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23 AM
Thu, Aug 24, 2023 8:49 AM
30
5
以前會想說,當對方釋出善意,我就「應該」要看在他的誠意,原諒他做過的爛事。因為誰都可能犯錯,如果總是記恨和看向過往,人就永遠不可能進步。
但現在:對啊,人會進步。
如果已經告訴傷害過我的人,為何不行那麼做。當給他機會再次接觸,卻還是用以前的做法,依然故我。
不就代表這個人在意識底層,根本沒有為了改善關係而修正行為的進步想法嗎?不然怎會100%沿用過往做法?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24 AM
Thu, Aug 24, 2023 7:25 AM
所以並不是我沒給機會的問題,
而是對方真的100%沒改變過表達形式。
今天哪怕是用一個很彆扭的做法,有看到不是100%複製貼上答案,我可能都會心軟,想說就算了吧。
至少他很努力,
或許這就是現階段,他能做到的最好方式。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28 AM
但完全不改又想偷渡,我真的除了「滾」
也不知道說啥好
既不改變做法,也不會主動覺察自己的行為,與外界互動帶來的負面反饋有什麼關聯。
那就代表這個人會把自己的問題擺爛,然後交由外部成本(別人為此得額外花時間和錢)去搞定。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31 AM
我不知道怎樣教會一個,根本不認為自己哪邊做錯,只是為了不讓舒適圈崩塌,而假裝悔改、敷衍道歉的人,從本質去改善關係。
因為這種人通常
從根部(指的是,維持敞開、願意聆聽、持續調整)
就已經爛成一片了。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37 AM
並不是說自我中心不行,我也很自我中心啊。
但麻煩去觀察一下,那些自我中心也還是很受歡迎的人,人家通常是「在藝術和創意表現的領域自我」,而不是「牽涉到需要合作和溝通的部分,只會堅持己見」。
這完全兩回事。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40 AM
Thu, Aug 24, 2023 6:47 AM
因為前者是私領域,也不會影響別人,當然愛怎樣就怎樣。但是後者就屬於合作範圍的公領域。
與人相關的場合,很多事情必須透過討論、交涉,找到共識,否則沒辦法前進、邁向下一步。
我覺得啦,會討人厭的自我中心者,多半就是公私領域無法做出精確分界點。
什麼都覺得「為什麼不能照他那套來」,卻沒想過「別人照他那套做,到底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因為實際上,就只有他自己能從中獲得好處,他開心他方便他很爽,卻苦到其他人)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6:42 AM
Thu, Aug 24, 2023 7:13 AM
不會為人著想,也不知道什麼叫將心比心。
除非個人能力和魅力強到無法取代,否則到哪邊都是等著吃屎而已。
自私又拒絕交涉的人,是不會被喜歡的。
因為人類社會的基礎就是互助。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29 AM
發現漏一個部分沒說,補一下。
我以前超難拒絕別人,但是三十歲過後開始,會在思考和感受過後,確認我對這個邀請和要求感覺如何?
如果不舒服,就卯起來拒絕。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32 AM
首噗提到,我有時會覺得自己「應該」原諒別人,這是因為我底層還是相信人性本善。畢竟六爻人的基因本質,有一部分就是樂觀,且相信凡事都有可能性。
但如果這種樂觀,是無腦的
(指:不會結合過往經驗和當下感受,做整體評估)
善就會成為惡。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36 AM
舉個例子。
我以前曾經因為過度樂觀,相信成績好的學生能做到自主管理。所以當孩子完成我這邊的輔導內容,並提到他要去數學老師那邊,輔導別的項目。
我就沒想很多,直接放人。
結果事後發生家長找不到人的現象,聽到他去數學老師那裡就有點氣。因為他數學超好,根本不需要輔導。他只是比較喜歡數學老師,以及在那邊隨便寫題,都會被稱讚。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38 AM
於是本來尊重學生個體性的放行,
反而變成,讓孩子以為耍小聰明是ok的助紂為虐。
當然學生回家以後也是被罵。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就只有這位家長很理解自己小孩啥個性,所以沒有遷怒到老師這邊。但這個經驗真的讓我學到:無腦的善,也會變成惡。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42 AM
Thu, Aug 24, 2023 8:45 AM
後續也變成,為了預防同樣問題發生,在學生移動之前,必須當著他的面前直言:
避免你和上次一樣跑不見,我先打電話向數學老師確認一下,他今天到底有沒有和你預約輔導。
搞得像防賊一樣
處處耳提面命,到底誰受得了
(增加自己業務量,同時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43 AM
Thu, Aug 24, 2023 8:45 AM
因此我現在,在答應之前,會給自己多點時間去確認細節。而且,只會給同個人三次機會。
為什麼我很常說「不會都可以問」,就是因為我知道,如果一個人有心改善,只是不清楚怎麼做,那他需要一個方向和足夠清楚的引導,才知道怎麼改變。
幫忙指路當然ok👌🏻
但是,反復問同樣問題,甚至每次都在複製前面雷包行為,那我就會判斷:這個人需要的,並非他嘴上所提出的那些東西。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Thu, Aug 24, 2023 8:48 AM
如果是我配合一下就可以解決問題,那沒關係。
但如果我這個配合,或者說原諒吧,只是單方促成他某種內在的自我滿足。我卻會因為這個草率的決定,心情不爽好幾天。
甚至未來想起這件事
都會覺得我是不是白癡
(畢竟對方根本沒改變任何做法和話術)
那當然就是不要理會。
✨木木期🕊️
@RinaZhan
Thu, Aug 24, 2023 10:38 AM
老天,我前陣子也遇到阿璱提到過度樂觀的導致的麻煩,除了損失金錢還有超多情緒勞動,無腦的善會變成惡經過那次後我深刻體會到了。
載入新的回覆
但現在:對啊,人會進步。
如果已經告訴傷害過我的人,為何不行那麼做。當給他機會再次接觸,卻還是用以前的做法,依然故我。
不就代表這個人在意識底層,根本沒有為了改善關係而修正行為的進步想法嗎?不然怎會100%沿用過往做法?
