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初

\貝殼大集合/
對於螺鈿來說,最重要的素材除了木材之外當然就是「貝殼」了,這也是螺鈿名稱的由來。
而本文將一一介紹各種不同的貝殼、他們的特色以及是這些貝殼是如何被運用在螺鈿作品上的!
https://images.plurk.com/2rSL3A1jgcjn5zPB12ibM7.png

本次的貝殼大多是在我們的工作桌上拍攝介紹的,由於工作桌的年紀比較大,難免有一些使用痕跡,請大家多多見諒
螺鈿
朱子初
https://images.plurk.com/5TA4URi5MMsCiHVlomVtor.png
1.養珠貝
首先介紹的便是相對易取得的材料——養珠貝。
養珠貝顧名思義便是用以養殖珍珠時所使用的貝殼,這也是為何這是在螺鈿工藝中最易取得的貝殼。
在圖片中左一及最右所展示的是養珠貝的裡側,也就是螺鈿作品中最常使用的部份,在經過打磨後,養珠貝通常會呈現粉紫的光澤。在圖片左一中也能夠看到一個非常規整的圓形,這個圓形是養珠貝的珍珠被採集後所留下的,也因此偶爾會在養珠貝中看到不只一個這樣的形狀。
朱子初
而養珠貝的外側也就是圖片中左二,在經過打磨後會呈現類似黃昏晚霞的粉橘色,但由於其光澤不如裡側,故較少運用在作品中,大多的作品依舊是將裡側的珠母層作為主要使用的部份。同時也因為養珠貝較為脆弱的關係,養珠貝的裡側和外側很容易在打磨時分裂,導致貝殼太薄無法鑲嵌。因此大多數時候僅會簡單打磨去除外層的皮殼,這不一定會使外側粉橘光澤的部份呈現出來。
但近年來由於配色的考量以及機器的進步,也能夠在較為創新的作品中看到養珠貝外側的貝殼。
朱子初
https://images.plurk.com/4XgX2kYymGCWwijCbNmxc0.png
2.白珍珠貝
和養珠貝不同,白珍珠貝所呈現的光澤是極致的白與黃。其裡側的珠母層越接近中間的色澤越白,外圍則偏黃,而貝殼的外側在經過打磨後則也是黃色的。
由於白珍珠貝珠母層的色澤極白,其本身扁平的範圍也大,因此很適合作為需要明顯對比以及圖形較大作品的素材。舉例而言,在《熊貓》這個作品中,熊貓的臉部和身體使用的便是白珍珠貝,由於其夠大,故能夠完整裁切出臉所需要使用的貝殼,不需要再拼貼。再加上其光澤偏白,能夠和黑珍珠貝形成明顯的對比,使得熊貓的黑白對比更為突出。
朱子初
https://images.plurk.com/55l71DIFKbDYQ4mZ9lj2ja.png https://images.plurk.com/7x6Er5RUCpsKwDFL7FPZd6.png
3.黑珍珠貝
相對於白珍珠貝,黑珍珠貝的珠母層在打磨後帶著淡淡的灰,越接近外圍裙邊光澤也越深越黑,其外側在經過打磨後就是圖二中黃線框起部份所呈現的樣子。因此,黑珍珠貝經常被使用在動物的深色條紋中(如:斑馬、老虎),同時也能夠和白珍珠貝形成對比。但由於比起白珍珠貝,黑珍珠貝的體型更小,能夠使用到的平坦部份也就更少,其真正的深色範圍也僅限於靠近外圍的部份,但越靠近外圍貝殼也就越薄,在打磨上也就需要更加小心。
朱子初
https://images.plurk.com/30yP1zgX58f4JrimNLcLLQ.png https://images.plurk.com/1pKT1DPEaVY20PGVijdULE.pnghttps://images.plurk.com/480x5PsCsZ2AUdxiDefH26.png
4.藍鮑魚貝/紅鮑魚貝
由於鮑魚貝在打磨過後的光澤和花紋相當特別,因此經常被使用在螺鈿創作中。
其中雖然兩種鮑魚貝的好像都帶有類似的光澤,但藍鮑魚貝的光澤偏藍綠,故經常被用來當作螺鈿作品中的葉子;而紅鮑魚貝則是由於其光澤偏粉紅,故能夠用以作為玫瑰或是花卉的花瓣使用。
而鮑魚貝整體也相對厚重,在打磨和切割中也是相對耗時的。
朱子初
https://images.plurk.com/h5m5SMUztRuTvApfJjpDR.png https://images.plurk.com/1eyLv9KSASffRfT3cczR8M.png
5.夜光蠑螺(夜光螺/月光螺)
夜光螺是在螺鈿工藝中被視為最高級的材料,根據老師的說法即使在黑暗之中,這種貝殼的光澤也還是閃閃發光的!而除了夜光螺本身的光澤令人嚮往外,由於早年的濫捕因素導致其數量稀少,且能夠用以製作螺鈿作品的部份也相當稀少,導致夜光螺成為了螺鈿工藝中十分珍貴的材料,螺鈿師傅往往也會保留1~2顆作為標本,不輕易使用。
朱子初
-
以上便是在螺鈿工藝中經常使用的貝殼介紹,事實上螺鈿工藝所使用的貝殼大多都希望是海水貝類、體型大且貝殼中平坦的部份多。這也是為何螺鈿工藝越來越少見且螺鈿工藝品的價格高昂的原因之一,除了工藝耗時長外,原物料的稀少性也是一大難點。
若是大家對於像這樣螺鈿工藝的幕後話題有興趣,希望未來有機會也能夠介紹螺鈿工藝的流程和常用工具供感興趣的人了解
朱子初
另外本文大多的描述來自於和老師學習過程中的瞭解與經驗,若有誤或有問題都歡迎留言,有誤的我們會儘快查證確認後更正,有疑問的部份我們也會盡快答疑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