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
朋友談創作過程的情感波動(應該這麼說嗎wwww)。
我應該是創作過程情感很低的狀態(沒有什麼喜怒哀樂)。
以前比較自戀畫完還會覺得襪我的風格跟別人不一樣很好認,不過畫到十年的時候我有一段很微妙的撞牆期,我忘記是什麼原因讓我發現我雖然有特色但是畫得不好看,那時候就莫名其妙地在幹那種「用透寫台&把線條連起來」的修行(修行),然後也不記得中間發生什麼了,我突然就發現我這輩子都沒辦法畫得很好看。
但是我速度還行,所以畫出來就贏了。
所以我現在畫圖的態度其實是,速度有到就好,長什麼樣子就隨便。
鶴|
中間我有段時期是日更。日更其實意外地沒有任何壓力感的存在。
那時候剛好是想畫的東西很多+原作文本很豐富+朋友很多+交流很多+創作很多,日更就跟每天起床刷牙一樣,我完全沒有在想「明天要畫什麼」,因為腦子會自動排檔案&一直有點子來插隊,我每天都是開車上班想點子,開車下班選題材,回家吃飯洗澡坐下來就開始畫畫了,畫完發好就可以去睡覺了。
鶴|
創作過程如果有痛苦感,因素很單純:畫不好。
畫不完比較像是甜蜜的痛苦(?),因為我是走速寫派的(現在也是),沒有畫不出來的困擾(不是說我很會畫,而是我大多時候都不會去畫那種我需要額外參考資料做功課的東西)。
鶴|
寫文的話,我寫文跟畫圖用的是不同思考迴路……只能有靈感的時候寫,畫基本上是穿堂跑馬燈畫廊,接下來要畫什麼我抬頭看兩眼就行。
但文對我來說大部分是空無?就是不存在的狀態,沒有顏色,沒有形象,沒有隱隱約約。
就是沒想寫的時候,不會有任何靈感或形態,偶爾覺得「好久沒寫文了是不是要想一下什麼題目」的時候腦袋裡也是空的。
鶴|
能夠寫的時候通常是經過很多不同模式的轉譯。
可能是看到朋友聊天生出了想法,可能是看到原作有喜歡的地方(通常圖像比文字描述更多),可能是突然想到人物之間的關係性是怎麼樣,我可以怎麼描述它。
然後開始漫長的轉譯……
鶴|
因為所有點子成形的時候在我腦袋內都是以畫面出現的。
鶴|
畫圖很簡單,是因為我是投影,我畫不出來是因為我的手不行
(不知道跟衛宮士郎的投影是不是一個)
鶴|
寫文是翻譯。
就是畫面出來了,但是我得用文字轉錄。
我應該算是那種自我意識非常濃厚的,本我主義的那種:我覺得,我在想,我說啊。
鶴|
有的朋會說創作是被附身,或者是寫一寫人物就活起來了,會超出掌控。
我會有頭尾,中間隨便寫,但不會超出掌控,不會過幾年想說我怎麼寫了這個。基本上寫了什麼我都會記得。
(無法吃自己的風乾腿肉的根本原因)
鶴|
創作這事怎麼說呢,我比較取巧,不會說創作很耗卡路里,或者是畫一畫生厭不想進行了。
就真的是普通的起床洗臉刷牙睡覺的程度,日更很簡單,擺爛很容易。
有時候也會想我這樣不進不出,畫完沒有感覺,看過去沒有供養效果,那我可以完全都不畫啊,我不會因為三星期都沒有畫畫就有負罪感。
鶴|
但是。
鶴|
真的。
鶴|
太花錢了…………………………………………
鶴|
我又沒有什麼不花錢的手工興趣,沒有在創作人又不在外頭還很無聊的時候,我就是一直吃(花錢),看書(花錢),看電影(花錢),買玩具(花錢)。
鶴|
對一個每天在外面14小時,睡覺6小時,中間還有4小時空檔的人來說,要打發無聊真的非常非常花錢…………………………………………
鶴|
題外。
鶴|
以前有個常見的說法是精神不太正常的創作比較帶感。
(藝術家都是瘋子的泛說法)
三次元生活很富足的人有時候可能都不會想到要創作。
(論因為伴侶或小孩而消失的創作者們)
最近開始有看到觀點,說就算再瘋,也是需要維持在身心穩定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創作。
鶴|
(沒有特別泛指,但我認為這也包括那種忙到快死的社畜,忙到要過勞死的時候一切創作能量都是會消失的,這也算是來自三次元的過量存在感吧。)
-某人-
我覺得畫圖已經算是相對不花錢的興趣了XDDDD(那種磨礦物做顏料的論外XD),三次元富足就不搞創作我覺得也是看人啦,但困於求生的人沒辦法創作是真的,大概是可以吃不好但不能明天的飯在哪都找不到的差異
鶴|
-某人- : 日本人的三次元範例就很驚人,有時候會聽聞那種生兩個小孩的媽,可能早上四點起床畫畫,做飯顧小孩,送小孩上課去,接著當主婦,然後繼續畫畫。
台灣河道上因為適齡者多,也有不少創作者朋友已經是當媽顧崽的身分,但是像日本主婦那樣畫畫出本一直創作個人愛好的真的不算多。
-某人-
在那之前...我覺得我河道上有結婚的朋友好像不太多XDDD我這邊是有幾個雙薪家庭結婚生子但還是手不輟筆,真的覺得很猛
鶴|
-某人- : 我這邊是各式各樣的都有,結婚就銷號的、婚後半年逐漸隱身的、生崽直接消失的、顧崽有空上來逛逛的、邊顧崽邊玩遊戲的每種都有,不過創作者幾乎開口閉口都是小孩,有創作也是小孩相關的,感覺重心移動還是滿顯著的。
雖然還是有個盲區,就是幾乎不提小孩的人,因為真的是幾乎絕口不提,我也不知道他其實有小孩XDD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