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Wed, Jul 19, 2023 3:03 PM
不在意疫情的各位可以接受自己可能不斷感染病毒嗎?
wizard5136
Wed, Jul 19, 2023 3:04 PM
大家都不在意自己的細胞每天都被替換等到明天的時候自己已經不是原本的自己了
wine4276
Wed, Jul 19, 2023 3:07 PM
就算沒有疫情,人類也可能不斷感染病毒,例如某些人就深受某些會反覆發作的病毒的困擾
wine4276
Wed, Jul 19, 2023 3:07 PM
人只要活著就有可能不斷發生意外
horse1213
Wed, Jul 19, 2023 3:08 PM
不管你能不能接受人類就是一輩子不斷感染病毒
otter3757
Wed, Jul 19, 2023 3:08 PM
我們活著有停止感染病毒過嗎
pirate143
Wed, Jul 19, 2023 3:10 PM
每年都還是有人在得流感
apple1830
Wed, Jul 19, 2023 3:12 PM
就算沒疫情也還是有各種病毒啊
ಠ_ಠ
Wed, Jul 19, 2023 3:17 PM
我單指這個covid-19而已
horse1213
Wed, Jul 19, 2023 3:30 PM
染疫就染疫哪有什麼能不能接受的
soda7028
Wed, Jul 19, 2023 4:25 PM
ㄜ,我得提醒一下各位,covid19的後遺症機率頗高 (最保守的統計也說每次感染會有10%機率留下長期後遺症)
而後遺症持續的時間相當長 (有留下後遺症的人中,僅有7%在一年內恢復,其餘都還有症狀)
先不談極端嚴重的後遺症,即使是一些小毛病,從此以後不會好也是很不妙的啊?!光我認識的人之中就有嗅味覺變遲鈍,時不時聞到似有若無的菸味,無限清喉嚨,過敏變嚴重等等。噗浪如果去查也會看到很多人在問XX症狀多久才會好,XX症狀是不是後遺症之類的討論
更別提感染後,一堆其他問題的機率都大幅上升,如自體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等
目前後遺症沒有有效治療方式,唯一確保不會留下後遺症的方式就是不要感染
wine4276
Wed, Jul 19, 2023 4:29 PM
soda7028: 我覺得大家不是不在意,是覺得在意也沒用,與其讓自己每天過的很焦慮,不如正常生活。
假設焦慮的人跟平靜的人都有相同機率確診,為什麼不正常生活就好
wine4276
Wed, Jul 19, 2023 4:32 PM
會得就是會得,不會得就是不會得。
自己親身經歷家裡+同事有打疫苗的人平均確診兩次,沒打疫苗的卻都好好的。
要說是特例也沒差,我覺得那就是擔心也沒用的事。
soda7028
Wed, Jul 19, 2023 4:40 PM
我是遇到不少人根本不知道會有後遺症……
結果留下後遺症之後才說怎麼沒有人警告/早知道就會好好防疫之類的
所以看到不在意covid的留言就稍微提醒一下,或許能幫上哪個人也說不定
soda7028
Wed, Jul 19, 2023 4:48 PM
我是覺得平均而言,知道後遺症風險的人會願意稍微多在防疫上花功夫,而使感染機率比較低啦
像我對感冒/流感的態度也是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前被老爸老媽催去打流感疫苗都只覺得煩
covid就是知道有頗高的後遺症風險所以我極小心防疫
wizard5136
Wed, Jul 19, 2023 5:27 PM
soda7028: ok boomer
toro2284
Wed, Jul 19, 2023 5:28 PM
喔好哦發個噗釣魚質疑別人怎麼不怕
然後大家大家回了再恐嚇說病毒會害死你們你們都不在乎
eagle1426
Wed, Jul 19, 2023 5:28 PM
soda7028: 所以干你啥事
otter3757
Wed, Jul 19, 2023 5:37 PM
soda7028: 閱。
soda7028
Wed, Jul 19, 2023 5:43 PM
附上保守估計10%後遺症機率的source
The immunology of long COVID
ape1332
Thu, Jul 20, 2023 3:43 AM
確兩次,當下的症狀就跟感冒差不多,從有確診經驗到現在也1年以上沒任何後遺症,我的確不在乎。
數據跟別人的經驗不足以推翻自己的經驗。
horse1213
Thu, Jul 20, 2023 3:46 AM
soda7028: 感不感染是可以自己決定的嗎是在公三小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3:59 AM
