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蒲✋
芭比/Barbie(2023)🩷

https://images.plurk.com/6myeMQbY9A3BpiZ7cfJDQA.jpg https://images.plurk.com/5MaqY6wHGLuanSRW5nPlOx.jpg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Friends》S1EP1

Barbie 電影 spoiler 喜歡list 推薦
小蒲✋
我是編導Greta Gerwig的粉絲,因此我最初就選擇不對《芭比》抱有任何特定期待,因為我相信她一定能挖掘出一些新的思考角度、端出一些聰明又細膩的描繪,而這次我也沒有失望。
小蒲✋
當然就整部電影而言,我並不特別傾心於《芭比》。出彩的鏡頭語言一直都不是Greta Gerwig的強項,這次或許是受限於篇幅或喜劇調性的考量(我當然不得而知),從頭到尾都過快的敘事節奏讓我也首次在觀看她的作品時感到疲乏,也認為這次因為沒能真正明確區別出快/慢而使電影失去「呼吸」般的節奏感。

但反過來說,角色的感受與思考便是Greta的強項,她極為擅長挖掘「聰明的女孩」心中的矛盾與困惑,而這次她也給了我一些新鮮但同樣觸動人心的「坦承」。
小蒲✋
《芭比》不是解決問題的故事,而是關乎「啟蒙」與其之後的故事
小蒲✋
若說賈克.大地在《遊戲時間》中是邀請觀眾將城市視為一座大型遊樂場,Greta就是把「芭比樂園」這座眾人都曾有過的幻想遊樂場打造成一座城市,邀請我們駐足,透過這些娃娃(從一個安全的位置)去看「人性」。
小蒲✋
《芭比》故事的骨幹其實很單純:

一個「典型芭比」突然有了「她不該有的」思考,像是死亡;也突然有了「她不該有的」體態變化,像是扁平足和橘皮。於是她驚慌失措,到了人類世界想「解決問題」卻發現她深愛的女孩們竟然恨她。她傷心欲絕後帶著以為是解方的人類回到「理應安全、舒適」的故鄉,卻又發現芭比樂園竟然被父權影響。

一夕之間,人類世界和芭比樂園她都待不下了——這種無路可走的挫敗感使芭比終於崩潰。
小蒲✋
她自暴自棄,她不想要當什麼「救世主」、她寧願有更聰明的芭比覺醒後拯救大家,直到葛洛莉和莎夏回頭點醒她,告訴她:女人處境本就艱難,你害怕做錯卻又怎麼做都不對,這種矛盾造成的困境反而使女人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還什麼都怪罪自己/被怪罪,「若這一切連娃娃都要承擔就太殘酷了。」所以決定留下來協助芭比。

芭比們逐一點醒彼此,團結一心的同時煽動肯尼們互鬥,最終奪回芭比樂園。但她們並不懲罰肯尼們,而是告訴肯尼應該也要想想「肯尼是誰?」

最後在一片和樂與希望中,芭比也意識到「覺醒」後的自己已經無法待在芭比樂園,她要去(更加殘酷且複雜的)真實世界體驗「人類」的生活。
小蒲✋
這麼一看,不覺得整個故事也是充滿隱喻嗎?像是童話故事般簡單又象徵化,卻也具啟發性與普世性。
小蒲✋
每個人生來都會被放進「父權」這個盒子裡:男性要陽剛、女性要陰柔,再用「厭女機制」篩選出好女人、摒棄壞女人(就像被玩壞的怪芭比),只求營造出看似美好又穩定的社會。

而不論男女、不論你是肯尼或芭比,一旦你意識到「哪裡不對勁」,你就是逃出了盒子。若你幸運,你能馬上就找到盟友,但絕大部分的人反而會陷入困境:

回不到原本「單純安逸」的世界,卻又在「進步」的世界找不到立足點,連「擺爛」都不被允許,繼而陷入深深的寂寞感中。

就像芭比一樣,又或者該說,芭比「就像我們一樣」。
小蒲✋
這種寂寞與恐慌,或許是「覺醒」的必經之旅,但《芭比》很溫柔,它要芭比知道、更要曾經歷過那些渾沌情緒(甚至因此在戲院哭得唏哩嘩啦)的觀眾知道:

