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n
每日一文 → 在佛經上,「貪」有好多不同的說法,譬如它又叫作「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人到底希望什麼?又渴求什麼呢?(摘自08-14 《放下的幸福》→第二篇 貪→什麼是貪心?)原噗~
禪 心 [ctang]
:-)
ctan
續上~ 摘自08-14 《放下的幸福》→第二篇 貪→什麼是貪心?~ 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貪「色聲香味觸」五欲,眼睛貪好看的、耳朵貪美聲、鼻子貪香、舌頭貪好味、身體貪接觸的舒適感。總之,凡是好的都喜歡貪。:-)
ctan
續上~ 但是,人本來就不能不吃飯、不睡覺,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聽。所以,貪是指我們過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子們說的:「得到需要的東西不是貪,想獲得不需要的就是貪了。」實際上,人們真正的需要並不多,譬如我們睡覺只需要一個床鋪,吃飯只要吃飽就夠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獲得很多東西,為什麼人會這麼貪得無厭呢?這和人的心理有關。:-)
ctan
續上~ 人的心理有一種想永遠據為己有的欲望,因為一般人想要貪著的東西都是不能永遠保有的,但是當擁有以後又開始擔心會失去。以金錢為例,我們日常所需的花費並不多,但是一般人總是害怕得到的金錢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希望財產能夠愈積愈多,以備不時之需,結果變得貪得無厭。:-)
ctan
續上~ 貪心的人就像一隻爬在結滿果實的桃樹上的猴子,牠看到滿樹飽滿欲滴的桃子,每一顆都想吃,結果摘了一個往手裡放,又摘兩個夾在腋下;摘到最後,不但一顆桃子都沒有吃到,還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這樣,被貪心帶來的許多煩惱給累死了。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ctan
續上~ 其實人並不僅是對財物貪著,對很多東西也都是貪得無厭地追求、爭取。人和人之間很多的摩擦和不協調,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貪心不僅為自己帶來困擾,也會為社會、自然帶來災難。本來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並不多,如果是在個人的需要之外,為全體大眾的需要考慮,這就不叫作貪,譬如希望大眾能夠有衣服穿、有車子坐、有房子可住,...:-)
ctan
續上~ ...為社會眾生造福,就不叫作貪。因此,我們除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適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到底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心得:軸心(淨、敬、應)如實,業果不妄,走過留痕,慣久成習,內外時空,當下俱足,念-今心,當下心,心不同,慧不同,鍛練心,簡、淨、輕、明,含微、攝廣,慧生活;戒定依持,不妄如實,慚懺常省,步步踏實,感恩惜福,護念觀照,心慧慎行,善己利眾。:-)
載入新的回覆