soda7028: 在台灣因為車禍死亡的比例是46% 啊不然大家都不要出門了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29 AM
車禍死亡率高,所以可以改搭大眾交通運輸啊,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不出門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30 AM
cake6717: 可是很多人現在都自己開車騎車欸他們是不是不怕死啊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31 AM
你是不是不說人家做什麼就是怎樣想就會感到不舒服啊
eagle1426
Thu, Jul 20, 2023 4:31 AM
cake6717: 完全看不懂你在共三小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32 AM
就是說別人選擇怎麼做,他都要幫人家說理由啦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33 AM
cake6717: 蛤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33 AM
你是不是回錯人,還是你切錯帳號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33 AM
意外墜落也蠻高的 請大家在乎生命不要爬到三樓以上
eagle1426
Thu, Jul 20, 2023 4:35 AM
cake6717: 解釋了還是看不懂,幫人家說理由是什麼意思
上面的soda就是在講10%後遺症為什麼大家不在意,事實上就是在意了也不能怎麼樣生活還是要過啊
那車禍發生率更高也沒有人因為這樣要求大家不準開車不是嗎==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36 AM
但是他也沒有不准別人出門啊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37 AM
所以我才說不懂為什麼到最後都會得到不要幹嘛的結論
grape2813
Thu, Jul 20, 2023 4:37 AM
根據統計
所有人死前都在呼吸
也曾在一個月內喝過水
以上兩者皆為病毒主要進入人體的管道
最後就是人被殺就會死
望周知
一切都是個你知道又怎樣?Karmago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38 AM
而且不在意的人大多也不會在意得到病的人有多痛苦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4:39 AM
已經看到很多人認為就是感冒後遺症沒有那麼誇張去抱怨自己的同事和下屬了
horse1213
Thu, Jul 20, 2023 4:40 AM
cake6717: 你自己PTSD發作不要跑來亂不相關的串好嗎
venus528
Thu, Jul 20, 2023 4:40 AM
在意的人也可能不斷感染病毒啊
grape2813
Thu, Jul 20, 2023 4:46 AM
我懷疑這幾個硬要當假先知,在那邊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根本就噗主換帳號自演,不然就是怪人真的會互相吸引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50 AM
cake6717: 他這樣就跟一個跑來跟你說「欸車禍死亡率很高也你好像都不是很在意(貼數據)希望你可以為自己想一下」
他沒直接叫你不要出門,但你會覺得他沒有跟你說你幹嘛要出門嗎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50 AM
grape2813: 我剛剛也在想是不是同個人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4:51 AM
Thu, Jul 20, 2023 4:51 AM
cake6717: 「而且不在意的人大多也不會在意得到病的人有多痛苦」那你可以貼數據啊,不然不就只是亂臆測
toro2284
Thu, Jul 20, 2023 4:54 AM