那些難受的感覺有人也懂。它懂,其他有共鳴的觀眾也懂。

集體療癒與慰藉就發生在每一間電影院的當下。
小蒲✋
整部電影的最後,芭比獲得的不是如何生存的解方,而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是誰?我要如何活著?」的困惑依然在芭比心中,更透過芭比種在了肯尼心中。困惑與探詢並不會因為一次勝利就被化解,芭比更不會被安排結局——因為結局是要經歷完一生之後才會看見,芭比該做的就是去「實踐」她那一生。

而芭比就是我們。將上述這一整段的「芭比」替換成「我們(觀眾)」,便是我認為Greta想傳達的信念。
小蒲✋
Greta Gerwig獻給世界各地大小女孩的影像遊樂場
小蒲✋
若說芭比(娃娃)是美國主流文化散播下,廣大女孩們的童年玩伴,《芭比》則是編導Greta Gerwig獻給世界各地大女孩、小女孩的影像遊樂場。

天下雜誌的專訪中寫道,「她(Greta Gerwig)靦腆笑說,玩芭比可能是自己講故事和當導演的起點。」對Greta而言,芭比與創作或許有著極為緊密的連結。
小蒲✋
致敬《2001:太空漫遊》的開場、宛如《駭客任務》的沉淪或清醒二選一、像是《我的舅舅》裡的抽象建築物設計,與幾乎形同《遊戲時間》裡的獨立隔間辦公室⋯⋯等等,Greta Gerwig讓芭比在這些男性製造的經典電影中思考、對話、行動甚至是「胡鬧」(奔跑),並透過提及查克.史奈德與《教父》來暗諷「男性說教」。

翻玩這些「嚴肅」的經典電影,除了只是製造驚喜感與樂趣、純粹成為「彩蛋」以外,也像是在跟能逐一辨識出這些致敬橋段的影迷們對話,或許是「別這麼嚴肅」、或許是「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又或許是「是時候讓女性也在電影中玩得開心了!」

以此在《芭比》中,為女性在實則沒有容納她們空間的電影史中開拓一些空間、添上一些幻想的樂趣。
小蒲✋
當然回到電影《芭比》本身,精心打造的芭比樂園場景和考究的各種玩具服裝也是在打造一座遊樂園:就算沒看見任何彩蛋、任何隱喻,也歡迎所有曾經或現正仍喜愛芭比的觀眾一起盡興的玩一場。

這是Greta作為芭比粉絲的樂趣更是溫柔吧!
小蒲✋
對我而言,《芭比》有趣的設計或細節很多,但較為鬆散,需要分門別類的整理(?)
小蒲✋
肯尼(Ryan Gosling飾演)存在的必要性
小蒲✋
《芭比》的主旨是「自我覺察」與「存在危機」沒錯,但有趣的是,肯尼才是整片中第一個意識到「自我」的娃娃。

他就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與價值只附屬於芭比、只存在於「芭比溫柔的凝視」中,迷惘又不安,才要追著芭比去真實世界。將「父權」帶回芭比樂園也只是因為他以為這是能讓芭比看見自己、繼而讓自己不再失落與徬徨的「解方」。當然我們和他最後都知道這並非正解。
Just Ken Exclusive
小蒲✋
我認為芭比和肯尼其實是相互對照而相同的——一個是身處芭比樂園而沒有存在感和自我認同(在全女性主導世界中的男人),一個是去了真實世界才開始面對那些否定的目光和隨之而來的自我否定(幾乎全男性主導世界的女性)——所以兩個人的成長都很重要。

