為這麼做對他而言有兩個好處: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41 PM
Thu, Aug 31, 2023 5:41 PM
1. 避免認知自己的無能
但這同時意味著,這個人內含希望能夠阻止一個人去自傷的想法。
2.體認到自己的有能
這是相對於他講勸慰的話的無能而產生的行為。雖然我個人認為做出這種事情的人他是無遠見的,因為他只求當下的有能,而沒有見到自己能否承受「有能」帶來的結果。
因為網路匿名講話看不到結果,導致了第一點,也剛好替第二點規避掉了責任。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Aug 31, 2023 5:43 PM
就像小孩子要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會不斷的嘗試。
我覺得看到這些沮喪句子就會產生反應的酸民也是如此,而對此現象有感想和評論的我也是如此。
透過不斷的去確認自己言語的影響力,來得知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否是有能的,若是有能,又能夠到哪裡去?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載入新的回覆
而網路就是一個無法知道自己的影響力,不一定事事都能接受到回饋的地方。
無法認知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些人就會想採取另外一種方式的「影響力」。
噗首是針對這則噗的想法。
即使理智上能夠知道,人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還有要離開一個心理狀態,到下一個穩定的狀態,都可能要花上很久的時間,有些甚至就是一輩子的信念,而他人無從置喙。
情緒上還是會覺得為什麼自己的言語或行動沒有能力。
當一個人在尋求獨立時,他需要認知到自己的有能,影響力就是所謂的「有能」。
其實我不太確定我能不能說這些完全是佛洛姆的理論,反正我是這樣理解的。
當在現實受挫/不如自己的意發展,會造成他認知到自己的「無能」,轉而尋求比較大的權威,或者轉而呈現破壞的形式。
因為這麼做對他而言有兩個好處:
但這同時意味著,這個人內含希望能夠阻止一個人去自傷的想法。
2.體認到自己的有能
這是相對於他講勸慰的話的無能而產生的行為。雖然我個人認為做出這種事情的人他是無遠見的,因為他只求當下的有能,而沒有見到自己能否承受「有能」帶來的結果。
因為網路匿名講話看不到結果,導致了第一點,也剛好替第二點規避掉了責任。
我覺得看到這些沮喪句子就會產生反應的酸民也是如此,而對此現象有感想和評論的我也是如此。
透過不斷的去確認自己言語的影響力,來得知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否是有能的,若是有能,又能夠到哪裡去?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