而是對方真的100%沒改變過表達形式。
今天哪怕是用一個很彆扭的做法,有看到不是100%複製貼上答案,我可能都會心軟,想說就算了吧。
至少他很努力,
或許這就是現階段,他能做到的最好方式。
也不知道說啥好
既不改變做法,也不會主動覺察自己的行為,與外界互動帶來的負面反饋有什麼關聯。
那就代表這個人會把自己的問題擺爛,然後交由外部成本(別人為此得額外花時間和錢)去搞定。
因為這種人通常
從根部(指的是,維持敞開、願意聆聽、持續調整)
就已經爛成一片了。
但麻煩去觀察一下,那些自我中心也還是很受歡迎的人,人家通常是「在藝術和創意表現的領域自我」,而不是「牽涉到需要合作和溝通的部分,只會堅持己見」。
這完全兩回事。
與人相關的場合,很多事情必須透過討論、交涉,找到共識,否則沒辦法前進、邁向下一步。
我覺得啦,會討人厭的自我中心者,多半就是公私領域無法做出精確分界點。
什麼都覺得「為什麼不能照他那套來」,卻沒想過「別人照他那套做,到底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因為實際上,就只有他自己能從中獲得好處,他開心他方便他很爽,卻苦到其他人)
除非個人能力和魅力強到無法取代,否則到哪邊都是等著吃屎而已。
自私又拒絕交涉的人,是不會被喜歡的。
因為人類社會的基礎就是互助。
發現漏一個部分沒說,補一下。
我以前超難拒絕別人,但是三十歲過後開始,會在思考和感受過後,確認我對這個邀請和要求感覺如何?
如果不舒服,就卯起來拒絕。
但如果這種樂觀,是無腦的
(指:不會結合過往經驗和當下感受,做整體評估)
善就會成為惡。
我以前曾經因為過度樂觀,相信成績好的學生能做到自主管理。所以當孩子完成我這邊的輔導內容,並提到他要去數學老師那邊,輔導別的項目。
我就沒想很多,直接放人。
結果事後發生家長找不到人的現象,聽到他去數學老師那裡就有點氣。因為他數學超好,根本不需要輔導。他只是比較喜歡數學老師,以及在那邊隨便寫題,都會被稱讚。
反而變成,讓孩子以為耍小聰明是ok的助紂為虐。
當然學生回家以後也是被罵。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就只有這位家長很理解自己小孩啥個性,所以沒有遷怒到老師這邊。但這個經驗真的讓我學到:無腦的善,也會變成惡。
避免你和上次一樣跑不見,我先打電話向數學老師確認一下,他今天到底有沒有和你預約輔導。
搞得像防賊一樣
處處耳提面命,到底誰受得了
(增加自己業務量,同時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為什麼我很常說「不會都可以問」,就是因為我知道,如果一個人有心改善,只是不清楚怎麼做,那他需要一個方向和足夠清楚的引導,才知道怎麼改變。
幫忙指路當然ok👌🏻
但是,反復問同樣問題,甚至每次都在複製前面雷包行為,那我就會判斷:這個人需要的,並非他嘴上所提出的那些東西。
但如果我這個配合,或者說原諒吧,只是單方促成他某種內在的自我滿足。我卻會因為這個草率的決定,心情不爽好幾天。
甚至未來想起這件事
都會覺得我是不是白癡
(畢竟對方根本沒改變任何做法和話術)
那當然就是不要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