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asody
@sterasody
Sun, Jul 9, 2023 6:39 AM
1
Facebook
以前家人剛過世的時候,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是很憂鬱的狀況(因為沒看醫生不太確定是不是已經有憂鬱症),再小的事情都是無比負擔,不過真的就像很多人的共同經驗,都是從最小的一步慢慢去做,重新把生活建立起來。
從那之後自己就很重視生活的小事,盥洗、刷牙、吃飯、洗衣服、倒垃圾、出門曬太陽這些稀鬆平常的事項,有做(只有一兩項也很好,每項可以只做小部分)就給自己正向的回饋,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其它所謂的大事,或者看著別人的生活,就不重視自己能做的小事。
雖然聽起來可能有點小題大作,但這就是文章提到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小事帶來的正負向循環其實很可觀,但平常狀況好時並不會注意到。
✨sterasody
@sterasody
Sun, Jul 9, 2023 10:05 AM
@Fe_headache - [關於憂鬱症] 發現河道和常用SNS轉載著同篇新聞,留言和回文也多數蔓延著...
我現在是把應對憂鬱當成一種衛教技能,我認為不只是生理上有所謂的環境衛生,心理上也同樣的概念,人生每個時期的問題和壓力程度不同,心理衛生條件也會不同,應對憂鬱就是藉由養成好的認知和行動習慣,來改善心理衛生條件。
常常聽到心理師會說要把「事情不好」和「人不好」區別,我的理解是人會有認知和行動模式,但這些模式和人本身畢竟是不同的分嶺,現在聽起來還是很抽象,後來自己都是用心理衛生去解讀這個概念,讓人可以去改善心理衛生,而不是和它為同個單位。
✨sterasody
@sterasody
Sun, Jul 9, 2023 10:08 AM
所以生活的小事,雖然沒辦法讓你po上IG炫耀,但都有助於你的心理衛生,這樣一想,它們的意義就比你以為的重要多了。
✨sterasody
@sterasody
Sun, Jul 9, 2023 10:11 AM
disclaimer: 憂鬱症我想我還是不了解的,這邊講的都是自己的憂鬱情緒和心得。
載入新的回覆
從那之後自己就很重視生活的小事,盥洗、刷牙、吃飯、洗衣服、倒垃圾、出門曬太陽這些稀鬆平常的事項,有做(只有一兩項也很好,每項可以只做小部分)就給自己正向的回饋,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其它所謂的大事,或者看著別人的生活,就不重視自己能做的小事。
雖然聽起來可能有點小題大作,但這就是文章提到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小事帶來的正負向循環其實很可觀,但平常狀況好時並不會注意到。
常常聽到心理師會說要把「事情不好」和「人不好」區別,我的理解是人會有認知和行動模式,但這些模式和人本身畢竟是不同的分嶺,現在聽起來還是很抽象,後來自己都是用心理衛生去解讀這個概念,讓人可以去改善心理衛生,而不是和它為同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