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一切是從娜英問海聖有沒有看過《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開始的,想到了18歲那年喜歡的男孩子,他的臉書封面放了「Remember me, try your best.」的截圖,這句話莫名的好像某種詛咒,事到如今還是時不時會想起來。在《Past Lives》裏面看到《王牌冤家》這個符號,真的非常強烈的從電影感受到跟我自己的連結。電影中提到前世與今世的因緣,不知道算不算跟《王牌冤家》的失憶又愛上同一個人,在概念上有對照跟呼應,但我覺得這個符號在此時讓只是讓他們的錯過更顯得遺憾,畢竟這樣才是多數的真實吧,真實到令人想哭。 天知道海聖後來看完電影有沒有也被那句話糾纏好久好久。
Past Lives (2023)
天知道海聖後來看完電影有沒有也被那句話糾纏好久好久。
「我們相遇時還是孩子」
「即便是12年前也仍然是孩子。」
「現在我們終於長大了。」
覺得好像真的是這樣,20幾歲的時候以為比10代的自己成熟,但回過頭來仍然還是好青澀,當時自以為成熟的選擇,現在看來都還有好多幼稚的地方,我也是個孩子ㄚ(雖說華國政治人物五六十好幾也還是孩子)
找電影海報的時候幾乎沒有找到什麼三人的畫面,但我覺得娜英(諾拉)現在的伴侶亞瑟明明也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感覺好像就像他在劇中自嘲的一樣,他好像永遠都比不贏認識了十幾年的青梅竹馬。連在海報也沒什麼戲份嗚嗚。
「娜英/諾拉」以名字為區分了過去與現在,幾乎是只有海聖會那樣叫的「娜英」永遠都活在過去,或者那個娜英也只活在海聖的記憶裡吧。
即便電影標題是 Past Lives ,但我還是私心的想要給亞瑟很多關注。畢竟隱含的相對的概念不正是直指了——諾拉的現在是亞瑟。
而且我是覺得跟人睡的時候要是在夢中不小心叫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被發現對當事人來說也是一種惡夢吧(幹)
「要是跟你喜歡一樣作家、電影的別人呢?」
亞瑟的疑問也是我常常問自己的,總覺得我每次好像都在喜歡差不多類型的人,搖滾樂、哲學、議題仔、處女座(幹)(最近發現攝影跟滑板好像也快變成一個分類ㄌ)我還是對此覺得好迷惘,我最常問自己的就是我真的有喜歡嗎?我真的好疑惑到底怎樣算喜歡,把那些東西都抽掉之後還會喜歡嗎。
我喜歡諾拉的回答是
「但我選擇了你。」
「你總是忘了我愛著你這個事實。」
看到一半的時候對此感到寬慰許多,但現在想到最後的鏡頭又突然覺得好像不是我原本想的那樣,這電影到底想怎樣我要發瘋。
可是我又覺得最好的是海聖一直都知道諾拉會離開,他連她的離開也一併愛著,講到這順便偷偷抱怨我最討厭有些人會讓遠距CP的某一方情緒勒索要去遠方的那個人留下來,對我來說就不會啊超OOC的,赤葦或岩泉或奇犽(至於一次講出來嗎)才不會要對方留下來,他們是愛著追尋著自己的理想而閃閃發光的對方吧。
看了《Leto》《Past Lives》覺得劉台午真的好適合演這種落水狗狗,好慘好喜歡,但我明天要再看一次這個,也推薦給需要過量的甜份的人!
看完電影最大的感想應該是我真是個小丑,之前還在那邊亂演夢女結果看完電影哭死我不要了。
好像很少在噗浪講跟自己戀愛有關的事情,本來有點猶豫要不要一起說,但想一想寫同人文的時候多少都有混一些自己在感情上的價值觀,好像也沒什麼好不好意思的,而且要講心得就很難避開,雖有點害羞但還是歡迎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