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3:06 PM
12
🎞
Oppenheimer (2023)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3:08 PM
想說台灣原本的譯名都是歐本海默,就不把奧本海默這個譯名放到噗首了。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3:24 PM
Thu, Aug 17, 2023 3:31 PM
這幾週在上班時偷偷摸摸補了一些談原爆的專欄文章。其中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試爆當晚離洛斯阿拉摩斯幾十公里遠的地方,一群學舞的少女發現七月的夜裡居然下起了白雪,她們興奮地跑到戶外舞動身體,沉浸在夏日雨雪的奇蹟當中。後來她們年紀輕輕就罹患癌症,明白了那其實不是雪,而是原子彈試爆的粉塵。當時的她們正處在下風處。原子彈爆炸實際可造成的傷害規模,遠遠大於科學家們估算的應疏散距離。(這大概也是輕實作重理論的證明之一?)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3:36 PM
Thu, Aug 17, 2023 3:36 PM
所以在電影裡看到三位一體刮起那麼巨大的風時,我想的是這陣風接下來就會吹到幾十公里遠的地方,一無所知的少女們會新奇地跑出門外,壽命在毫無所覺的狀態下被縮短,餘生被這場人造的「奇蹟」摧毀殆盡。當時有誰會知道這些呢?連創造出這場雪的科學家們也不會知道。那他們到底知道了什麼?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4:00 PM
Thu, Aug 17, 2023 4:01 PM
在三位一體倒數試爆時襲上來的感受很複雜,我難以斷然否認自己有種「想要知道/想要看見」的心情(也許倒數就是能刺激人的某些生理機制?),即使我早就已經知道接下來的黑夜會亮如白晝;但同時也知道,這段倒數計時是在倒數災厄的降生,而我們全都無力阻止。這是近八十年前就誕生,現在仍蟄伏著的災厄。我在觀影時也難以不去想,若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投下史上第三顆核彈呢?或者不是俄羅斯,而是更遠的未來的另一個國家呢?(畢竟現在持有核武的國家還真的不少?)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4:16 PM
Fri, Aug 18, 2023 2:39 PM
倒數當下在影廳裡感受到的整體氛圍(當然是我個人的主觀感受)也很奇特,彷彿瀰漫著一股壓抑,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項發明在未來導致的後果⋯⋯我會覺得這種「後見之明」大概就是這部電影對大眾最重要的意義。如果人能在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前思慮更多,人能在創造怪物前就知道這是怪物(片中的確存在知道的人啊),個人(包含創造者)與世界的悲劇能否減少更多?以前會悲觀地認為歷史就是人類學不會教訓的循環往復,但我現在不。並不是不會這樣想,而是即使作出這種彷彿看透世間規律的智慧結論,也沒有意義。所以我選擇不這麼想。原子彈投下後已經過了快八十年,人類還沒有再犯一次錯,我認為人確實是有在學習與努力的。我也希望現在與未來的人,不要辜負維持到今日的這些努力。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4:39 PM
Thu, Aug 17, 2023 5:11 PM
(0811更新)《奧本海默》鏡頭之外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那些被遺忘的受害者 | DQ 地球圖輯隊
找到上面提到的原文了!我一直以為是轉角國際的文章,原來是DQ,害我找好久(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4:45 PM
Thu, Aug 17, 2023 4:55 PM
見證原爆的新聞人(上)曼哈頓計畫的勞倫斯...交換真相的販子?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見證原爆的新聞人(中)漠視人間煉獄的「新聞審檢制度」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見證原爆的新聞人(下)日裔美籍記者中島覺與他的「矛盾獨家」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一億國民總特攻:終戰75年...日本「本土決戰」的神國瘋狂見聞錄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默哀廣島:核爆灰燼中被流失的反戰省思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褪色的被爆記憶:廣島原爆75年...倖存者述說的戰爭傷痛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也看了轉角國際的這幾篇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Thu, Aug 17, 2023 5:10 PM
Thu, Aug 17, 2023 5:19 PM
EP.131 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波瀾壯闊的一生(上)!(量子熊#24)
看電影前也聽了上中下,看完後該來補其他談Oppenheimer電影的集數了……
派對咖和樹
@shinsaka
Fri, Aug 18, 2023 1:48 AM
Fri, Aug 18, 2023 1:49 AM
推薦ㄗ看亦絢寫ㄉ海默!!!!!!!!
星期二雜念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Fri, Aug 18, 2023 2:27 PM
派對咖和樹
: 救命太謝謝樹!唉為什麼亦絢每次都這麼會寫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Fri, Aug 18, 2023 2:55 PM
「死神沒有真正責任,只有內心戲劇性的成份。(⋯⋯)原子彈不是死神,它就是原子彈——製造原子彈的人也不是死神,就是製造原子彈的人。」
唉⋯⋯怎能如此簡單卻如此警世⋯⋯我沒有想到「死神」這個稱呼也可能是一種巧言令色⋯⋯
棒球跟地球都在轉動☂️ㄗ
@pairidaeza
Fri, Aug 18, 2023 3:20 PM
Fri, Aug 18, 2023 3:21 PM
雖然我也是一個愛用比喻的人,但也知道任何的比喻都存在歪曲。我覺得研究比喻的重點,是提出比喻的人的思維,而非喻體與喻依真的多麼接近。在面對確鑿的惡時,不須操使任何比喻或形容,或許直接明白地道出其名其實就是最重的份量⋯⋯忍不住想到當時準備轟炸廣島的對講機說「我們正攜帶著一顆原子彈」,當下幾乎沒有機組人員知道原子彈是什麼,但這個從未聽過的詞就足以令他們毛骨悚然。
載入新的回覆
唉⋯⋯怎能如此簡單卻如此警世⋯⋯我沒有想到「死神」這個稱呼也可能是一種巧言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