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vo☘️
@kAsdm
Thu, Aug 24, 2023 10:41 AM
Fri, Jan 17, 2025 11:28 AM
剛剛離開的世界
du∆vo☘️
@kAsdm
Thu, Aug 24, 2023 10:42 AM
耶新書
金草葉筆下真的都女同性戀
du∆vo☘️
@kAsdm
Thu, Aug 24, 2023 10:50 AM
Sat, Aug 26, 2023 1:54 PM
〈蘿拉〉
金草葉真的很喜歡賽博格主題的樣子
前有〈
cyborg_positive
〉浪漫化義眼,〈蘿拉〉則有浪漫化身體殘障
作為人類總有時候會感覺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裡,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失去原有的東西,反而才能得到自由?
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有了累贅才真正完整?
du∆vo☘️
@kAsdm
Fri, Aug 25, 2023 11:55 AM
Sat, Aug 26, 2023 4:56 PM
〈息影〉
終於能用你的感官感受氣味了
閉上眼睛更能享受音樂,當粒子不再帶有語意,傳遞的反而是更加誠摯而純粹的情感記憶
多了反而複雜,偶爾以赤子之心看待世界也很好
du∆vo☘️
@kAsdm
Sat, Aug 26, 2023 11:05 AM
Sun, Aug 27, 2023 2:45 PM
〈長久的協定〉
貝爾拉塔的真相真是...
從人類有限的思考模式轉換到歐比永恆的視角後,「沉浸」狀態似乎比起悲傷,更給人一種無可避免的宿命感
不是神的折磨,而是約定的代價,歐比謹守約定長眠,以星球的停滯,換取人類的時間
想到《五歲的心願》,小時候覺得觀音菩薩很殘酷,為什麼人家只是把你錯認成母親,你就要帶走他,長大後才理解那是菩薩的慈悲
(書名《剛剛離開的世界》應該是從這篇來的)
du∆vo☘️
@kAsdm
Sat, Aug 26, 2023 1:45 PM
Sat, Aug 26, 2023 4:55 PM
〈認知空間〉
本篇的主題依然是集體意識
每次看到這主題腦中只能浮現psycho pass
這次的設定是類似外接硬碟,把全體的知識存儲在「認知空間」,可以隨時取用,排列思考,但認知空間有量的侷限性,並且一旦修改,所有人的認知都會跟著改變
「認知空間」不僅去除了人的個體性和獨特性,連客觀上的真實性都丟了
du∆vo☘️
@kAsdm
Sun, Aug 27, 2023 10:45 AM
Sun, Aug 27, 2023 2:17 PM
〈最後的萊伊歐妮〉
我覺得也不能說主角完全不是萊伊歐妮,他的確承載著萊伊歐妮重要的核心,也就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3420ED的那份歸屬感
或許有那麼一瞬間,塞爾確實等到了他的萊伊歐妮
畏懼死亡究竟算不算一種缺陷?
du∆vo☘️
@kAsdm
Sun, Aug 27, 2023 12:35 PM
Sun, Aug 27, 2023 2:11 PM
〈瑪麗之舞〉
恐怖攻擊啊
這篇的概念其實很合理(?)我們習以為常的身體功能實際上可能是對於進步的阻礙,但瑪麗的做法真的好偏激
這本收錄的短篇不少聚焦在所謂「缺陷」到底是不是真的缺陷,把多數視為正常,少數視為缺陷,是否也是人類的一種傲慢?優生學也有點這個概念,以前看到侏儒夫妻很堅持要生一堆侏儒孩子的紀錄片,生來就是侏儒的人並不覺得自身有所缺失,甚至還積極的想延續基因,這對「正常人」來說實在是難以理解
du∆vo☘️
@kAsdm
Sun, Aug 27, 2023 12:35 PM
Sun, Aug 27, 2023 2:19 PM
〈座艙方程式〉
時間的主觀性
這篇專有名詞太多真的是看不太懂,而且有點意識流(?)還有一些怪談的元素
姐姐的人設整個很霍金
du∆vo☘️
@kAsdm
Sun, Aug 27, 2023 2:27 PM
Sun, Nov 12, 2023 10:52 AM
這本老實說... 有一點點水...?篇數和字數都偏少,目前最喜歡的還是出道作
但我很喜歡這本的〈長久的協定〉
載入新的回覆
金草葉筆下真的都女同性戀金草葉真的很喜歡賽博格主題的樣子
前有〈 cyborg_positive 〉浪漫化義眼,〈蘿拉〉則有浪漫化身體殘障
作為人類總有時候會感覺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裡,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失去原有的東西,反而才能得到自由?
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有了累贅才真正完整?
終於能用你的感官感受氣味了
閉上眼睛更能享受音樂,當粒子不再帶有語意,傳遞的反而是更加誠摯而純粹的情感記憶
多了反而複雜,偶爾以赤子之心看待世界也很好
貝爾拉塔的真相真是...
從人類有限的思考模式轉換到歐比永恆的視角後,「沉浸」狀態似乎比起悲傷,更給人一種無可避免的宿命感
不是神的折磨,而是約定的代價,歐比謹守約定長眠,以星球的停滯,換取人類的時間
想到《五歲的心願》,小時候覺得觀音菩薩很殘酷,為什麼人家只是把你錯認成母親,你就要帶走他,長大後才理解那是菩薩的慈悲
(書名《剛剛離開的世界》應該是從這篇來的)
本篇的主題依然是集體意識
每次看到這主題腦中只能浮現psycho pass
這次的設定是類似外接硬碟,把全體的知識存儲在「認知空間」,可以隨時取用,排列思考,但認知空間有量的侷限性,並且一旦修改,所有人的認知都會跟著改變
「認知空間」不僅去除了人的個體性和獨特性,連客觀上的真實性都丟了
我覺得也不能說主角完全不是萊伊歐妮,他的確承載著萊伊歐妮重要的核心,也就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3420ED的那份歸屬感
或許有那麼一瞬間,塞爾確實等到了他的萊伊歐妮
畏懼死亡究竟算不算一種缺陷?
恐怖攻擊啊
這篇的概念其實很合理(?)我們習以為常的身體功能實際上可能是對於進步的阻礙,但瑪麗的做法真的好偏激
這本收錄的短篇不少聚焦在所謂「缺陷」到底是不是真的缺陷,把多數視為正常,少數視為缺陷,是否也是人類的一種傲慢?優生學也有點這個概念,以前看到侏儒夫妻很堅持要生一堆侏儒孩子的紀錄片,生來就是侏儒的人並不覺得自身有所缺失,甚至還積極的想延續基因,這對「正常人」來說實在是難以理解
時間的主觀性
這篇專有名詞太多真的是看不太懂,而且有點意識流(?)還有一些怪談的元素
姐姐的人設整個很霍金
但我很喜歡這本的〈長久的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