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哩麵包貓
不習慣也不喜歡在臉書說些太個人感受的事,所以很多事只會在噗浪說。
今天早上去買菜,又回到一週一次買菜、做飯、準備下一週的routine。
把手錶時間調回英國時間,才真正感覺自己回到了英國,身心都是。
偏偏早飯時不知道聊到什麼,說起我這次見到大伯,曾經寫得一手好書法、畫得一手好國畫的他,幾年前好像中風了,然後他的眼睛從一片清明的現在的混濁不清。
爸爸只是把餅拿過去給他的大哥吃,並沒有多做停留,因為大伯母不在家去做義工,爸爸和他現在的大哥沒有太多話說,所以寧可選擇大伯母在時才過去拜訪話家常。
阿嬤幾年前過世後,這個我爸的老家也散了... 二伯父在封城期間因為新冠引發併發症而過世,也好突然... 阿嬤過世後,我姑姑說她從此沒有後頭厝*,又是一句說的輕巧卻是在我心裡重重一擊的話...
咖哩麵包貓
我也好怕,爸媽如果怎麼了,我是不是也會從此失去了娘家...
咖哩麵包貓
我和妹妹們,又可以像現在一樣保持親密,我回台灣拜訪又是會住在哪裡?是不是真的就是故鄉成了異鄉...
小牛媽大如意
唉.....我也常想,跟爸媽的緣分是什麼時候開始就變淺了,有時候回去會翻一些相簿,發現過去二十幾年了,他們的生活幾乎都沒有我,日本行,過年,掃墓,爸媽生日....我通通都不在,聯繫我們的真的就是這一點血脈跟情感,表姐妹們如果沒有聯絡,等我走了,他們對臺灣還有多少聯繫,我的孩子,流著一半的臺灣的血,還有對多少臺灣的思念?
SAASH
你有妹妹們,有自己的家,有立的家人,還有很多朋友!
請叫我Prud 소장
很多人的經驗也是父母走了之後,自己大概就是自己的娘家了,所以老朋友很重要
jessicacfh
大推「自己是自己的娘家,老朋友很重要」。我父母已經超過80歲了,能再活多久真的不知道,自從我二十多年前出國、結婚、生子之後忙小孩忙自己的家裡事一直到現在,感覺上能跟他們碰面的時間越來越少,碰了面往往也是讓他們跟我一起忙著幫忙照顧我的小孩,唉。我這幾年都這樣安慰我自己:「把我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就是能夠讓他們心安的最好的方式。」其實不只是我們這些異鄉遊子想念家人,家人也很想念我們。各自照顧好各自的健康、努力過各自的日子,就是對彼此最大的安慰。是說,我以前都很不耐煩三不五時看到長輩貼圖,現在都會回覆一個笑臉或是一聲問候🤣
linagnew
我是親身體驗了,父母都離開後,剩下兄弟姐妹最親,可是手足過多,也有樹大分枝,各自家庭也是他們孩子的娘家。今年回去看到大家,回來後不到兩個月突然被告知二嫂病逝,我也驚嚇不已。她有3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哭得非常傷心,我回去時她剛好提前退休要陪伴父母,沒想到時間不留人。所以現在就用 一期一會 的想法,努力過每一個當下。❤️
SAASH
努力當下+1
jessicacfh
努力當下 +2
princesstamago
努力過每個當下 + 100
Coco nii
真的就是當下, 還有學習自己過生活, 除了雙胞胎或多胞胎... 人都是一個人來, 但終究最後也就是一個人離開... 最
Jojo
我搬回台灣, 很不習慣呢! 食衣住行, 有方便的, 有很不能適應的....
不過... 陪在媽媽身邊, 心裡也安心許多!
JessieHuiJu
我家就是啊,從我媽走了之後就破散了,弟弟不跟我和我哥聯絡,基本上我不想在農曆年回台灣了,以前那種全家人圍爐的景象已經不可能發生了,其實蠻悲傷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