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部電影讓我最喜歡的地方在於,這可能是諾蘭至今為止的電影裡令我最深刻感受到演員群的力量的一部作品,在一個平穩的劇本上,有這麼多傑出的演員真的是在閃閃發光。 墨菲不用說,愛蜜莉布朗特不用說,Pugh不用說,據說已經開始有奧斯卡男配風向吹向他的小勞勃道尼不用說。沒有一個角色是我認為演出不亮眼的,即使是戲份不多的配角。整部電影真的到處是寶藏,一邊看我一邊在心中驚呼這部電影到底是還要出現多少驚喜。 Rami Malek, Dane DeHaan, Alden Ehrenreich, Gary Oldman(喔他到底要演多少政治領袖XD), Alex Wolff(救命他演得有夠好看),這都還只是我列出我有興趣的演員但真的所有人都太好。 還有不要讓我開始講Benny Safdie他絕對該拿個什麼獎吧不然我氣死。
「他們或許在談論真正重要的事。」
一個科學家的傳記,又為什麼不能用IMAX來拍攝所有細節和生活近景。
他想拍的向來都只是「用他所理想的規格和體裁拍出來的電影」而已。
雖然如果不用商業大片去行銷他可能會破產所以我可以理解(救命)但,這個人真的就只是一個電影阿宅兼格式控。雖然比昆汀塔倫提諾拍片給人的感覺更不打手槍一點(講話好難聽)但諾蘭比較有可能逼瘋劇組(想到他說他還要控制墨菲的髮型因為諾蘭太討厭假髮所以要拍每一幕就要先確保墨菲的髮型隨著不同時期長怎樣)
我喜歡他從頭到尾都沒有要我們同理奧本海默。這是一部奧本海默的傳記電影,但他其實並未置下真正的評斷(這件事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這點非常難得因為他其實甚至在電影裡樹立了一個讓人緊張且厭惡的站在主角對立面的敵人,但「同理與否」、「後悔與否」並不是重點。
但我想起諾蘭拍這部電影的起因:拍攝天能時羅伯派丁森送給他一本關於奧本海默的書,而他看完決定講一個關於這個複雜的男人的故事。
而這就是這部電影了。
一片片落葉般的事件會一路疊成感受。曾經有個科學家一開始只是在思考恆星怎麼死,但當他站在時代的轉折點上,不得不慢慢將玻璃缸用彈珠填滿的時候,他最終就成為了死神。
墨菲不用說,愛蜜莉布朗特不用說,Pugh不用說,據說已經開始有奧斯卡男配風向吹向他的小勞勃道尼不用說。沒有一個角色是我認為演出不亮眼的,即使是戲份不多的配角。整部電影真的到處是寶藏,一邊看我一邊在心中驚呼這部電影到底是還要出現多少驚喜。
Rami Malek, Dane DeHaan, Alden Ehrenreich, Gary Oldman(喔他到底要演多少政治領袖XD), Alex Wolff(救命他演得有夠好看),這都還只是我列出我有興趣的演員但真的所有人都太好。
還有不要讓我開始講Benny Safdie他絕對該拿個什麼獎吧不然我氣死。
更新了一下我的諾蘭電影排序
(我可以做Denis Villeneuve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