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腦天喵喵
掰噗~
太驚人了 (p-surprised)
毛果~腦天喵喵
「內地人中產家庭的太太,與本島人蔬菜店商人之間的對話」:*

「リーヤ(汝)、チレ(此)幾ラアルカ」
(汝啊,此個多少有?)

「チレ。一斤十五銭アル」
(此個。一斤十五錢有)

「タカイタカイアルネ、マケルアルヨロシイネ」
(太貴太貴有啦,便宜有好嗎)

「タカイナイヨ、オッサン(奥さん)ロコモ(何処も) 十五銭アルヨ、アナタ、ワタシ、ホーユウー(朋友) アル、ヤスイアルヨ」
(沒有貴啦,歐桑〔 太太 〕,到處都十五錢有, 你,我,好友有,便宜有啦)
毛果~腦天喵喵
讚啦 百年如一日
毛果~腦天喵喵
一定要懂日語+台語 (能讀能講) 才能完全理解
毛果~腦天喵喵
----
所謂的本島訛音,如果將其放入過去的國語音韻歷史中檢視,則可看出兩者並非毫無關聯。不僅如此,至今九州與其他日本西部地區,這樣的語言音聲仍在現實生活中被活生生地使用著,可以預想今後也將持續下去。此外,公學校乃本島國 語教育的核心,而公學校教師絕大多數都出身於西部地區;考量到這點,至今的語言考察,就更應該將本島訛音納為新的考究對象。
毛果~腦天喵喵
簡要來說,吉原認為從日語的歷史來看,在臺灣日語中發生的音韻變化,過往也曾經出現過,因此這種變化具有歷史的必然性。這種「四百年的時差被原封不動保存」的論法,多少與「方言」的論述有所相似,但這樣的立論 多少也帶著些許超歷史的意味。然而即便是「新的考察對象 」,「訛音」仍是「訛音 」,這樣的立場似乎也沒有變化。同樣地,任職於臺中師範學校的木村萬壽夫,也舉公 學校兒童發音的「轉訛」例子,做為滑音的說明:

此種滑音現象在室町時期相當盛行,在謠曲中也 經常可以見到。至今九州方言中仍存在著這些發音,例如把助詞的「 ヲ /wo」、「 ハ /wa」 發成「ノ/no」、「ナ/na」。〔⋯⋯〕然而現在以東京語為首,大部分的其他地區都不再使用這種發音 方式,因此自然必須加以矯正。
毛果~腦天喵喵
----

而公學校教師絕大多數都出身於西部地區<--就是本島口音為何很像九州腔ㄉ主因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