芭比在葛洛莉和莎夏的幫助下先領悟了「自己應該先探索自己,繼而追尋人生意義」這件事,在最後的對話中也傳遞這樣的想法,嘗試開導肯尼去想:「或許,是時候去想肯尼是誰了?」最後芭比去到人類世界體驗新的生活,肯尼則留在芭比樂園思考「肯尼是我,而我是誰?」,留下無限可能性。
小蒲✋
芭比和肯尼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進度」,就像《她們》裡面有真心信仰婚姻的Meg、有功利投靠婚姻的Amy,也有自信拒斥婚姻的Jo等不同女性模樣一樣。

芭比和肯尼這兩個角色因此都很重要。覺察與思考這件事是個「進程」,有人快、有人慢,從來不是一蹴即成。
小蒲✋
而基於芭比和肯尼兩人的靈感來源是Barbara&Kenneth姐弟,我一直覺得電影裡芭比和肯尼的互動比起不成功的情侶,更像姐弟。

例如芭比在公車站思考,肯尼說要自己去逛逛時的互動:

芭比(閉著眼大吼):「不要跑太遠!」
肯尼(惱羞地大叫):「知道啦!」

超級可愛~邀請大家重看時可以留意一下(?)
小蒲✋
最後,我認為由Ryan Gosling擔綱演出也是個非常聰明的選擇。

雖然最初劇照公開時我和廣大網友都笑得很開心,但正是Gosling此前的「沉默硬漢」形象才能襯得肯尼的笨拙青澀,還有翻轉一個有魅力的男人只能「硬漢」的無趣刻板印象。
小蒲✋
Allan
小蒲✋
Allan這個角色很有趣,他是肯尼的朋友,卻也不受肯尼重視,反倒成為了芭比們的盟友。

他笨拙卻真摯可愛,還意外強悍,讓人不禁聯想到現實世界裡同樣也有許多受「父權」看不起的男性群體會成為女性的盟友,因為「女性主義」要對抗的一直都是父權,而非男性。

(男性可以是父權與厭女機制下的受害者,女性也可以是加害者。)
小蒲✋
但同時,芭比樂園和現實世界明明原本是全然相反的,但在芭比去了現實世界和肯尼回到芭比樂園後,卻還是由芭比樂園率先敗給父權,多少也描繪了父權的統治力與恐怖吧。
小蒲✋
《芭比》最觸動我的,是關於「矛盾」的討論與Greta一貫的「坦誠」
小蒲✋
若說《淑女鳥》刻劃「迷惘」,《她們》呈現「多元」,《芭比》便是關於愛恨交織的「矛盾」。

芭比:「我愛女人……」
莎夏:「沒人愛女人,所有人都恨女人。」
芭比:「真的嗎?」
莎夏:「拜託!男人和女人都恨女人,這是兩性唯一的共通點。」
小蒲✋
為了帶給女孩夢想而製造的芭比(娃娃),卻成了對女孩體態與想像力的壓迫;女人生為女性,卻討厭自己生為女性甚至討厭特定模樣的女性;少女喜歡粉色、娃娃、洋裝等「女性化」的事物,卻要為此感到羞恥或逼自己拒斥它們,以成為「聰明的女孩」。

有時候我也會想,這些解不開的矛盾,難道是生為女性的宿命課題?
小蒲✋
《芭比》透過葛洛莉道來一長串女性在社會中面臨的矛盾困境,實在直白又催淚,但其實回望Greta的創作們,就能發現她其實一直都在嘗試透過女主角去描繪女性可能面臨哪些、又如何處理「自己與自己」的衝突。

Greta最觸動我的就是她的作品中都是「聰明的女孩子」(可能就是反映她本人),但那些聰明並不會讓她們比較好過,反而是更多的糾結與痛苦。而我可能跟她有點像,所以很能共感那些情緒。
小蒲✋
《淑女鳥》中,Christine有著往想要趕緊掌握自己、飛往大城市的野心、執著與衝勁。她拚了命想掙脫保守的故鄉,但到了憧憬的大都市卻感受到疏離,並思念起故鄉的樸實。

聰明的女孩應該要對未來有野心,要掌握自己的未來,追求看見更大的世界,但還是會在到了新環境時感到寂寞,哭泣著想家。若承認這份脆弱是不是就不夠優秀、不夠聰明了?
小蒲✋
《她們》裡的Jo,依然聰明、固執、有野心,敢愛敢恨,意見明確。

