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待命。南北移動
@kitofish
Mon, Jul 31, 2023 12:49 PM
1
工作雜談
台灣第二件國民法官案:酒駕致死7年2個月重判,酒害問題仍待解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週末處於休息狀態所以今天才來看這篇,後面應該還有更多案子,能跟多少是多少(據說根據以往數據預估一年有300案,但這速度到年底能有100就算多了吧?)
附上拒絕接受國民參審被駁回的判決書,現在法院系統都有裁判易讀小幫手,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瞧瞧,如果搜尋「聲請裁定不行國民參與審判」其實不少案件都有爭取,不過除了牽涉太多人怕太複雜之外,其他拿新聞有報、已認罪已和解之類的理由都會被駁回,尤其這份很有趣,法官提到如果每個都先拿「已認罪」來當理由不讓國民參審,然後後面再不認罪,不就可以架空這個制度?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2 年度國審交訴字第 1 號刑事裁定
奇奇。待命。南北移動
@kitofish
Mon, Jul 31, 2023 12:49 PM
Mon, Jul 31, 2023 12:51 PM
酒精是中樞神經抑制劑,讓人覺得愉悅、減少負向感受,並且降低認知功能,思考和自控能力下降後,進而有機會去做「原本想做但知道不該做平時有忍住不為」的事情,或引發一連串錯誤決策,若再加上僥倖心理就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學校時期就討論過「菸酒和毒品的差異為何?」,雖然成癮依賴和毒害的程度仍有落差,但濫用的後果及傷害還是挺可怕的(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不過在菸酒商挺強勢的狀態下,個人覺得能往健康捐討論就算不錯了
奇奇。待命。南北移動
@kitofish
Mon, Jul 31, 2023 12:49 PM
物質濫用很棘手,通常要結合生心理的團隊一起處理,理想上如果能再加入家庭處遇會更好,但可惜資源通常沒那麼多,生理上要減緩戒斷的不適感、酒害帶來的疾病甚至功能受損(不只肝,還有腦部),心理的部分則需要找出依賴的內在機制、有待加強的心理能力,例如情緒與壓力調適、人際溝通能力等,而會說要把家庭拉進來,除了家屬情感支持外,有些人根本就有家族酗酒史,一個人努力戒其他人還是會喝給他看,或是重複使用同樣有害的情緒調節、問題解決模式在互動
奇奇。待命。南北移動
@kitofish
Mon, Jul 31, 2023 12:49 PM
Mon, Jul 31, 2023 12:53 PM
成癮的原因很複雜很難一時說清,但非酒癮者若想要多了解,個人覺得可以先反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何不會酗酒?」「我可能會喝酒,但為何可以不失控?」這些幫助你的能力、人際關係或正向環境等各種因素,或許就是成癮者沒有的
可樂餅阿噗◆想消失
@ooapuoo
Tue, Aug 1, 2023 7:46 AM
我小學被誤食喝醉過一次,我媽說不管跟我說什麼我都微笑點頭不說話
奇奇。待命。南北移動
@kitofish
Tue, Aug 1, 2023 7:47 AM
可樂餅阿噗◆想消失
: 你個性也太好了!!(覺得很可愛)
塔姊。瘦瘦進行中
@anita77_42
Tue, Aug 1, 2023 5:11 PM
超可愛的酒醉反應哈哈哈哈
我喝到吐一次過(暗戀失戀決心在熟人面前買醉),我朋友說就是比平常還客氣然後非常怕麻煩別人的那種。
我還真不敢喝掛,斷片對我來說無法接受...
載入新的回覆
附上拒絕接受國民參審被駁回的判決書,現在法院系統都有裁判易讀小幫手,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瞧瞧,如果搜尋「聲請裁定不行國民參與審判」其實不少案件都有爭取,不過除了牽涉太多人怕太複雜之外,其他拿新聞有報、已認罪已和解之類的理由都會被駁回,尤其這份很有趣,法官提到如果每個都先拿「已認罪」來當理由不讓國民參審,然後後面再不認罪,不就可以架空這個制度?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2 年度國審交訴字第 1 號刑事裁定
在學校時期就討論過「菸酒和毒品的差異為何?」,雖然成癮依賴和毒害的程度仍有落差,但濫用的後果及傷害還是挺可怕的(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不過在菸酒商挺強勢的狀態下,個人覺得能往健康捐討論就算不錯了
我喝到吐一次過(暗戀失戀決心在熟人面前買醉),我朋友說就是比平常還客氣然後非常怕麻煩別人的那種。
我還真不敢喝掛,斷片對我來說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