cake6717: 你自己有創傷不要在這裡發神經,剛剛才在說不要幫別人說理由,現在自己跑來講什麼不在意的人都會不在乎他人感受
笑死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6:09 AM
我沒有創傷痾,只是公河常常有這種噗出現,我只是覺得抱怨的人有夠多的,還因為確診被扣薪的也不稀奇了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6:09 AM
wizard5136: 我覺得沒有痾
cake6717
Thu, Jul 20, 2023 6:11 AM
Thu, Jul 20, 2023 6:11 AM
所以我就說大家都喜歡幫別人找說話的理由和原因,但其實都跟那個人會說出這句話的原因差了十萬八千里遠
horse1213
Thu, Jul 20, 2023 6:13 AM
cake6717: 你也是其中一員
soda7028
Thu, Jul 20, 2023 7:51 AM
怎麼往看不懂的方向吵起來了www
horse1213
: 感染與否沒辦法100%自己決定,但可以自己控制感染機率R
車禍的比喻不錯啊
出門有車禍的機率,我不會因此不出門,但我會戴好安全帽,並且很推薦大家也這樣做
有人說「做了防疫措施還不是有機會被感染,有什麼意義」。實際上「戴了安全帽也還是有機率被撞死」,但沒有人會因此說安全帽沒用吧
保護措施不是100%包你安全,但絕對能降低風險
horse1213
Thu, Jul 20, 2023 7:54 AM
soda7028: 噗首講的是可不可以接受,你又在超譯什麼
soda7028
Thu, Jul 20, 2023 7:57 AM
沒有指導其他人應該怎麼做的意思啦
只是提供這個資訊:目前醫學研究的共識是covid後遺症頗為嚴重
收到這個資訊後,其他人要怎麼決定自己的防疫強度都是他們的事啦
wizard5136
Thu, Jul 20, 2023 8:26 AM
大家不爽的是噗主感覺在暗嘲大家都不在意病毒
但不是在不在意的問題啊
就soda你的意思跟噗主在傳達的意思不一樣
載入新的回覆
而後遺症持續的時間相當長 (有留下後遺症的人中,僅有7%在一年內恢復,其餘都還有症狀)
先不談極端嚴重的後遺症,即使是一些小毛病,從此以後不會好也是很不妙的啊?!光我認識的人之中就有嗅味覺變遲鈍,時不時聞到似有若無的菸味,無限清喉嚨,過敏變嚴重等等。噗浪如果去查也會看到很多人在問XX症狀多久才會好,XX症狀是不是後遺症之類的討論
更別提感染後,一堆其他問題的機率都大幅上升,如自體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等
目前後遺症沒有有效治療方式,唯一確保不會留下後遺症的方式就是不要感染
假設焦慮的人跟平靜的人都有相同機率確診,為什麼不正常生活就好
自己親身經歷家裡+同事有打疫苗的人平均確診兩次,沒打疫苗的卻都好好的。
要說是特例也沒差,我覺得那就是擔心也沒用的事。
結果留下後遺症之後才說怎麼沒有人警告/早知道就會好好防疫之類的
所以看到不在意covid的留言就稍微提醒一下,或許能幫上哪個人也說不定
像我對感冒/流感的態度也是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以前被老爸老媽催去打流感疫苗都只覺得煩
covid就是知道有頗高的後遺症風險所以我極小心防疫
然後大家大家回了再恐嚇說病毒會害死你們你們都不在乎
數據跟別人的經驗不足以推翻自己的經驗。
意外墜落也蠻高的 請大家在乎生命不要爬到三樓以上
上面的soda就是在講10%後遺症為什麼大家不在意,事實上就是在意了也不能怎麼樣生活還是要過啊
那車禍發生率更高也沒有人因為這樣要求大家不準開車不是嗎==
所有人死前都在呼吸
也曾在一個月內喝過水
以上兩者皆為病毒主要進入人體的管道
最後就是人被殺就會死
望周知
一切都是個你知道又怎樣?Karmago他沒直接叫你不要出門,但你會覺得他沒有跟你說你幹嘛要出門嗎
笑死
horse1213: 感染與否沒辦法100%自己決定,但可以自己控制感染機率R
車禍的比喻不錯啊
出門有車禍的機率,我不會因此不出門,但我會戴好安全帽,並且很推薦大家也這樣做
有人說「做了防疫措施還不是有機會被感染,有什麼意義」。實際上「戴了安全帽也還是有機率被撞死」,但沒有人會因此說安全帽沒用吧
保護措施不是100%包你安全,但絕對能降低風險
只是提供這個資訊:目前醫學研究的共識是covid後遺症頗為嚴重
收到這個資訊後,其他人要怎麼決定自己的防疫強度都是他們的事啦
但不是在不在意的問題啊
就soda你的意思跟噗主在傳達的意思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