聰明的女孩應該要獨立,不被婚姻或愛情綑綁。但人還是會感到寂寞,那這份寂寞到底該怎麼處理?
小蒲✋
然後是芭比。聰明的女孩(如葛洛莉與莎夏,甚至是導演Greta Gerwig本人)應該要知道芭比身上被投射的體態期望不合理,應該要對抗那些被認為「女孩子應該喜歡的東西」,但若就是喜歡該怎麼辦?該「助紂為虐」還是選擇當一個「聰明的女孩」?

進步的論述與道理她們(與我)都懂,但就是因為懂,才會有那麼多糾結徬徨痛苦還說不出口。
小蒲✋
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但對我而言,這些自我鞭策又自我約束的矛盾是很難開口的,因此是孤獨的。看似在對抗社會,更多時候好像是在對抗自己。

Greta作品裡聰明但反而為此所苦的女孩們因此給了我很多慰藉。

她們是角色,但她們更是Greta私密情感與經驗的揭露。而不光內容使我感受到勇氣,「願意論述」的行為更是顯得她有多麼勇敢。
小蒲✋
從這邊就可以看出我深受Greta的故事觸動,會大大影響我對電影的評價。這很正常。
小蒲✋
當然,《芭比》的敘事結構很單純又過度樂觀到根本是童話故事,內容也直接又偏向說教,但我認為在

1 芭比(娃娃)本就是個寓教於樂的玩具
2 《芭比》看起來重視嘲諷效果勝過把每個人都刻劃地很血肉真實
3 (我猜測)《芭比》有意面向更廣大的英語系大眾群題

的種種前提下,我不會過度苛責,反而認為這些種種「元素」從形式上貼合了《芭比》裡面的玩具樂園世界觀。

我個人最不滿意的還是節奏感這點。
小蒲✋
《芭比》並不完美,但從來就沒有什麼存在能是完美的。女人是,芭比是,電影更是。

我認為Greta透過電影很努力在傳遞這個想法。若你喜歡《芭比》這部電影,或許更應該擁抱不同的聲音,因為不完美才是正常的。
小蒲✋
最後,對芭比、肯尼,甚至是所有對這份「啟蒙」心有戚戚焉的觀眾們,我想最好的註解與祝福,或許就是《六人行》(Friends)S1EP1裡,莫妮卡對甫嘗試脫離父親金源支持、繼而經濟獨立的瑞秋的那一席話: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歡迎來到真實世界。它爛透了,但你一定會喜歡。)
小蒲✋
小蒲✋
小蒲✋
@k112233y - 今天去看了芭比海默,就覺得哇,我能活在這種時代真的是太好了,有諾蘭這種神經病在影...
我覺得芭比像是一部給青少女(與青少年)的情書。也許現在看這部電影他們還不夠理解,但我真的很希望這部片在他們生命中留下一點什麼,直到他們25歲之後,被世界折磨的時候再有機會回去看看,然後他們就會知道,在他們小時候曾經有這麼樣一部電影。
小蒲✋


整部片都像是一個阿姨給小女孩們最好的童話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面有著說起來還是太過直白的說教和嘲諷,也有著對於現實、父權社會最解氣的責備和錯置,但是在電影最後的收尾,你能完全、完全地明白,這部電影所做一切,都不是為了要苛責父權或者是嘲諷這個社會體制而存在,而是真摯的希望每個女孩(抱歉了,男孩們肯尼的部分已經有太多人會體諒,我現在就是不想體諒。)知道這世界一切對女性來說,過於不公平的困難模式,可能感受著世界發生一切事情,感受那份來自內心對許多事情的喜愛、接受橘皮和臉上的皺紋和雀斑,這一切都才是是作為人類的意義。
小蒲✋
我也覺得客群應該會設定在很年輕(但無可避免是英語為母語)的族群,因為這部電影背後握有的行銷資源和它無法逃避只能擁抱的商業性質,是股強大而必須善用的力量。
小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